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刺破云海,将万道金光洒向连绵起伏的丹霄山脉。七十二座侧峰如同忠诚的卫士,拱卫着直插云霄的主峰。云雾在山腰流淌,被朝阳染上金边,峰顶殿宇的琉璃瓦反射着耀眼的光芒,整片山脉都笼罩在一层神圣而磅礴的光晕之中。
这是一部庞大而精密的机器,正在井然有序地运转。
“任务殿”前的巨型广场,早已是人声鼎沸。高悬于殿外的灵光玉璧上,无数任务信息如同流水般滚动闪烁——从采摘指定年份的常见灵草,到组队探索新发现的秘境碎片;从协助附属宗门布置阵法,到清剿某些死灰复燃的魔修余孽。各色服饰的弟子穿梭其间,或独自审视,或三五成群低声商议,接取、交割任务的流程高效而迅速,贡献点的流转驱动着整个宗门基础层面的活力。
主峰东侧的“讲道台”,今日由一位元婴中期的剑修长老讲授“分光化影剑诀”的精要。巨大的圆形石台周围,早已座无虚席,后来的弟子只能悬浮于半空聆听。长老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伴随着一道道凝练的剑光演示,引得台下弟子时而蹙眉深思,时而恍然大悟,气机交感之下,偶尔甚至有弟子身上灵光一闪,显然有所顿悟。
西侧“炼器谷”中,灼热的地火气息弥漫,叮叮当当的锻打声此起彼伏,如同永不停歇的战鼓。数以千计的弟子在各自的地火口前挥汗如雨,有的在反复锻打胚材,剔除杂质;有的在小心翼翼地铭刻符文,引动灵光;更深处,甚至有联合操控的大型锻炉正在炼制宗门制式飞剑的剑胚,火光冲天,气势惊人。这里是丹霄阁武力的重要保障,每一件流转着灵光的战甲与利刃,都凝聚着炼器弟子的心血与汗水。
北面“灵药园”则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海洋。引来的灵泉化作氤氲水汽,滋养着无数珍稀草木。弟子们穿着特制的法袍,小心地行走在阡陌之间,施展灵雨诀、除虫术,记录着每一株灵植的生长状况。浓郁的药香几乎化为实质,深吸一口便觉心旷神怡。这里是丹霞峰的根基,也是整个丹霄阁丹道传承的源头活水。
在这片兴盛景象的背后,是几位核心人物如同基石般的支撑。
炼器谷深处,一座专门用于炼制高阶法器胚体的洞府内。蛮山赤着上身,古铜色的肌肤上汗水流淌,肌肉虬结如同老树盘根。他手持一柄门板大小的暗红色巨锤,每一次挥动都带起沉闷的风雷之声,重重砸在烧红的“沉星铁”上,火星如雨般溅射。他已是元婴中期修为,气息更加沉凝可怕。
“没吃饭吗?力道散了!”他声如洪钟,对着旁边一名正努力锻打一块金属的亲传弟子吼道,“对敌之时,魔修会给你喘息之机?给我凝聚法力于一点,爆发!要的就是这股狠劲!”
那弟子一个激灵,咬紧牙关,体内灵力疯狂运转,锤落之处,光芒乍现,效果果然提升。蛮山粗犷的脸上露出一丝满意,但转瞬即逝,继续严格监督着所有人的进度。他负责的不仅是炼器,更兼顾执法堂与宗门战备。他所锻造的,不仅是法器,更是丹霄阁不容侵犯的威严。偶尔,在锤声间歇,他会抬起头,透过洞府开凿的窗口,望一眼那无尽苍穹,铜铃大的眼中闪过一丝追忆,随即化为更加坚定的光芒,手中巨锤落下之势愈发沉重猛烈。他将那份思念,尽数化为了守护宗门的无穷动力。
外事峰,则是一派不同于炼器谷的繁忙景象。殿内玉简堆积如山,传讯法阵的光芒明灭不定,负责与各方势力接洽、处理资源调配、管理附属宗门的弟子们步履匆匆。王铁柱坐镇其中,已是元婴初期的他,面容依旧带着几分憨厚,但眼神中却充满了历练带来的精明与沉稳。他熟练地处理着一桩桩事务:批复附属宗门的资源申请,协调与青岚宗等老牌盟友的交流事宜,安排前往其他界域分阁的物资护送……
“王师叔,碧波潭今年上供的‘水蕴灵珠’品质似乎比往年差了一线……”一名执事弟子禀报。
王铁柱接过玉简看了看,略一沉吟,道:“派人去核查一下,是否是采集环节出了问题。若确有其事,按规矩扣减其部分份额,并予以警告。记住,态度要坚决,但言语需给其留有余地,毕竟是我阁老牌附属。”
处理完毕,他走到窗边,泡上一壶粗茶,望着下方井然有序的宗门,憨厚的脸上不禁泛起一丝追忆的笑容。他想起了青岚宗杂役处的那个午后,想起了那个和他一样穿着粗布麻衣、却眼神明亮的少年。
“嘿,小白……老祖宗,”他低声嘟囔,挠了挠头,“你看,咱们这摊子,现在是越铺越大了。俺老王没啥大本事,就帮你把这家里外头,收拾得利利索索的!”他端起粗陶茶杯,将杯中茶水一饮而尽,如同饮下烈酒,眼中满是自豪与忠诚。他是连接丹霄阁过去与现在的纽带,是确保这台庞大机器稳定运行的“粘合剂”。
丹霄阁的影响,早已超越了宗门界限,深入云尘界的每一个角落。
在中域一座繁华修士城池的茶馆里,醒目处挂着“丹阳老祖初入江湖”的牌子。说书人唾沫横飞,将赵小白当年于青岚宗外门大比一剑惊鸿的事迹描绘得活灵活现,引得满堂喝彩。
在危机四伏的蛮荒古林,一名被妖兽围攻、陷入绝境的散修,颤抖着掏出一枚仿制的“丹阳令”,高呼一声“丹阳老祖佑我!”,竟真的勇气倍增,爆发出潜力,杀出重围。
一个卡在筑基巅峰多年的小家族修士,在翻阅某本流传出来的、记载了赵小白面对化神天劫九死一生的野史笔记后,热泪盈眶,重整旗鼓,闭关冲击金丹……
“丹阳老祖”与“药圣”的名号,已然成为一种文化符号,一种精神信仰,激励着无数修士在道途上奋勇前行。
这一日,丹霄阁迎来了百年一度的盛大典礼——新一轮入门大典。
主峰巨大的演武场上,数万名刚刚通过严格考核、身着统一青色弟子服的少年少女,整齐列队。他们稚嫩的脸上,洋溢着激动、憧憬,以及对未来的无限向往。阳光洒在他们身上,仿佛为这些新生的希望镀上了一层金边。
高台之上,以阁主樊妙晴为首,姜雨桐、蛮山、王铁柱等宗门核心尽数在场。樊妙晴威严,姜雨桐温婉,蛮山雄壮,王铁柱沉稳,他们站在那里,本身便是丹霄阁精神与传承最完整的象征。
樊妙晴上前一步,清冷而威严的目光扫过下方一张张朝气蓬勃的脸庞,声音通过阵法,清晰地传遍整个演武场,回荡在群山之间:
“今日,尔等入我丹霄之门,当谨记门规,勤修不辍。”
她的声音微微一顿,带着一种承前启后的沉重与力量,朗声道:
“我丹霄阁,立阁之本,在于——”
下一刻,包括高台上所有人在内,数万新老弟子齐声呐喊,声浪如同海啸般冲天而起,震得云海翻腾:
“丹济天下,剑守苍生!”
“丹济天下,剑守苍生!”
这八个字,是药尘与赵小白留下的最高理念,此刻由数万人齐声诵出,带着无比的虔诚与信念,汇聚成一股磅礴无比、无可阻挡的精神洪流,在丹霄山脉间久久回荡,直冲九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