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局挂牌成立,选址在匠作区核心地带,毗邻炼钢工坊和火药作坊,便于协作。孙墨匠果然不负众望,迅速展现出其卓越的组织能力和扎实的技艺功底。他首先做的,并非急于动手改造,而是带着军器坊的工匠,对黑石城现有各种型号的火铳进行彻底的“解剖”和测试。
他们将火铳分解为枪管、药室、点火机构、枪托等数个部分,逐一测量尺寸、检验材质、记录性能。同时,设立严格的测试场,用同一批火药和弹丸,测试不同火铳的射程、精度和连续发射后的状态变化,记录数据。
几天下来,问题暴露无遗:枪管锻造工艺不一,内壁粗糙,影响精度和射程;点火装置(火绳或燧石)可靠性差,雨天几乎失效,且发射间隔长;装填过程繁琐,站立装弹时极为危险。
“城主,诸位,”孙墨匠在第一次格物局内部研讨会上,指着挂满墙壁的图纸和数据记录,侃侃而谈,“欲改良火铳,需解决三大难关:其一,枪管须内壁光滑、笔直、坚韧,方能打得远、打得准;其二,点火须迅捷可靠,不畏风雨;其三,装填须简化、安全。”
雷铁胆皱眉:“枪管好说,俺们现在有好钢,用心钻磨便是。可这点火……火绳易灭,燧石易损,难啊!”
周耐火也道:“装填更是麻烦,倒药、装弹、捣实,没个二三十息完不成,敌人骑兵早冲到眼前了!”
凌风静静听着,并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道:“孙主事,以你之见,当从何处着手?可有前人经验或奇思妙想可借鉴?”
孙墨匠沉吟片刻,道:“回城主,属下曾阅前人笔记,有云海外番邦有以‘击砧’引火之法,似比火绳燧石更迅捷。至于装填,或可尝试将火药与弹丸预先合为一体,制成‘定装弹药’?然此皆设想,需大量试验验证。”
“好!”凌风抚掌,“便依此思路!雷师傅,你负责督造一批用新法钻磨的高精度枪管,内壁务求光滑如镜。周师傅,你带人按不同配比试制更细颗粒、燃烧更稳定的火药。孙主事,你集中精力,带一小组巧匠,专攻‘击砧点火’机构和‘定装弹药’的可行性!所需物料、人手,格物局优先调配!”
凌风没有直接给出燧发枪和纸壳弹的具体图纸,而是给出了研究方向,让工匠们在实践中摸索。这既能锻炼队伍,也能让技术突破更符合这个时代的生产条件,更具可持续性。
格物局内,灯火常常彻夜不熄。工匠们围绕着图纸和数据,争论、试验、失败、再试验。一场围绕小小火铳的技术攻坚战,在黑石城悄然展开。
时间在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和不时响起的试射轰鸣中流逝。格物局成立月余,第一阶段的成果开始显现。
在雷铁胆的督促下,利用新式钻床和水力打磨,第一批内壁光滑、管壁均匀的强化钢枪管试制成功,试射表明,其射程和精度果然有显着提升。周耐火那边,经过无数次配比试验,也找到了一种燃烧更充分、烟雾更少的新型火药配方。
而最关键的突破,来自孙墨匠带领的精密小组。他们借鉴凌风模糊提示的“击砧”概念,经过反复尝试,终于设计出一种利用弹簧驱动燧石敲击钢砧产生火花,直接引燃药池中火药的机构。虽然初期故障率很高,但点火速度远超火绳,且基本不受天气影响。同时,他们用浸渍硝石的厚纸,尝试包裹定量火药和弹丸,制成简易的“药包”,虽然简陋,但让装填步骤简化到了三步(咬开药包、倒入火药、装入弹丸),速度提升了一倍不止!
这一日,格物局试验场。一支融合了新高精度枪管、新式火药、燧发点火机构和定装弹药概念的原型火铳,被固定在校射架上。凌风亲自到场观摩。
孙墨匠亲自操作,神情紧张。他熟练地咬开纸包,将火药倒入药池和枪管,装入弹丸,用通条压实,然后扳动击锤,瞄准百步外的木靶。
“砰!”
一声比以往更清脆、更爆裂的巨响传来!枪口烟雾明显减少。远处报靶的士兵挥舞旗帜:正中靶心偏左下两指处!
“成功了!”现场爆发出欢呼!虽然还有瑕疵(精度仍需调整,哑火率存在),但这款原型铳展现出的巨大潜力,让所有人振奋不已!
凌风仔细检查了枪身和靶纸,满意地点点头:“孙主事,诸位工匠,辛苦了!此铳虽未完善,然方向已明!立即着手改进细节,降低故障,提高人机工效(意指操作舒适度)。同时,开始小批量试产,装备精锐哨探部队,在实战中检验!”
黑石城的单兵火力,即将迎来一次质的飞跃。
然而,就在黑石城沉浸在技术突破的喜悦中时,一骑快马从南方带来了新的消息。老拐拿着暗影送来的密报,找到凌风:“风哥儿,南方局势有变。一股号称‘靖难军’的乱军异军突起,其首领颇知兵事,连败官军,已占据三州之地,隐隐有整合南方乱局之势。朝廷震动,已调派最后能机动的京营精锐南下……此外,探子报,北凉兀术部近期调动频繁,似有异动。”
凌风目光一凝。南方的乱局并未平息,反而可能催生出更强大的割据势力。持续的战乱与天灾,如同巨大的筛子,将无数失去家园的流民抛向四方。尽管大部分流民被沿途州县拦截或流向中原,但仍有一些身强力壮、怀揣技艺或求生意志格外顽强的人,继续向北跋涉。黑石城相对安定繁荣的名声,以及此前凌风有意放出的“边城招贤纳士”的模糊风声,如同暗夜中的灯塔,吸引着这些漂泊无依的人们。
这一日,黑石城南门外新设的“流民安置点”排起了长队。负责此事的并非老拐,而是心思缜密的柱子。他奉凌风密令,主持此次特殊的招纳工作。与寻常赈济不同,此处流程极为严格。
流民首先需经过医师坊学徒的初步筛查,有恶疾者隔离救治,确保不引入疫病。随后,由识字的文书逐一登记姓名、籍贯、年龄、特长(如木工、铁匠、种田、识字等),并简单询问南边情状,实则暗中观察其谈吐、眼神。接着,是简单的体力测试,搬运石锁、行走一段路程等。
柱子亲自坐镇,目光锐利地扫过队伍。他并非只看身强力壮者,更留意那些眼神沉稳、手指有特殊老茧(工匠)、或言谈间流露出些许见识的人。
“你,以前做过什么?”柱子问一个面色蜡黄但手指修长布满细小划痕的中年人。
“回……回大人,小的原是庐州府的首饰匠,专攻镂刻……”中年人怯生生答道。
柱子点点头,对身旁书记道:“记下,匠人类,细工。带他去匠作区考核。”又转向一个虽然瘦削但眼神倔强的青年:“你呢?”
“俺是种地的!有力气!俺爹说过,黑石城的凌城主是好人,能让人吃饱饭!”青年大声道。
柱子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记下,农类,壮丁。带去屯田营试工。”
筛选极为严格,十人中往往仅取一二。被选中者,并非直接入城,而是先安置在城外新建的、有军士看守的临时营区,进行为期一月的“观察与训练”。期间,学习黑石城基本规矩,进行队列操练,并由暗哨暗中考察其心性、是否别有目的。合格者,方能正式录入户籍,分配住所与工作。技艺精湛或表现突出者,甚至有机会被选入更核心的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