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在扩张,团队在成长,何雨柱肩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他需要学习国际贸易规则,需要应对更为复杂的商业环境,需要平衡四九城总部和鹏城分公司的发展节奏。他变得更加忙碌,甚至有些憔悴,但眼神中的光芒却愈发坚定。
年底回京述职,他特意绕道去看了看中关村。那片曾经的农田荒野,此刻正上演着与鹏城类似的造富神话。无数像他一样的科技工作者,怀揣梦想,在这里创办公司,被称为“弄潮儿”。
他看到瀛海威、联想等公司的招牌,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共鸣和紧迫感。
他知道,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已经全面开启。他和他创立的“三江科技”,不过是这滚滚洪流中的一滴水,但这一滴水,也要折射出属于这个时代最耀眼的光芒。
回到鹏城分公司那间依然简朴的办公室,何雨柱站在中国地图前,目光从四九城移到鹏城,再移向辽阔的沿海和广袤的内陆。他的手指轻轻划过地图上的交通线,仿佛在勾勒着“三江”产品未来的流向。
国内市场要深耕,国际市场要开拓,技术研发更不能停步……前方的路,挑战与机遇并存,但他内心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信心和力量。
这个从四合院里走出来的重生者,已经彻底融入了改革开放的激流,不再是那个仅仅依靠先知先觉的幸运儿,而是成长为一名真正驾驭风浪的创业者。他的故事,与无数奋斗者的故事交织在一起,共同谱写着中国经济崛起时代最动人的乐章。
窗外,特区的夜晚灯火璀璨,如同星河落地。何雨柱知道,属于他的长征,还远未结束,更精彩的篇章,等待着他去书写。
……
1995年的秋天,四九城城在金色的银杏叶映衬下,显出一种沉淀后的雍容。
黄庄那栋办公楼,“三江科技有限公司”的牌子依旧醒目,但公司的规模已非昔日可比,整整占据了两层楼面。何雨柱的办公室也搬到了顶层,视野开阔,可以望见远处正在拔地而起的金融街轮廓。
他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身上是合体的深色西装,金丝眼镜后的目光沉静而锐利,早已褪尽了当年的青涩,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久经沙场、执掌一方的企业家的沉稳气度。桌面上,除了厚厚的财务报表和市场分析报告,还摆着一台最新款的奔腾处理器电脑,屏幕上是复杂的cAd设计图纸和不断跳动的股票K线图。
“何总,这是上季度的财报摘要,净利润同比增长35%,主要增长点来自华南分公司和东南亚市场的开拓。”新任的财务总监,一位四十岁上下、神情干练的女性,将一份文件轻轻放在他面前。
“嗯,看到了。”何雨柱点点头,目光并未离开电脑屏幕上的曲线,“现金流情况怎么样?研发投入的预算执行到位了吗?”
“现金流健康,研发投入按计划进行。不过,何总,”财务总监顿了顿,语气略显谨慎,“董事会部分成员对我们在工业机器人预研项目上的持续高投入有疑虑,认为目前数控系统市场空间依然很大,应该集中资源巩固现有优势。”
何雨柱终于抬起头,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了敲:“告诉他们,数控系统是我们的现在,但工业机器人,可能是我们的未来。现在不投入,三五年后,我们连入场券都拿不到。这个方向,不会变。”
他的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几年商海浮沉,让他深知技术迭代的残酷。靠着经济型数控系统,“三江科技”在国内中低端市场站稳了脚跟,甚至出口到了一些发展中国家。但何雨柱清楚,这碗饭不可能一直吃下去。国际巨头虎视眈眈,国内模仿者层出不穷,价格战愈演愈烈。必须向产业链上游攀登,涉足技术含量更高、附加值更大的领域。工业自动化,尤其是工业机器人,是他瞄准的下一个高地。这需要巨大的、可能短期内看不到回报的投入,但他义无反顾。
“我明白了,何总。”财务总监不再多言,她知道这位年轻老板的战略眼光,一次次被事实证明是正确的。
处理完公务,何雨柱揉了揉眉心,拿起桌上的摩罗拉翻盖手机——这已是更新换代的第三代通讯工具了。他拨通了一个熟悉的号码。
电话很快被接起,传来何雨水清脆又带着几分疲惫的声音:“喂?哥?我正准备进手术室呢,长话短说!”
何雨水已是四九城一家三甲医院的外科主治医师,业务骨干,忙得脚不沾地。
“没事,就问问你,妈这两天血压怎么样?爸的腰疼好点没?”何雨柱问道。父母年纪大了,身体难免有些小毛病,他虽忙,但牵挂从未减少。
“妈好着呢,天天跟院里老太太们跳广场舞,血压稳得很。爸就是老毛病,贴了膏药,说好多了。你就别操心了,有我呢!”何雨水语速飞快,“倒是你,哥,别光顾着赚钱,注意身体!听说你又熬夜看项目书了?”
“知道了,啰嗦。”何雨柱嘴角泛起一丝笑意,“等你手术做完,有空回家看看,爸妈念叨你呢。”
“知道啦!病人等着呢,挂了!”
放下电话,何雨柱脸上的柔和渐渐收敛。他起身走到落地窗前,俯瞰着楼下车水马龙的街道。如今的“三江科技”,员工数百人,年产值数千万,在业内已是小有名气的民营企业。他个人也早已实现了财务自由,不仅还清了当初家里的支持,还在四九城不错的楼盘给父母买了套宽敞的电梯公寓。四合院的老房子,则成了家人偶尔回去怀旧的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