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杨贵妃为义母,绝对是安禄山逆袭之路上最重要的操盘。】
【而自从认了杨贵妃为义母之后,安禄山每次回京都必先到杨贵妃那里拜访请安,甚至唐玄宗都有些好奇。】
【而安禄山则说了一番话,表示作为胡人他知道母亲比父亲重要,所以事实上也是旁敲侧击认李隆基为义父。】
【当然,李隆基对于这种识时务的俊杰很明显是感觉到十分畅快的。】
【此时在李隆基的眼中,安禄山不仅能打仗有业绩还能积极开拓进取,还能老老实实的认他为义父,实际上就是忠诚的证明。】
【当然,安禄山除了拜皇帝为义父,拜贵妃为义母,还特别能装,甚至有一次都直接扮作婴儿,说在杨贵妃的怀中哇哇直哭,要奶喝。
因此从野史的角度来说,杨贵妃与安禄山之间可能确实发生过那种关系,当然是不是真的不重要,重要的就是吃瓜。】
【当然在这种宠幸之下,安禄山的权味也越来越重,逐渐成为了三镇节度使。
就连他的儿子也成功迎娶了公主,理论上来说,他也算是正式加入到了皇亲国戚的序列之中。
作为外戚,手下又掌握着十几万的兵马,野心自然爆发起来。】
【当然在王忠嗣与李林甫还在位的时候,这两位一文一武都能死死拿捏住安禄山这】
【只不过嘛,一个被流放了,然后同年就郁郁而终,另一个也在,天宝11年死去了,最后还被抄家子孙还被流放到岭南。】
【说实话,这两位也算是唐玄宗亲自培养起来的忠臣,只不过下场都不是特别的好。】
某个平行世界的李林甫在看到天幕之后还特意邀请了王忠嗣一起喝了顿酒,当然他们是完全没有遮掩,甚至李林甫还直接把详细过程给玄宗汇报上去。
虽然在历史上作为奸臣,李林甫背着骂名。
但从唐玄宗的视角来看,李林甫那是绝对的贴心忠诚,事实上他的能力也极为强悍,在对唐朝的忠诚度上也是没得说的。
甚至他还主持了唐六典的编撰,让盛唐有法可依,理论上他也算得上神州法家一脉的大贤。
【当然如果安禄山光靠拍马屁也是不行的,还必须得有足够的功绩,光靠打仗的话,大唐的边将至少能挑出十几个能力能和安禄山一个等级的。】
【那么同样的情况下,安禄山想要跳出竞争,那么还有另外一条路,那便是钱,
毕竟不论是为了养兵,还是为了出去干仗之后的封赏,亦或是维持住皇帝贵妃的这条线,都是需要不菲的钱财】
【毕竟作为圣明天子的唐玄宗李隆基,为了享受不可能随意的横征暴敛,至少不能明面上乱搞,所以他的那些钱财很多都是来自于巨子的大红包,很明显安禄山就是重要的票子供应商】
【根据最为朴素的官场晋升法则,想要进步就必须打点上官,至于安禄山深知其中的道理,并贯彻落实二十几年。
同时还一边拨弄着算盘,积蓄着反叛的力量,也是十分不容易。】
【当然,安史之乱,安史之乱,看上去是安禄山史诗名的反派,实际上是河北群雄对关陇世家的一次反叛。】
【河北世家,因为地处燕赵又处于中原与蛮夷的对抗前线,因此这里历朝历代都涌现出了不少猛人悍将。】
【当然在盛唐几百年前,两汉之交,当时的真定王投资了南阳来的刘家小辈秀儿刘秀,成功成为了刘秀的老丈人,并且还赠送了10万大军。
是刘秀这老丈人真有这么多钱吗?那肯定不是肯定是当地河北氏族精心挑选,由真定王为代表,集体对刘秀的一次投资。
这一次的投资不仅让刘秀重新恢复了大汉江山,更是让河北氏族获得了不少的利润。】
【当然,经过了几百年的乱世,河北失足,这一次又遇上了一个绝世枭雄窦建德,当然具体的,在之后再进行补充】
【因为李二的一次下饭操作,直接把窦建德砍了,彻底惹恼了河北,群雄于是刘黑闼叛乱,当然,尽管很快被李世民镇压,但河北群雄对以李世民为代表的陇西氏族也产生了恨意
而矛盾也就在日积月累之下积累了下来。
当然这么看可能觉得十分离谱,但有时候历史隐藏的矛盾之下就是这么离谱。】
【而安禄山的崛起,让河北的地方氏族又隐隐看到了一个枭雄的诞生,于是其中就有一部分想要梭哈一把,梭哈真的是一种智慧。】
【当然做一个好汉三个帮,安禄山也有自己的班底,毕竟造反这个伙计,一个干不好,那便是满门抄斩。】
安禄山暗地准备叛乱,在范阳郡城北边筑起了雄武城,表面上看来是防御侵略,实际上是储藏兵器、粮食做坚守范阳的部署,战马有一万五千匹,牛羊也相当于这个数目。
他一生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进朝奏请没有不答应的。
他把张通儒、李庭坚、平冽、李史鱼、独孤问俗罗致身边,让高尚主持书记工作,刘骆谷潜伏在长安当情报人员,安守忠、李归仁、蔡希德、牛庭玠、向润客、崔乾佑、尹子奇、何千年、武令珣、能元皓、田承嗣、田乾真等心腹将领从军队里选拔出来。
每个月向他进献驴子骆驼战马猎鹰猎犬的人络绎不绝,百姓被弄得无以为生。
【好了,安禄山麾下的造反天团此时已经聚集完毕,就等待东风降临。】
【当然此时朝廷上的斗争也到了杨国忠掌权的时候,随着李林甫被满门抄斩,杨国忠。
正式成为了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大宰相。】
【尽管杨国忠虽然混蛋了点,但是他看人看的十分清楚,他清楚的知道安禄山不是个好人,有狼子野心一定会造反的。】
【只不过很可惜,对于如此掌握大权的悍将,想要把它搞下来,那么不是一般的困难。】
【俄里隆基,虽然昏馈了但依旧看得清楚,是朝廷的中枢大臣与边疆之间的内斗】
李隆基在内心里暗自高兴着
“斗吧,你们这些小瘪三继续斗吧,只有你们不停的内斗,朕才能好制衡你们呢。”
虽然唐玄宗老了,但是依旧是那样的老奸巨猾,毒辣的智商始终占领着高地,只不过对于朝中的贪腐,他不再管事也不继续放在心中。
有件事情就很能证明,这个曾经开创盛世的帝王只剩下摆烂。
天宝13年的一场大雨席卷了中原各地。大雨下了时间很久,早已经超过了一般的雨季,大雨之下田中的稻谷基本上也都旱涝致死,估计能与几年前河南那场大雨相提并论?
按理来说,正常的帝王该组织救灾,同时赈灾济民,再免去当地三年赋税,那样子就可以继续维持这个盛世。
只不过杨国忠不知从哪个地方搞来了一只又大又肥的谷子,说这次的大雨根本没有太大的影响。
反倒养育出了足够肥美的稻子,有可能那一株稻子是天然杂交稻。
李隆基信了,于是继续在长安享受着安宁,根本没有准备救灾,此时此刻,安正好给安禄山一个造反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