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饭,冷双显陪张指柔给张百叶发电报,报告选址的情况。之后两人去了照相馆,取出了昨天冲洗的照片。
在豆豆拍的照片上,的确有侯一凡,他把大黑包递给了一个男人,那个人戴一顶镶白边的黑礼帽。
冷双显和张指柔讨论下来,觉得在吃饭的时候,侯一凡两次拦住侯佳佳,不让说下去,其中定有隐情,商定先不声张。
等冷双显、张指柔回来,汪宜早坐上了一部人力车,让侯、梁两家的汽车跟着,来到了王家巷码头。
码头上,汪宜早安排的蒸汽机轮渡正等着他们。码头工人平时很少摆渡汽车,费了一番周折,才指挥汽车开上了轮渡。
孩子们第一次乘坐轮渡,感到十分新奇,到处跑了一圈,在渡轮前甲板站定。侯佳川一手牵着侯佳佳,一手牵着豆豆,担心两人乱跑,不让他们再走。
侯佳佳用另一只手牵住豆豆,笑着问:“豆豆,你喜欢一直都是笨蛋,还是喜欢出丑以后,变成聪明人?”
豆豆觉得侯佳佳问得好玩,答道:“我干嘛要出丑,我喜欢不出丑,也能变成聪明人。”
侯佳佳点头,想了一下,笑道:“我看你是在逃避选择!你不选,那就让我帮你选:你马上就要出丑喽!”豆豆再问,她没有回答,笑着与佳川说话。
豆豆想了一下,跑过去问周娴香:“周妈妈,你有没有看到我出丑的画面?”周娴香正帮梁有余整理着衣领,听豆豆问自己,让他别胡思乱想,到旁边玩去。
豆豆见周娴香也不知道,自言自语道:“不见得佳佳每次说的都能成真吧?!”想到这儿,便回到侯家兄妹身边,从左舷一侧去看渡轮靠岸的过程。
渡轮从汉口的王家巷码头出发,开到武昌的汉阳门码头,用了不到二十分钟。快靠近码头的时候,已经能看见不远处的山上,有两座楼临江而立,在江水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巍峨高大。尤其是后面一座,飞檐斗拱,层层叠叠,在阳光照耀下,黄色的琉璃瓦熠熠生辉,与周边的绿树、江水相互辉映,色彩鲜艳明亮。
看着眼前的风景,豆豆想起唐代崔颢的《黄鹤楼》,情不自禁地背了起来: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听他背完,汪宜早笑着问:“豆豆,你看到黄鹤楼了吗?”豆豆指着后面那座问:“那不是吗?”
汪宜早笑着说:“唐代诗人崔颢诗中的黄鹤楼,早在1884年毁于一场大火。之后,几经规划,再也没有能够重建起来。”豆豆听了,脸上一红,心想侯佳佳说得不错,我果然出丑了。
这时候,侯佳佳早站在豆豆身后,笑着叫豆豆。豆豆见自己出了丑,假装没听到,指着山上问:“汪叔叔,那两座是什么楼?”
汪宜早见了,笑道:“前面那楼,是1904年湖北巡抚端方在黄鹤楼原址上兴建的两层西式建筑,名字叫纯阳楼,在出现火警的时候,楼上会敲钟报警;后面那楼,是1908年湖广总督张之洞的下属,为了纪念他的政绩,在纯阳楼附近兴建的三层中式阁楼,名字叫奥略楼,此楼因建筑风格与黄鹤楼相似,经常有人把它误认成黄鹤楼。”
豆豆误认了黄鹤楼,面子上过不去,想遮遮丑,找补道:“原来是这样啊!汪叔叔,我还有个问题,过长江这么麻烦,为什么不建一座大桥,让汽车从桥上开过江?”被他一问,汪宜早、梁有余、侯守平、陈抚笑了起来。
陈抚拍着豆豆的肩膀说:“豆豆的想法很好,以后要看你和佳川、佳佳的了。你们一定要努力学习,将来在长江上建跨江大桥,让武汉三镇的人,能自由往来长江两岸。”
侯佳佳听了,笑着朝豆豆作了着鬼脸说:“还要重建黄鹤楼,让豆豆哥哥不再出丑!”众人听了又笑,豆豆假装没有听到。
说话间,渡轮靠上了岸,侯一凡和冷双显去开车,其他人想亲自体验走下轮渡的感觉,都没有上车。
侯佳佳拉着豆豆,边走边说:“怎么样,你出了丑,马上就变聪明了,能想到建跨江大桥了!”豆豆苦笑道:“不是我变聪明了,是我转移了话题,不然就太丢人了!”
侯佳佳笑道:“豆豆哥哥,你建大桥的那些话,是世界上最聪明的话了!”豆豆听了,微笑不语。
上了岸,汪宜早辞了众人回省府复命,冷双显陪着张指柔,去大东门附近安排食宿。梁有余引着大大小小十个人,开车出了大东门,直奔那所小学。
汽车开过一条马路,远远地,就看见七八间房子围成的一个大院子。
来到院子前,众人下车再细看,见院子大门的洋灰跨拱上,用洋灰塑着四个隶书大字“存志小学”,大门两边的立柱上,是洋灰勾勒出的边框,里面塑着一副对联: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梁有余和门卫已经见过,去打了个招呼,就带着众人走进院子。
刚进院子,侯佳佳就情不自禁地“喔”出声来。原来,院子里摆满了各色菊花花盆,盛开的菊花,让整个院子充满了生机。
被菊花簇拥着的,是一个不规则的水池,水池里分布着几丛白色的芦苇花,还有些红色的金鱼在里面游动。
水池四周,是一圈教舍。每栋教舍旁边,间隔种着香樟树和乌桕树。偌大个院子,好像刚刚被整理过,各色物品,摆放得井井有条,像是在替门卫说:把院子打扫干净,是对租客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奖励!
按顺时针的方向,众人一路去转,见第一间教室门上,贴着副对联:
长绳系日往,
贯索挽河流。
三个孩子走在一起,侯佳川个子高,垫着脚往里面看了看,让侯佳佳和豆豆猜,这是什么教室。两人想了想,猜不出来,侯佳川一一抱起他们,让他们去看。两人见教室里放着运动器械,才知道是间体育教室。
第二间教室门上,贴的对联是:
妙笔绘就丹青画,
巧手奏鸣天籁音。
他们猜是音美教室,再看教室里,果然放着些乐器和画板。
第三间教室门上,贴的对联是:
数里乾坤大,
形中日月长。
三人见了,知道是数学教室,豆豆想了想,问侯佳佳:“你知道,对联里面的‘形’和算术有什么关系吗?”侯佳佳笑道:“对联写错了,应该是‘行’,意思是日月太长了,在它们中间行走,怎么走也走不完。”
侯佳川、豆豆听了都笑,侯佳川说:“佳佳不要乱说,‘形’是说算术中的图形,有平面图形,也有立体图形。”
三人说笑着来到第四间教室,门上的对联是:
雾锁山头山锁雾,
天连水尾水连天。
三人见了,都猜不出这是什么教室,从玻璃窗看进去,里面除了桌椅板凳,黑板粉笔,也没有特别的地方。
梁有余走上来,看了看说:“猜得不错的话,应该是国文教室,你们看:这幅对联,正着读和倒着读,都是同样一句话,体现了国文的魅力。”众人听了,再一琢磨,才点了头。
看完了四间教室,三个孩子腿快,赶着跑去,看了后面几间房间,回来对说是老师的办公室、宿舍和食堂,食堂侧面有一个小门,小门外面,是一间厕所。
大家听了,不再过去去看,直接回到水池边。梁有余对孩子们说:“交给你们一个任务,给学校起个新名字,谁起的校名被采用,就在校名下,塑上谁的名字。”三人一听,来了精神,全都叫好。
“芦花”、“七间半”、“东门外”,一转眼,他们各说了一个,梁有余听了,皱着眉大摇其头,让他们好好想一个晚上,明天早上,每人报出一个别致的名字参加评比。
正聊着,冷双显和张指柔走进学校。冷双显也去看了校舍,回来说:“我喜欢这个地方。”张指柔笑道:“你们不愧是师生,说的话都一字不差。”梁有余听了也笑。
众人说笑着离开学校,去旅馆住宿。张指柔问大家晚饭想吃什么,陈抚笑道:“今天中午,大家吃得又好又饱,现在肚子不太饿,不如随便吃点,然后去江边欣赏夜景。”众人听了点头。
张指柔见了,带众人去江边的饺子馆,随便吃了点,就去了江岸。
吹着微微江风,看着点点船灯,豆豆说:“我想到新学校的名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