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准锚妊娠”在地核深处无声地进行,预示着利率调控体系更深层次的扩张与潜在的异变。而在金融宇宙那冰冷秩序的另一端,为了惩戒那些触犯《新金融十诫》、尤其是涉及“恶意违约”、“金融欺诈”等核心罪行的特殊囚犯,“清收者王朝”建造了一座超越常规物理与精神折磨极限的惩戒设施——「量子债狱」。
这座监狱不存在于任何确定的时空坐标。它是一片被强行割裂、悬浮于规则间隙的概率云区域。囚犯被投入此处,其“受刑状态”并非固定,而是处于一种恐怖的叠加态。
每一个囚犯的量子形态,都同时经历着数种极致痛苦的、代表着不同金融惩罚的酷刑,且这些酷刑的真实性,取决于是否被“观测”:
状态一:电刑(利率↑)
囚犯的量子态呈现出被高强度电流反复贯穿的惨状,每一次抽搐都伴随着其“个人负债利率”的疯狂上浮,痛苦与日益沉重的财务负担同步加剧。
状态二:凌迟(债务↑)
囚犯的量子态仿佛被无形的刀刃进行着永无止境的片肉酷刑,每一片“血肉”的剥离,都对应着一笔新的、无中生有的债务被强行添加到其名下,使其在痛苦中感受着债务山积的绝望。
状态三:真空窒息(坏账核销)
囚犯的量子态被抛入绝对的虚无,承受着意识与存在被彻底抽离、抹消的极致恐惧,这象征着其所有价值被作为 “坏账” 彻底核销,归于彻底的虚无。
这三种(甚至更多种)酷刑的叠加态,如同一个永恒旋转的恐怖轮盘,囚犯的意识被强行分割,同时体验着所有痛苦。而决定哪一种酷刑在某一刻成为“现实”的,并非狱卒的意志,而是 “观测” 行为本身。
当授权的“观测者”(通常是清收者巡查官)将注意力投向某个特定的囚犯量子团时,叠加态瞬间坍缩,一种酷刑被固定为“现实”,囚犯的惨叫会变得清晰而具体,直到观测者移开目光,一切又重新回归那令人疯狂的叠加未知。
这种 “概率刑罚” ,将折磨提升到了量子层面,针对的是存在本身对“确定性”的渴望,其残酷性远超任何单一的肉体或精神酷刑。
而这座量子债狱的最高管理者,那位决定何时进行“观测”、以及观测频率与顺序的典狱长,并非任何清收者或规则化身,而是一只……
一只慵懒地蜷伏在概率云之上、半眯着双眼、脖子上挂着一个铭刻着利率公式项圈的——薛定谔的猫。
这只猫并非生物,而是“不确定性”与“观测者效应”的规则具现化。它的存在状态本身就处于“生与死”的叠加,由它来执掌这座依赖观测的监狱,再合适不过。
当它睁开那双仿佛蕴含着整个概率海洋的猫眼,凝视向监狱的某个区域时,那片区域的叠加态便开始大规模坍缩,囚犯们的惨叫如同被同时拧开了开关,汇成凄厉的交响。当它闭上眼,或慵懒地舔舐爪子,监狱便重归那死寂却更加折磨人的叠加状态。
它偶尔的、看似随意的“注视”,便决定了无数囚犯在特定时刻承受何种极刑。它的一个哈欠,可能让某个囚犯在电刑中煎熬数小时;它的一次假寐,又可能让另一个囚犯在债务凌迟中度过仿佛永恒的瞬间。
概率刑罚,由一只猫的视线来裁决。
一名曾是某个维度金融大鳄的囚犯,在猫的又一次“凝视”下,叠加态坍缩为“真空窒息(坏账核销)”。他感受着自身存在被一点点抹去,发出最后的、扭曲的规则哀嚎:“杀了我……直接核销我……”
而那只猫,只是淡淡地瞥了他一眼,随即移开视线,他的哀嚎瞬间被重新拉回三种酷刑叠加的、更加痛苦的模糊状态。
猫的尾巴尖轻轻摆动,仿佛在计算着最优的“观测组合”,以最大化惩戒效果与……某种只有它自己才懂的、基于概率的“趣味”。
量子债狱无声地运转着,它是金融秩序下,对“违约”最极致、最不容置疑的警告。在这里,痛苦是叠加的,刑罚是概率的,而典狱长,是一只决定了现实为何物的猫。
任何踏入此地的存在,都将永远迷失在“正在经历何种折磨”与“即将经历何种折磨”的永恒恐惧之中,直至其债务被彻底清偿,或其存在被彻底核销——而后者,在这座监狱里,往往被视为一种……仁慈的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