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念恩听了,马上对冯捕蝉,说道:“是卢家果叔叔!
他在区人武部,专门负责征兵工作。
我和且示、思欢、念国,已经去问过。
这次春季征兵,至少要年满17周岁,才能由本人提出申请,经他们审核,取得参军资格。
我的出生日期,是1952年5月4日,不符合参军条件。”
蒙豆豆听了,点头说道:“不错 ,现在的国际局势,非常紧张。
国家的确准备,开展一次春季征兵工作。”
宗且示点头,问道:“我们问知道的情况,不够细致。
要不要,请家果叔叔过来,向他请教一下?”
冯捕蝉听了点头。
宗且示见了,忙去请了卢家果过来。
冯捕蝉看着他,问道:“除了这次春季征兵,今年秋季,还会再一次征兵吗?”
卢家果点头,说道:“正常情况下,应该会。
不过,我们目前,还没有收到通知。”
接着,他看着冯捕蝉和陆娜,问道:“你们家上山下乡的事,还没有定下来吗?”
陆娜点头,叹道:“是啊!
家果兄弟,念恩想去参军,你有什么建议?”
卢家果想了想,说道:“念恩不符合征兵年龄,只能等到下一批了。
现在当兵,必须符合适龄、政审、体检三个条件。
念恩的后面两个条件,完全符合,只是卡在了年龄上。”
冯念恩听了,说道:“家果叔叔,麻烦你,对我爸妈说说兵源的情况。”
卢家果点头,笑道:“另外,从春季征兵的准备工作来看。
今年的城市兵源,比农村兵源,要紧张一些。
原因是,上山下乡运动,已经接近尾声。
城市里的适龄青年,大都去了农村。
也就是说,在南京市报名参军的人,相对少了一些。
而在农村,可能面临十比一,甚至更多人的竞争。”
宗且示听了,忙问道:“竞争什么内容?”
卢家果边想边说:“主要是看,年龄、文化、身高、体重和视力几个方面。
如果,有射击、机械的基础,录取的机会,就会大一些。”
冯念恩听了,立即说道:“我的身高、体重、视力都不差,射击、机械是拿手好戏。
且示、思欢和念国,全都比不过我。
5月4日以后,年龄也不是问题了。
不过,到时候,我只是初中毕业生,比不上那些高中毕业生。”
卢家果听了,见陆娜有话要说,示意她先说。
陆娜点头,看着他,说道:“我和捕蝉,本来的意思,最好是让念恩去上山下乡。
毕竟,他是男孩儿,奶包是女孩儿。
我们担心,奶包吃不了那个苦。
但是,我们又不想,影响念恩去当兵。
所以,直到现在,也没有定下来。
如果换了你,会怎么选择?”
卢家果听了,笑道:“这一段时间,你们已经,了解过了各方面的政策。
到现在还没有定下来,已经说明,没有两全的办法。
依我看,是你们把问题想复杂了!”
见众人听得认真,他又说:“换了我,就会动员念恩去上山下乡。
让奶包和念琴,留在南京!
奶包高中毕业后,可以在家待业。
等到不迟毕业以后,奶包和他结婚,迁出户口。
念琴继续读书,留在南京。
她不需要,顶替哥哥姐姐,去上山下乡。”
想了想,他接着说:“这样的选择,优点大于缺点。
优点是:符合捕蝉哥、陆娜嫂的初心,也符合奶包的想法,对念琴也没有影响。
缺点是:念恩有可能当不了兵,将来,也有可能回不了南京。
不过,只是有可能,不是完全不可能!”
见冯念恩听了,沉默不语。
卢家果喝了一口水,看着冯念恩,继续说道:“念恩现在,已经接近17岁了。
通过上山下乡,去经风雨见世面,扛一些压力,对你来讲,是一件好事。
也是,当一名解放军战士的基本素质。
如果你能,咬牙挺过来,就是一名合格的解放军战士。
如果不能,干脆也就,不要去参军了。”
冯念恩听了,重重地点了头。
卢家果见了,看着他,又说:“念恩,你可能要问:需要我,咬牙挺住哪些事情?
我的答案是:什么难,就挺什么!
到了金湖,除了保持身高、体重、视力、射击、机械的优势,你还要,把高中生的文化补上来。”
冯念恩听了,不解地问:“我已经初中毕业了。
到金湖去上山下乡,是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没时间,一边参加农业生产劳动,一边读高中课程啊?”
卢家果听了,摇头说道:“表现好的知识青年,可以通过生产队推荐,继续读高中课程!
就算,你没有被推荐。
也可以,去自学。
一个人,有没有高中文化,说话办事,是不一样的。
征兵首长,非常喜欢素质高的兵!”
想了想,他又说:“到了部队,有高中文化的兵,学什么都快。
将来,当志愿兵、考军校、提干的机会也多。
至少,能像我一样,在复员之前,就得到部队的特别推荐,到地方的人武部工作。”
卢家果话音刚落,众人一起鼓起掌来。
温习看着他,说道:“所谓技不压身。
不管什么时候,学习都很重要!”
芮康城一边鼓掌,一边说道:“家果,你这几年的兵,果然没有白当。
说话办事,思路清晰、有礼有节。”
宗且示听了,看着冯念恩,笑道:“念恩,你就去上山下乡吧!
放暑假的时候,我和思欢、念国,去金湖看你。”
冯念恩看着他点头,没有说话。
梁有余见了,也说道:“念恩,梁太爷出钱,让捕蝉给你做一支气枪。
没事的时候,就去练习射击,增加参军的机会。”
冯念恩看了看冯捕蝉,见他也没有反对。
马上看着梁有余,喜道:“气枪太贵。
我能有一把钢架弹弓就行!”
冯捕蝉也看着梁有余,摇头说道:“谢谢梁前辈!
不用你的钱。
我来给他做。”
梁有余听了,微微一笑,没有再说什么。
接着,冯捕蝉又对冯念恩说:“这几天,你天天跟我去上班!”
宗且示、范思欢、邱念国听了,知道冯捕蝉准备给冯念恩制作气枪。
又想到,去他们厂的机会难得,都嚷着要去。
冯捕蝉见了,答应下来。
第二天,冯念恩就去找方正,去报了名。
之后,就约上宗且示等人,去了冯捕蝉的单位。
陆娜找到卢有田,请他赶制行李箱。
下午,又和冯念初、冯念琴一起,去家国中学,拿了冯念恩的上山下乡批准通知书。
接着,就去了小门口杂货店,买了一床5斤重的棉花胎,1丈8尺的蓝粗布,赶做出一床棉被。
陆娜让冯念初、冯念琴,先把棉被送回家,自己又去买了网袋、脸盆、毛巾、肥皂、牙膏、牙刷等生活用品。
“到农村去到边疆去,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到农村去到边疆去,
到革命最艰苦的地方去。
祖国啊祖国!
养育了我们的祖国,
要用我们的双手,
把您建设的更富强!
革命青年有远大的理想,
革命的青年志在四方!
……”
1969年1月16日,家国中学门口,人头攒动,歌声嘹亮。
几辆军用帐篷卡车,静静地停在那儿。
居委会的高音喇叭里,正播放着歌曲《到农村去到边疆去》,欢送家国中学最后一批上山下乡的同学。
冯念恩已经整装待发,与他同行的,还有金陵中学的红卫兵姚大力。
姚大力见了他,说道:“上次,我们被莫麒铭、丁彪欺骗,来9号大院查抄国宝。
后来,经过大家的教育,对我的触动很大。
这次上山下乡,我在最后一刻,做通了家里人的工作。
被安排,与家国中学的同学,一起去金湖。”
经过那次事件,冯念恩对姚大力的印象,也非常深刻,非常好。
赞赏他勇于认错、知错就改的态度,也喜欢他直爽的性格。
于是,领着他,去与梁有余、蒙不迟、梁九斤、宗且示等人,一一道别。
两人约好,到了金湖,向领导要求编排在同一个生产队,参加生产劳动。
登车之前,冯捕蝉把新做的气枪,用布套包好,郑重地交给了冯念恩。
然后,说道:“枪听人的话,人听党的话,听毛主席的话。
到了金湖,希望你好好努力,用这枝枪,苦练杀敌本领。
为自己争光,为9号大院争光。
争取早日,当上民兵,再当上解放军!”
冯念恩听了,把胸前的大红花正了一正,对冯捕蝉敬了个礼,说道:“保证完成任务!”
陆娜把补习班的资料,放在行李箱的箱底,含泪说道:“这些资料,是你的根。
没事的时候,就拿出来看一看。
有不会的地方,去找当地的老师,中学毕业的同学,请教他们。
你千万,不要贪玩,不要荒废学业啊!”
冯念恩点头,抱住她,眼含热泪,说道:“记住了!”
冯念初泪流满面,看着冯念恩,说道:“念恩,谢谢你替姐姐,去上山下乡!
姐姐在家,一定会照顾好爷爷奶奶,照顾好爸爸妈妈,照顾好念琴妹妹。
等你当兵回来,姐姐会交给你,一个更好的家。”
冯念恩听了,牵起她的手,笑道:“再强调一遍,我是自愿去上山下乡的。
而不是,替姐姐去的。
姐姐结婚的时候,我一定赶回来,喝你和不迟哥哥的喜酒!”
冯念初听了,一边点头,一边抱着他,痛哭不止。
蒙不迟好不容易,才把她劝住。
接着,冯念琴、冯照山、包前芳、冯惜蝉、王梦瑞等人,围着冯念恩,千叮咛万嘱咐,说了又说。
宗且示、范思欢、邱念国等人在一旁,根本就插不上话。
眼看着,汽车已经发动,宗且示急忙拿出一叠钱,塞到冯念恩手里,边走边说:“这是我们三个人的心意,记得写信回来。
放了暑假,我们会去看你!”
冯念恩接过钱,抹了一把眼泪,说道:“拜托你们,帮我照顾好爷爷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