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室石门缓缓开启的声音,在空旷的闭关之地显得格外清晰。赵小白迈步而出,身上并未带着修为突破后的沛然灵压,反而有种洗尽铅华的沉淀感,只是那微蹙的眉宇间,萦绕着一丝挥之不去的困惑与疲惫。五年的枯坐,灵力虽愈发雄浑,却始终无法踏出那关键一步,这种明明触及门槛却不得其门而入的滞涩,比任何一场艰苦的战斗都更耗费心神。
他没有惊动任何人,身形微动,便已出现在丹霄阁后山一处僻静的悬崖之畔。此处云海翻腾,视野开阔,远处山峦如黛,近处古松虬结,天地灵气自然流转,比那完全与外界隔绝的静室,多了几分生机与灵动。
他负手而立,任由山风吹拂衣袂,目光投向那变幻莫测的云海,试图从中捕捉到一丝天地至理,却依旧感觉隔着一层无形的薄纱,看不真切,触之不及。那种与天地间的疏离感,在元婴后期巅峰这个敏感的节点,被放大得尤为清晰。
“唉……”
一声几不可闻的轻叹,泄露了他内心的波澜。自修行以来,他虽也遇到过瓶颈,但从未像此次这般,感觉前方无路,空有力量却不知该向何处使。
“徒儿,可是心有迷惘?”
就在此时,药尘温和而带着一丝了然的声音,在他识海中缓缓响起。随着养魂丹的滋养和万年冰魄的余韵,药尘的魂体如今已凝实无比,声音中气十足,再无往日虚弱之感。
赵小白精神微振,如同在迷雾中看到了指引的灯塔。他在心中回应,带着一丝难得的苦恼:“老师,您醒了。弟子愚钝,闭关五载,自问灵力、神识、肉身皆已打磨至当前境界的极致,甚至对冰、火法则的运用也纯熟不少,可为何……为何始终无法窥见化神之门径?仿佛有一层无形的壁垒,隔绝了我与那更高的层次。”
他将自己这五年来的感受,那种力不从心、天地排斥的滞涩感,详细地向药尘描述了一遍。
药尘静静地听着,并未立刻回答。直到赵小白说完,陷入沉默,他才悠悠开口,声音带着历经万载沧桑的智慧与沉淀:“小白,你可知,你最大的问题何在?”
赵小白一怔,下意识回道:“是弟子对法则感悟不够深刻?还是积累仍嫌不足?”
“非也,非也。”药尘轻轻摇头,即便只是魂体交流,赵小白也能感受到那股否定的意味,“你的积累,莫说同阶,便是许多卡在元婴后期数百年的老怪,也未必及得上你。你对法则的‘运用’,也已登堂入室。你的问题,在于‘心’,在于‘道’,而非‘力’。”
“心?道?”赵小白喃喃重复,眼中困惑更甚。
“你修行至今,满打满算,不过百多年吧?”药尘的声音带着一丝感慨,“百多年,从一介凡人臻至元婴后期巅峰,此等速度,莫说在此界,便是放在上古时期,也堪称惊世骇俗。你凭借无上传承、过人悟性以及诸多机缘,一路高歌猛进,这固然是好事,但也让你缺失了一样至关重要的东西——‘沉淀’。”
“沉淀?”赵小白若有所悟。
“不错,沉淀。”药尘肯定道,“你将修行,视作了一条不断提升力量、突破境界的直线。筑基、结丹、元婴,对你而言,更像是一个个需要攻克的目标。你专注于力量的积累和运用,却忽略了去真正‘理解’力量背后的天地,去‘感受’法则运转的韵律。你的根基确实扎实,但那更像是用最上等的材料,按照最完美的图纸,搭建起的一座宏伟宫殿,坚固无比,却少了那份历经风雨、与周遭环境融为一体的‘神韵’与‘生机’。”
“化神之境,乃是生命层次的又一次本质跃迁,关乎神魂与天地的交融。它需要的,不仅仅是力量的堆砌,更是对天地万物、对法则本源的一种深刻理解和共鸣。你以力驱之,天地自然以力拒之。因为你尚未真正‘读懂’它,如何能让它接纳你?”
药尘的话语,如同暮鼓晨钟,一字一句,敲击在赵小白的心头。他之前模糊的自我反思,此刻被药尘清晰地点明。原来,他缺的不是“量”,而是“质”,是一种对道更深层次的领悟。
“那……弟子该如何弥补?”赵小白虚心求教,心中的焦躁在这一刻奇异地平复了许多。
药尘似乎早有所料,声音中带着一丝引导的笑意:“暂缓那无谓的冲击吧。将目光从那虚无缥缈的化神瓶颈上移开。你的优势,从来不仅仅是战斗与修炼天赋,更在于你一身冠绝此界的丹道造诣。”
“丹道?”赵小白若有所思。
“正是丹道。”药尘语气变得郑重,“我药神宗的根本,并非仅仅是炼制提升修为、疗伤救命的丹药,更在于通过丹道,探究生命本源,领悟造化之奇!《药神典》中,有一核心篇章,名为‘万物化生’,你以往或许浏览过,但未必真正沉下心去体悟。”
“万物化生……”赵小白回忆着《药神典》中那些看似与提升修为无关,记载着各种灵药习性、药性君臣佐使、乃至模拟自然造化孕育丹药的玄妙法门。
“丹之一道,取材于天地万物,以人力模拟天地造化炉鼎,调和阴阳五行,使诸多药性迥异的灵材,融合升华,最终孕育出拥有种种神奇效用的丹药。这其中,便蕴含着最质朴,也最深邃的‘生命’与‘创造’之力!”
药尘的声音带着一种循循善诱的魔力:“一株灵草,从种子破土,吸收日月精华、雨露滋养,到成熟后蕴含磅礴药力,这是一个生命成长的过程;你将不同药材投入丹炉,以自身灵力为薪火,掌控火候变化,引导药性融合,最终成丹,这何尝不是在扮演一个‘创造者’的角色?你在创造一个全新的、拥有特定法则和生命能量的‘个体’!”
“去重新精研‘万物化生’篇吧。不要把它当成炼丹的技法,而是当作感悟天地的媒介。去观察一株最普通灵草的生长,感受它如何与泥土、阳光、水分交流;去体味每一种药材独特的‘性情’,理解它们为何相生相克;在炼丹时,不要仅仅追求成丹率和品级,去用心感受药液在炉中沸腾、交融、质变的那一瞬间,所迸发出的那种‘生’的悸动与‘道’的轨迹。”
“当你真正能从一炉丹药的炼制中,体悟到草木枯荣、五行生克、乃至一丝微弱的造化真意时,你对天地的理解,将不再浮于表面。你的元婴,你的道心,才会真正与这片天地产生深层次的共鸣。到那时,化神之门,或许便会为你悄然而开。”
药尘的话语,为赵小白推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他之前一直将丹道视为辅助修行、赚取资源的手段,却从未想过,这竟是一条直指大道本源的路径!
是啊,造化之奇,生命之妙,还有什么比丹道更能直观地展现和触及呢?
赵小白眼中的迷茫尽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豁然开朗的明亮与坚定。他朝着虚空,郑重地行了一礼:“弟子明白了!多谢老师指点迷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