张鲁犯境的消息,如同给刘备送上了一柄开启益州大门的钥匙。他毫不犹豫地抓住了这个机会,以“救援巴西,讨伐张鲁”为名,留魏延镇守葭萌关要地,自率张飞、赵云、黄忠等主力,离开葭萌,北上迎击张鲁军。
然而,刘备的真实目标,从来就不是偏远的巴西郡,更不是汉中张鲁,而是那座位于成都平原中心的锦官城——刘璋的老巢!
大军行至半途,刘备便以“迂回包抄,断敌归路”为借口,突然改变行军方向,不再向北,而是折转向南,沿着涪水,直扑成都!同时,他传令留守荆州的诸葛亮,命其与高顺尽起后续大军,迅速入川接应!
直到此时,刘璋才如梦初醒,意识到自己引狼入室!他惊怒交加,一面急令各地兵马驰援成都,一面将满腔怒火发泄在引刘备入川的张松身上。
“张永年!汝误我!”刘璋在成都府中,气得浑身发抖,下令捉拿张松全家。
然而,张松早已通过法正得知消息,与其兄张肃(广汉太守)欲举事响应刘备,不料事泄,张肃胆小,惧怕灭族,竟主动向刘璋告发!刘璋大怒,不及细审,即刻下令将张松全家处斩!
可怜张松,这位献图引路、一心投效明主的益州名士,未能等到刘备入主成都,便已血染刑场,成了这场权力游戏中最惨烈的牺牲品之一。消息传到刘备军中,刘备亦为之流涕,深恨张肃,誓为张松报仇。
张松虽死,但其经营的内应网络仍在。法正、孟达等人闻讯,知已无退路,更加坚定了拥立刘备的决心,暗中加紧活动,为刘备大军铺路。
刘璋急派大将刘璝、泠苞、张任、邓贤、吴懿等,率精兵数万,前往涪城至成都之间的险要关隘——绵竹、雒城一线布防,企图凭借地利,阻挡刘备兵锋。
刘备大军南下,首战便在绵竹与刘璋军相遇。
镇守绵竹的乃是刘璋麾下大将,以勇猛着称的泠苞。张飞主动请缨为先锋,率本部兵马,直抵绵竹城下挑战。
“燕人张翼德在此!城中鼠辈,速来受死!”张飞声如巨雷,在城下耀武扬威。
泠苞素来自负,见张飞如此嚣张,大怒,不顾副将劝阻,引兵出城迎战。两马相交,战不十合,泠苞便感力怯,方知张飞之勇,非虚传也!他心惊胆战,虚晃一枪,拔马便走。张飞岂容他走脱?大喝一声,如同霹雳,纵马急追。泠苞心慌意乱,被张飞赶上,一矛刺于马下!
主将身亡,绵竹守军顿时大乱。张飞乘势挥军掩杀,一举攻克绵竹!
刘备首战告捷,军威大震!随即进军雒城。雒城守将乃是刘璋军中另一员大将张任,此人不仅勇武,更兼谋略,深知雒城乃成都屏障,不可有失,因此防守极为顽强。
刘备挥军猛攻数日,伤亡不小,却未能攻克。张任甚至多次派出小股部队,夜袭刘备营寨,造成不少麻烦。
“张任真乃良将也!”刘备见强攻不下,心生忧虑,对法正道:“孝直,可有计破此城?”
法正对益州人物了如指掌,献计道:“张任虽勇,然其性刚,可用激将之法。且雒城副将吴懿,其妹乃刘璋之嫂,家族在蜀中颇有声望,未必愿为刘璋死战,或可说之。”
刘备依计,一面让张飞、黄忠每日轮番骂阵,用言语激怒张任;一面派能言之人,秘密入城联络吴懿,陈说利害,许以高官厚禄。
在内外压力下,张任果然被激,一度出城与黄忠大战,虽未分胜负,但军心已躁。而吴懿见刘璋大势已去,刘备势大,又得刘备亲笔信保证其身家富贵,终于心动,暗中答应作为内应。
是夜,吴懿命心腹悄悄打开雒城北门,放刘备军入城。城中顿时大乱!张任虽奋力抵抗,但大势已去,被黄忠、赵云合力生擒。
刘备怜其忠勇,欲劝降之。张任怒目而视,宁死不屈,厉声道:“忠臣不事二主!今日有死而已!” 最终慷慨就义。
刘备嗟叹不已,厚葬张任,并重用降将吴懿。雒城一下,成都便门户洞开,暴露在刘备兵锋之下!
刘璋闻听绵竹失守,泠苞战死,雒城陷落,张任殉国,吓得魂飞魄散,瘫坐于地。如今成都城内,兵微将寡,人心惶惶,如何能挡刘备虎狼之师?
是战?是降?还是弃城而逃?刘璋面临着最终的抉择。而刘备,则站在雒城城头,已能望见远方成都平原的袅袅炊烟。那富庶的天府之国,那成就帝业的根基,似乎已触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