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三十年四月,并州五原郡的农田里,百姓们正忙着春耕。李严站在田埂上,看着忙碌的百姓,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自推行“军屯”政策后,五原郡开垦出万亩荒地,去年收获了三万石粮食,不仅解决了军粮问题,还能接济百姓。
“将军,中原传来消息,兖州豪强李乾,暗中联络刘豹,承诺‘若刘豹攻打五原,他就率五千私兵在兖州叛乱,牵制季汉兵力’。”副将匆匆赶来,手中的密信还带着油墨的气息。
李严的笑容瞬间消失,他接过密信,快速浏览后,眉头紧锁:“刘豹刚在幽州战败,兵力只剩一万,竟敢还想攻五原?看来他是寄希望于中原豪强的叛乱,想趁机渔利。”他立刻召集将领开会,制定应对策略:“张嶷,你率五千兵力,驻守五原北部的阴山隘口,防备刘豹的进攻;我率八千兵力,前往兖州边境,监视李乾的动向,若他叛乱,就立刻镇压!”
张嶷领命前往阴山隘口后,立刻下令加固防御:在隘口两侧架设诸葛连弩,挖掘三道深壕,还组织百姓在隘口附近种植荆棘,延缓骑兵冲锋的速度。而李严率军抵达兖州边境时,李乾已召集了五千私兵,正准备偷袭兖州治所昌邑。
“李乾,你勾结匈奴,叛乱朝廷,可知罪?”李严率军在昌邑城外列阵,厉声喝道。李乾却冷笑:“季汉苛待豪强,夺我土地,我叛乱是被逼的!今天就让你看看,中原豪强的厉害!”说罢,率军冲向李严的军队。
李严早有准备,下令:“步兵在前,组成盾阵,抵挡私兵进攻;骑兵在后,待私兵疲惫,再从侧翼突袭!”季汉步兵手持盾牌,组成坚固的盾阵,李乾的私兵虽勇猛,却始终无法突破盾阵,反而因体力消耗过大,渐渐露出疲态。
“骑兵出击!”李严下令,八千骑兵从侧翼冲出,如潮水般冲向私兵。私兵瞬间崩溃,纷纷弃械投降。李乾想要突围,却被李严生擒。“李乾,你叛乱朝廷,罪该万死!”李严下令将李乾斩首示众,兖州的豪强见状,再也不敢轻举妄动。
而刘豹得知李乾叛乱失败,李严率军返回五原,知道攻打五原已无希望,只好下令撤军,退守并州北部的云中郡。可他并未放弃,暗中派人去草原,联络轲比能,约定“明年春天再次联手,共攻季汉”。
李严返回五原后,并未放松警惕。他知道,刘豹虽退,却仍是并州的威胁。“张嶷,咱们在阴山隘口修建十座烽火台,派斥候在草原上五十里内巡逻,一旦发现匈奴骑兵,立刻示警。”他还下令:扩大军屯规模,再开垦五千亩荒地,确保军粮充足;同时,组织百姓成立“乡勇”,教他们使用弓箭和长枪,协助守军防守。
并州的百姓因季汉的“军屯”和“乡勇”政策,不仅能分到土地,还能保护自己的家园,纷纷响应。短短三个月,五原郡的乡勇就发展到五千人,与守军配合默契,形成了“军民联防”的稳固防线。刘豹得知后,再也不敢轻易来犯,并州的局势彻底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