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场发展按部就班进行。
筹备已久的曙光小学即将开学的告示已张贴多时,那“六年免费,女男同进”的字眼,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关中乃至更远的地方激荡起层层涟漪。
华阴城郊,一处农家小院,炊烟袅袅。
李梆子拿着粗陶碗蹲在门槛上,眉头拧成了疙瘩,对妻子抱怨。
“丫头片子上什么学堂?白费那工夫!认得几个字,会写自己名字,只要将来嫁人时不被婆家糊弄就顶天了。”
“再说她走了,家里活计不用人干?猪草谁打?灶头谁烧?”
灶台边忙碌的妇人停下搅动米粥的勺子,擦了擦手,抬起疲惫的面容。
“当家的,不是说了么?神尊立的规矩,前六年不受束修,笔墨纸砚听说也管够,还包饭包住,省家里口粮哩。”
她声音压低些:“神尊都说男女都一样,娃娃都得上学,咱能不去?再说了丫头去了,正好能照看耀祖,学堂里都是贵人娃娃,让她机灵点,万一攀点交情,日后她弟……”
男人闷头又灌了几口水,半响才瓮声瓮气地哼了一句:“……随你!别耽误家里的活计就成!丫头片子,终究是别人家的人……”
华阴城内,一间临街的绸缎庄后堂。
掌柜王有财一身簇新的宝蓝色绸缎直裰,正对着即将入学的两个儿子耳提面命:“……到了学堂,给老子机灵点!眼睛放亮些!看见那些穿锦缎戴玉冠的同窗,多亲近亲近,那些多半是官宦富贵人家的子弟。寻找机会就凑上去,手脚勤快点,帮人研个墨、递个笔,说几句讨喜的话!听见没?”
大儿子有些不情愿:“爹,我们是去念书的……”
“念书?就你俩这熊样,老子都不期待!”掌柜瞪眼,“神尊的学堂,可是登仙梯。里头随便一个娃娃,指缝里漏点,就够咱家吃用不尽。”
“爹这铺子能不能再开大些,指望你攀上点关系呢。记住,心思活络点,别死读书!”
“是是是!”两个少年对视一眼,不情愿的应下。
千里之外的山东,某府城,一高门大院,前堂内气氛凝滞。
“荒唐!简直荒唐透顶!” 须发皆白的老者周世清,一掌拍在案上,震得桌上的茶具簌簌作响。
他指着站在下首的儿子周文远,气得胡子直抖:“男女七岁不同席!此乃圣人古训。那太一道场竟敢令男女同堂而学,成何体统。简直就是伤风败俗,有辱斯文!”
“此等祆人聚集之所,岂是良善子弟该去的地方?你想把明轩往火坑里推吗?”
周文远头紧锁,据理力争:“父亲!太一道场乃神尊所立,已得圣上明旨敕封,岂是祆人?”
“神尊神通广大,道场所行新政,华阴气象焕然一新,此乃有目共睹。朝中几位阁老的子弟都已启程前往华阴入学。这分明是未来大势所趋啊!明轩若能得此机会……”
“住口!”周世清厉声打断,“什么神尊!不过是蛊惑人心的祆人。强夺田亩,劫掠富户,行那商鞅、王莽酷烈之法,视礼法纲常如无物。让女子抛头露面,牝鸡司晨,此乃亡国之兆!圣上……圣上定是被这些祆人蒙蔽了”
他痛心疾首,仿佛看到礼乐崩坏的景象。
“至于周延儒、孙慎行之流,哼!不过是一群首鼠两端、贪生怕死的蠹虫!他们趋炎附势,卖主求荣,岂能效仿?”
“你想让明轩跟着学那等离经叛道、不尊圣贤的祆言,我不同意!”
“明轩的学问,自有老夫亲自教导,断不会让他去沾那污秽之地,我周家清誉,不能毁于你手!”
周文远一脸着急,连忙说:“儿子打听过,道场学堂所授,非止四书五经,更有格物致用之学、算数律法,皆是济世之才所需!明轩若拘泥于此地,闭门造车,如何开阔眼见,博取前程啊?”
“前程?跟着一群不知男女大防的祆人,学那奇技淫巧,能有什么前程?我看你是鬼迷心窍了!”
周世清抓起桌上的茶盏就要摔。
一直沉默坐在一旁的老夫人,终于叹了口气,幽幽开口:“好了,都少说两句吧。你爹的性子你还不知道?”
“他清流了一辈子,最重名教礼法。那太一道场所行之事……强占田地、夺人财产、逼人献子为质,种种非我士林正途。唉,你让他如何能接受!”
她看向儿子,眼神复杂,“你爹……是怕明轩学坏了根本啊。”
周文远看着父母顽固的脸庞,一股深深的无力感涌上心头。
他猛地一甩袖:“道不同不相为谋!明轩、明钰(女儿)的前程,儿子自会负责!”
言罢,转身拂袖而去,重重地带上了书房的门。
“逆子!不孝子!周家迟早毁在你手里!” 周世清气得浑身发抖,指着门框怒骂。
又转头怒斥老夫人:“你看你生的好儿子,把他惯成什么样子了!”
老太太微微叹了一口气,不语,只是转动佛珠。
与此同时,华阴城内几处清幽的宅院里,气氛截然不同。
温体仁的族侄温景和与几位同样出身大族的年轻子弟坐在花厅内。
他们早已得了家族密令,提前携适龄子弟来到华阴求学。
“学堂开蒙在即,各家的小祖宗们都安顿好了吧?”温景和抿了口茶,低声问道。
“都妥当了,仆役也挑的本分人。”另一人答道,神色谨慎,“也已叮嘱过了,进了学堂,务必谨言慎行,收起往日那些少爷小姐脾气。潜心向学,莫要惹是生非,更莫要与同窗起冲突。”
“学业上需用心,神尊所立新学,必有深意。若有新奇器物、学问,留心记下,或有大用。不求拔尖,但求给道场留个踏实肯学的好印象。”
“正是此理。”温景和放下茶盏,正色道,“此乃家族存续之关键一步。子弟们在此的表现,关乎我等在道场眼中的分量。让他们务必记住,夹起尾巴做人,用心读书!道场规矩森严,与大明官学迥异,莫要行差踏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