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浪一号”铁甲试验舰的成功下水,如同一剂强心针,让凌风更加坚定了以技术优势奠定根基的战略。然而,他也清醒地认识到,无论是建造更大、更多的铁甲舰,还是为这些战舰配备足够可靠的火炮和精良的武器,都离不开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支撑——高品质、大批量的钢铁。现有的精钢产量,对于打造少量精锐兵器尚可,但要支撑起一支舰队,无异于杯水车薪。
这一日,凌风没有去船厂,而是径直来到了位于黑石城内河畔、终日炉火不熄、锤声震天的匠作营核心区——炼钢工坊。空气中弥漫着煤烟和金属的气息,高温灼人。负责此处的是匠作营另一位老师傅,姓雷,人称雷铁胆,以敢于尝试新法、脾气火爆着称。
凌风到来时,雷铁胆正对着一个刚冷却的钢锭发火,那钢锭表面有明显的裂纹和气孔。“废物!又废了一炉!这新加的鬼石头,根本化不开!还糟蹋了好铁!”
见到凌风,雷铁胆连忙收敛怒容,行礼道:“城主,您怎么来了?这地方脏乱……”
凌风摆摆手,拿起那块废钢锭仔细看了看:“雷师傅,还在为提升钢质产量发愁?”
雷铁胆叹气道:“城主明鉴。按古法,百炼成钢,费时费力,出料又少。您之前让试的炒钢法、灌钢法,效率是高了点,但钢质不稳,时好时坏。最近试着按您提过的,往炉里加些别的矿石粉末,想看看能不能去杂质、增韧性,可……唉,十次有九次不成,不是炼废了,就是效果不显。”
凌风走到炉前,看着通红的炉火,心中回想前世模糊的冶金知识。他知道,钢铁性能的关键在于碳含量和杂质控制,而某些矿物添加剂(如锰矿、石灰石等)能起到脱硫、脱磷、改善性能的作用,但配比和工艺极其讲究。
“雷师傅,失败是成功之母。每次失败的炉料配比、火候、操作,可都详细记录了?”凌风问。
“记了记了!”雷铁胆连忙取来一本厚厚的、沾满煤灰的册子,“每次开炉,用了多少生铁、多少熟铁、加了什么料、烧了多久、风箱怎么拉,都记下了!就是……就是看不出啥规律。”
凌风接过册子,仔细翻阅。虽然记录粗糙,但数据确实详实。他指着几次相对成功的记录说:“你看这几次,虽然钢质未达最优,但裂纹气孔较少,是否都恰巧加入了某种特定的青灰色矿粉?量也不大。”
雷铁胆凑过来一看,挠头道:“咦?好像是!这种青灰石是弟兄们从北山新采的,没啥大用,我就随手加了一点试试……城主您的意思是?”
“或许关键就在这‘随手一点’上。”凌风目光锐利,“各种矿石性质不同,有的助熔,有的脱杂,有的增韧。但用量必须精准,多一分少一分,效果天差地别。从今日起,我们换个法子。”
他吩咐道:“第一,暂停大规模试验,改为小炉精炼。打造数个小坩埚炉,每次只炼少量钢水。第二,将我们手头能找到的各种矿石,按种类粉碎,单独存放,编号记录。第三,每次试验,固定生铁熟铁比例,只添加一种矿石粉,且从极小的量开始,逐步增加,详细记录每次钢水成色、流动性、冷凝后的硬度、韧性变化。找出每种矿石的单独作用!”
雷铁胆眼睛一亮:“妙啊!城主!这就好比郎中开药,得先弄明白每味药的药性!俺咋就没想到呢!”
“此事需耐心和细致。”凌风鼓励道,“雷师傅,你挑选几个最细心、识字的学徒,专门负责此事。所需矿石,让老拐叔派人全力搜寻。一旦摸清几种主要矿石的特性,我们再尝试复配,寻找最佳组合。”
一场系统性的钢铁材料学实验,在凌风的引导下,于黑石城的匠作营内悄然展开。这看似笨拙的方法,却是通往质变的必经之路。
时光在叮叮当当的锤声和炉火映照中悄然流逝。雷铁胆带领着他的“实验小组”,严格按照凌风指导的方法,进行了上百次小炉对比试验。失败仍是主流,但积累的数据越来越多,规律也开始隐隐浮现。
这一日傍晚,凌风再次来到炼钢工坊。雷铁胆正捧着一块巴掌大、泛着幽幽青灰色金属光泽的钢片,对着灯光仔细观看,脸上带着难以置信的狂喜。见到凌风,他几乎是扑了过来,声音都在颤抖:“城主!成了!您看!您快看这块!”
凌风接过钢片,入手沉甸甸,用手指弹击,声音清脆悠长,韧性极佳。他让人取来一把普通钢刀,两相砍击,只听“铮”的一声,普通钢刀刃口崩开一个缺口,而这片实验钢片上只留下一道浅浅白痕!
“这是用哪号矿石炼的?”凌风强压激动问。
“是七号矿!那种青灰色的硬石头!俺们管它叫‘青刚石’!”雷铁胆激动地指着记录本,“您看,固定铁料,加入百分之三左右的七号矿粉,炉温比平常提高两成,烧炼时间延长一刻钟,出来的钢水流动性好,冷凝后……就这样了!硬度、韧性都远超寻常!俺试了几炉,只要比例火候控制好,十有七八能成!”
凌风仔细查看记录,心中明了。这“青刚石”,很可能就是富含锰的矿石。锰能显着提高钢的强度和韧性,这正是制造优质装甲和炮管所急需的!
“好!雷师傅,立了大功!”凌风重重拍了拍雷铁胆的肩膀,“立即扩大试验,确定七号矿粉的最佳配比范围和最稳定的工艺!同时,开始尝试将七号矿与其他有潜力的矿石(如用于脱硫的石灰石类)进行复配,看能否进一步优化性能!”
“遵命!”雷铁胆干劲十足。
就在炼钢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同时,月牙湾那边也传来了好消息。基于“破浪一号”的成功经验,郑老槌带领工匠们,结合初步掌握的强化钢性能,开始设计一条更大、更成熟的铁甲舰——“破浪二号”。新设计改进了船体线型以降低阻力,规划了更合理的炮位,并准备在关键水线装甲带上,试用这种新型的“锰钢”,以期获得更好的防护。
凌风召集雷铁胆和郑老槌,指示道:“雷师傅这边,全力保障新型钢的稳定生产,优先满足船厂需求。郑师傅那边,‘破浪二号’的建造要加快,但质量第一。新钢甲的应用,要谨慎验证,确保万无一失。”
两人领命,匠作营与船厂的协作更加紧密。一股蓬勃的、基于技术创新的力量,正在黑石城的工坊与船厂间涌动。
然而,技术的进步并非没有引起外界的注意。黑石城对各类矿石的需求大增,尤其是那种并不算特别稀有的“青刚石”,通过贸易渠道的采购量悄然上升。这一细微变化,未能逃过一直关注黑石城的各方势力的眼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