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小时后,冰洁和张小慧的初步报告几乎同时送达陆彬的加密终端。
冰洁的报告简洁而惊心:“确认捕获到‘幽灵’协议信号残余。”
“经分析,为一组指向性极强的触发指令,目标并非卫星或地面站,而是预设于公海某坐标点的低轨道信号中继浮标。”
“指令内容为:‘清道夫启动,协议‘归巢’。’触发时间点,恰在‘海风号’爆炸前一刻。该浮标信号已于指令发出后一小时自毁。”
张小慧的报告则提供了物理证据:“从碎片中成功重构出若干非标准数据片段,严重损坏,但经解析,核心内容为一组复杂的水下地形坐标和航行参数,指向马六甲海峡西部入口的某片传统航道以外的复杂水域。”
“数据末尾附有极简的生理指标监控代码片段,显示其在触发时处于‘稳定、非应激’状态。”
两条信息在陆彬脑中瞬间碰撞、契合——沃克利用最后时刻,启动了一个名为“清道夫”的预设逃生协议,目的地(“归巢”)很可能就在那片复杂水域之下!
“归零”预案收集的金三角信息流中,一条之前被视为背景噪音的信息突然被重新标注为高优先级:一艘隶属于某海洋地质研究所的深潜支援船“海螺号”。
于“海风号”沉没前12小时,悄然离开泰国普吉岛基地,其申报的作业区域,与张小慧复原的坐标高度重叠!
所有的碎片终于拼凑起来。沃克的疯狂冲刺、剧烈爆炸,都是为了掩盖这个水下逃遁的“金蝉脱壳”之计!
陆彬眼中锐光一闪,立刻接通了与冰洁和张小慧的独立加密线路,她们的影像出现在他私人终端的屏幕上,背景依旧是那个冰冷的实验室。
“你们的发现是关键。”陆彬没有寒暄,直接切入核心,“沃克的水下逃生路线已经清晰。‘海螺号’是关键节点。”
他目光首先看向冰洁:“冰洁,你需要立刻深度挖掘‘海螺号’过去一年的所有航行日志、通讯记录,哪怕是最微弱的电磁泄漏信号。”
“重点查找它与‘海风号’可能存在的、我们从未察觉的隐蔽联络模式,尤其是水下声学或激光通讯痕迹。我要知道他们是何时、如何勾连上的。”
“明白。我会聚焦‘海螺号’的历史数据幽灵。”冰洁的眼神一如既往地专注,没有任何疲惫。
接着,他看向张小慧:“小慧,你的任务更艰巨。我要你带领小组,以最快速度,根据复原的坐标和水文参数,构建那片目标水域的超高精度数字孪生模型。”
“模拟不同潜航器的进入路径、隐蔽点、以及‘海螺号’可能进行接应的操作流程。”
“我要在沃克真正‘归巢’前,看到那片水下的每一块石头。”
“收到。立刻开始环境建模与行为模拟。”张小慧的回答冷静而充满决心。
“很好。”陆彬点头,“保持最高加密等级。你们的工作,将直接决定下一阶段行动的成败。”
通讯结束。冰洁和张小慧立刻投入了新的、更专精的攻坚任务。
她们的“缺席”有了最硬核的理由——她们正在虚拟世界中,为抓捕实体世界的幽灵,构建最精准的猎场地图。
第二天,旧金山,渔人码头。
阳光明媚,海鸥翱翔。陆彬、艾伦、林雪怡、冯德·玛丽和查侬出现在这里,看起来像是一次高管团建。他们品尝海鲜,欣赏风景。
但若有心观察,会发现他们的“休闲”区域相对封闭。
陆彬看似随意地靠在栏杆上,对着蓝牙耳机低语:
“模型构建进度如何?”(问的是冰洁) 耳机里传来冰洁冷静的声音:“‘海螺号’历史数据筛选中,发现三处异常电磁静默期,疑似进行隐蔽通讯,正在深度解析。”
“水文模型基础网格已完成,正在注入实时洋流数据。”张小慧的声音也清晰传入。
“很好。”陆彬喝了一口咖啡,目光扫过海面,仿佛在欣赏风景。
他接着对身边的查侬说:“这里的天气真适合‘远航’。” 查侬目光锐利,低声回应:“‘新船’和‘潜水设备’已准备就绪,船员都已到位,只等‘海图’确认,即可前往‘预定海域进行科考’。”
另一边,艾伦正兴奋地和林雪怡讨论着街头艺人的音乐,但话语间夹杂着:“……那节奏就像加密算法的密钥流,得找到规律……”(实则是在讨论冰洁那边可能遇到的加密模式)
冯德·玛丽则在一旁打着卫星电话,语气如同在处理公务:“……是的,与东南亚研究所的联合‘科考’项目资金流需要额外审查……特别是设备采购清单……”(实则是在配合冻结相关资金和调查背景)
这次“团建”,本身就是行动的一部分。 它提供了绝佳掩护,让陆彬可以自然地与部分核心成员进行线下部署,并远程指挥处于绝对静默状态的冰洁和张小慧。海风的喧嚣,完美掩盖了指令的传递。
陆彬看着远处蔚蓝的大海。冰洁在数据深渊中追踪幽灵的痕迹,张小慧在数字海洋里绘制猎场的地图,而他将亲率团队,奔赴那片真实的大洋。
猎手已然就位,只待最终锁定猎物的巢穴。
陆彬的目光从广阔的海面收回,看似随意地抿了一口咖啡,对着蓝牙耳机低语,声音几乎被海鸥的鸣叫和海浪声完全吞没:“静默期分析有结果了吗?”
耳机里,冰洁的声音没有丝毫延迟,清晰而冷静:“三处静默期,持续时间与已知商船通讯规范不符。
第二处静默期期间,检测到一段持续0.8秒的、极高频段的非标准激光散射信号,指向公海一个无关联的空域坐标。
推测为一次定向激光通讯测试,接收端未知。正在回溯该空域同期卫星过境记录。”
“激光通讯……”陆彬沉吟一秒,“小慧,模型能模拟激光在水汽充沛的复杂海况下的传输损耗和可能的折射路径吗?”
“可以。正在调入历史气象数据和实时卫星云图,计算最优及最劣传输路径,尝试反推可能的接收点范围。”
张小慧的回答伴随着快速敲击虚拟键盘的细微背景音。
“加快速度。”陆彬的指令简洁有力。他放下咖啡杯,笑着对一旁的艾伦和林雪怡指了指不远处一个卖特色冰淇淋的摊位,仿佛在提议去尝尝,同时自然地向那个方向移动。
人群的喧嚣提供了更好的声学掩护。他对着麦克风继续说:“查侬,让你的人重点检查‘新船’是否配备了高性能激光通讯遮蔽和干扰装置。对方可能用过这招。”
“明白。设备清单已复核,但有冗余空间可以加装便携式系统。”查侬的声音传来。
“玛丽,”陆彬的目光扫过正在打电话的冯德·玛丽,两人视线短暂交汇,“研究所那边的设备采购清单,重点查一下光学仪器和特殊材料项,特别是近期加急采购的。”
冯德·玛丽对着卫星电话说了句“请稍等”,然后用手捂住话筒,对陆彬微微点头。
低声道:“正在核对,有一批高纯度光学晶体和耐压激光发射器的采购记录,申报用途是‘深海地形精细测绘’,但规格远超常规需求。”
线索正在迅速收拢。沃克的逃生路线不仅涉及水下,还可能利用了极其隐蔽的激光通讯进行协调,这解释了他为何能如此精准地 timing(计时)他的消失。
就在这时,冰洁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丝发现关键线索的锐利:“匹配到了!在那次激光信号发射时间点,一颗高轨道商业成像卫星恰好经过该空域上方!
该卫星所属公司……其控股股东与‘海螺号’背后研究所有交叉持股关系!”
“锁定它!”陆彬立刻下令,“艾伦,协助冰洁,全力攻破那颗卫星的日志系统,我要知道它在那个时间点接收到了什么,又向哪里传输了数据!”
“收到!早就看那家公司的防火墙不顺眼了!”艾伦的声音带着技术高手特有的兴奋,立刻掏出自己的加密平板,看似在查邮件,实则已切入战斗状态。
“小慧,将这颗卫星的轨道参数和可能的激光折射路径融入你的模型,重新计算‘海螺号’最可能的接应点!”
“参数已导入,重新计算中……模型收敛……概率最高的区域缩小了70%!坐标已发送至您和查侬的终端。”张小慧的效率惊人。
陆彬的私人终端轻微震动,一个精确的经纬度坐标和一片狭窄的水域范围显示出来。
他抬起头,目光穿过嬉笑的人群,望向远方的太平洋。猎场的地图已然清晰,猎物的藏身范围已被 dramatically( dramatically )缩小。
“查侬,”陆彬的声音平静却带着最终的决断,“‘海图’已更新。可以启航了。‘科考’目的:寻找并回收重要的‘实验设备’。”
“明白。立即启航。”查侬的身影悄然离开人群,几步之后便消失在码头的人流中。
陆彬脸上重新浮现出轻松的笑意,走向那个冰淇淋摊位,真的给每人买了一份。
“天气真好,适合远航。”他笑着对团队成员们说,意有所指。
阳光下的渔人码头,依旧是一片欢乐的海洋。而一场指向远洋深处黑暗水域的终极追猎,已经无声地拉开了序幕。
冰洁和张小慧在后方的数据支撑,已然赋予了前方行动最锋利的牙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