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伟送来了三百个学生,咱们要大干一场了!”
钟小艾在学校考试,祁同伟在汉大那边忙着四处“撒钱”,赵瑞龙在二王村几乎忙得脚不沾地!
农业大学来了三百名大学生,把他连跟工人吹牛的时间都挤没了。
他把小王庄的王亮和大王庄的张顺利叫来,直接说:“同伟在京州给咱们找来一批大学生,安排好他们的生活是头等大事。”
“这些学生下来不容易,是同伟下了大功夫才争取来的,要是留不住人,”
“你们就等着同伟来找你们算账吧。”
王亮和张顺利听了,不由得打了个寒颤。
祁同伟的脾气,方圆十里谁不知道?
当年他刚来那会儿,把流水镇的地痞流氓全给收拾了一遍,没人能在拳脚上跟他过几招。
到现在,流水镇的人看见二王村还绕着走。
没办法,二王村这位是真的敢动手,也是真的能动手,最关键的是,你打不过!
王亮最有发言权。
当初两村因为争水差点闹出大事,要不是祁同伟出面,恐怕早打起来了。
他一个人,赤手空拳,愣是把小王庄给摆平了。
而王亮作为村支书,亲身体验了两下拳头。
赵瑞龙一提祁同伟,两人立刻老实了。
他满意地点点头:“好了,现在咱们来说说大学生的安排问题。”
张顺利头一回参加这么重要的会,说话也有些拘谨:“这可是大学生……”
“咱们小桥镇,甚至整个流水县,多少年没来过大学生了?”
“我这辈子都没见过几个大学生。”
“搁以前,那可是文曲星下凡啊。”
“咱们该怎么接待?”
赵瑞龙斜睨着他:“你对大学生这么客气?”
张顺利笑呵呵地说:“那是天上的文曲星君呢。”
赵公子毫不客气地啐了一口:“我怎么没见你这么尊重祁同伟?”
张顺利一愣:“这跟祁镇长有什么关系?”
赵瑞龙淡淡地说:“祁同伟也是大学生。”
张顺利瞪大了眼:“我的老天,祁镇长还没毕业?”
王亮早就知道这事,可每次想起都觉得难以置信。
看祁同伟这一路上的行事作风,哪像一个刚出校门的大学生?
东南大学的学生都这水准?
就连那些在官场混了几十年的老油条,恐怕都没他那套手腕老练。
每次王亮见到祁同伟,心里都发怵。
这位祁镇长,可不是一般的大学生。
王亮说:“这次镇长送来的是农业科技专业的学生。”
“以后咱村里种什么,都得听他们的。”
“不过,他们不是第一批!”
张顺利惊讶:“不是第一批?”
还真不是。
祁同伟早就开始布局,到处挖人。要靠土地吃饭,农业技术员是最关键的。
没人比祁同伟更清楚知识的重要性。
重生之后,逆天改命系统带给他的震撼实在太大。
那个系统,明显是超级文明的产物。
祁同伟从内心深处感到敬畏。
他甚至幻想,有朝一日自己也能掌控这样改变命运的科技。
反映在现实生活中,就是技术人员的地位特别高。
举个例子。
农机厂的薪资结构,一线员工是第二档。
办公室人员勉强和一线持平。
农机厂薪资最高的,是研发工程师!
至于管理层,他们的工资和行政人员差不多,算是第三档。
但他们三个本身就持有股份,真要算收入,那可是天花板级别。
祁同伟这么看重科技,自然早就开始招揽人才。
三年规划刚在小范围内公布,他就从农林大学拉来了十几号人。
这些人不是通过学校来的,而是靠着祁同伟自己的人脉——他是汉大的学生会主席,跟其他高校学生会打交道是他的工作。
一来二去,也就积攒了一些人情。
用的名义也不是社会实践,而是实习。
没错,那十几个人都是比他早一届的农林大大四学生。
王亮说:“带队的那个叫张卫东,已经在工地上住了好一阵子了。”
张顺利不解:“人家是大学生,你怎么能让他们住工地?”
王亮翻了个白眼:“镇长不是要建养猪场么,那一大片地都圈起来了……”
“张卫东他们就先住那儿。”
赵瑞龙不耐烦地打断:“别说这些无关的。”
“我只问你们一句,三百多人怎么住?”
“这可是同伟从荆州请来的宝贝。”
“要是出了岔子,你们等着被收拾吧。”
王亮苦着脸:“咱们村一共才多少人?”
“三百多号人……村子根本容不下!”
张顺利提议:“要不,三个村子一起分担一下?”
王亮像看傻子一样看着他:“你在想啥?”
“这种事能平均分摊吗?”
“咱村全是茅草屋!”
“你怎么分?”
张顺利好生为难:“那可咋办?”
忽然他好像想起什么,
“赵总,农机厂那边能不能安排?”
赵瑞龙摆摆手:“前阵子我们刚从京州招来不少老师傅。”
“厂里宿舍早就满了。”
“哪还有空房?”
张顺利彻底没了主意。
王亮咬咬牙:“要不,我就动员村民,谁家有人在厂里做工,就安排一个学生住进去?”
赵瑞龙白了他一眼:“你这不是安置大学生,是在图自己省事。”
“你倒是方便了,别人家住得开吗?”
王亮挠头:“那怎么办?”
赵瑞龙沉思片刻,忽然眼睛一亮:“有了!”
王亮和张顺利连忙转过头来:“赵总,您有想法了?”
赵瑞龙一脸从容:“是的,有了。”
“让他们住进养殖场!”
王亮和张顺利瞪大了眼睛,嘴巴张得能塞进个鸡蛋:“什么?让他们住养殖场?!”
大学生能住进养殖场吗?
事实证明,可以!
这三百号人全被安排到了养殖场。
赵瑞龙招了招手,把张卫东叫了过来,顺手扔给他一盒“中华”:“这帮人都是学农业的大学生,放你这儿没问题吧?”
张卫东熟练地打开烟盒,抽出两支烟,接着把整盒烟递给了身后的兄弟,说道:“兄弟们辛苦一下,把师兄师弟们的宿舍安顿好。”
几个人欢天喜地地分着烟走了。
张卫东又殷勤地给赵瑞龙点上一支烟,动作麻利地掏出打火机。
赵瑞龙有点惊讶地看了他一眼:“你小子在养殖场有点屈才啊,要不要跟我干?我正好缺个助理。”
这真是个大学生?
哪个大学生这么懂人情世故?
赵瑞龙难得对一个人起了惜才之意。
张卫东笑嘻嘻地说:“您这是抬举我了,我肯定得接着。不过之前我答应了同伟,要帮他打造一个养殖集团……”
赵瑞龙斜了他一眼:“现在连猪场都还没建起来,你就跟我谈养殖集团?”
“你信吗?”
张卫东咧嘴一笑:“我信!”
赵瑞龙来了兴趣:“说说看,为什么信?”
张卫东乐呵呵地回答:“当初同伟下乡前跟我聊过,他说要去农村种地,让我帮忙。”
“我说我这么个人才,要下基层,也得当个养殖集团的领导吧?”
“他说只要我愿意,就给我这个位置。”
“不过得靠我自己去建。”
赵公子越发好奇:“靠你自己建?”
“你当时怎么回应的?”
张卫东嘿嘿一笑:“我说我建的必须是现代化养猪场,全部用红砖水泥。”
“我要建一排排宽敞的厂房。”
“他得答应我才行。”
赵瑞龙追问道:“然后呢?”
张卫东笑着点头:“他答应了呗!”
“我也就兑现了承诺。”
赵瑞龙看着眼前这一片建筑,突然察觉到一点:“你这建的真是养猪场?”
张卫东挑了挑眉:“咋了?”
赵瑞龙难以置信:“这比二王村的村民住的都好。”
张卫东笑道:“这不是很正常吗?”
“想让猪仔健康成长,就得给它们良好的生活环境,空间要足够,房子自然要建得宽敞点。”
“说白了,科学养猪,和养人差不多。”
一提到养猪,张卫东就像打开了话匣子,“猪的饮食结构跟我们人类最接近……”
赵瑞龙好奇地问:“那是什么意思?”
张卫东耐心解释:“就是说,我们人能吃的东西,猪基本都能吃。”
“反过来也差不多。”
“如果在野外,你不知道哪些野菜野果能吃。”
“那你跟着猪吃准没错。”
“至少不会中毒。”
赵瑞龙笑着拍手:“原来还有这层道理,真是学到了。”
让他去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他肯定头疼,但要是聊八卦、侃大山,他立马来劲儿。除此之外,他最大的兴趣还是搞钱。
赵瑞龙有些担忧:“那三百个大学生要是知道自己住在猪圈里,心里会不会不平衡?”
张卫东不以为然:“他们只会庆幸。”
“这里好歹是大瓦房,你去村里看看,全是茅草棚。”
“住宿条件还不如这儿呢。”
相比赵瑞龙的顾虑,张卫东倒是气定神闲。
“赵总,我就问你一件事,这批同学是打着勤工俭学的名义下来的吧?”
赵瑞龙点点头:“没错。”
张卫东笑问:“那同伟给他们开工资吗?”
赵公子随口回答:“当然开了。”
“每个月基础工资四百。”
张卫东笑呵呵地说:“这些同学将来毕业分配工作,一个月能拿到四百?”
“做梦去吧。”
“像他们这种刚入职的,也就两百多一点。”
“想要拿四百,那得看机会,还得熬资历。”
“他们刚到,什么都没干,先给定了四百的工资……”
“就冲着这份待遇,住得差点又有什么关系?”
“而且,住宿条件真差吗?”
“两人一间的大瓦房!”
“吃饭是农机厂的大锅菜。”
“他们还有什么好抱怨的?”
张卫东冷笑一声,
“谁要是不满意,我直接让他走人!”
“哪还有机会回去跟老师反映?”
赵瑞龙隐隐觉得不对:“下手这么狠?”
张卫东叹了口气:“现在大家都缺钱啊。”
“好不容易碰到一个不差钱、还能长期合作的地方土豪,要是被一两个刺头搅黄了,你说学校老师会不会气得把他们撕了?”
他顿了顿,说了句实在话,
“像我们这种学校出来的学生,除非有门路,不然大多都得下基层。”
“现在这里的条件已经算顶好了。”
“要是连这都受不了,那以后还能吃苦吗?”
“种地本就是个苦差事。”
张卫东压低声音补充了一句,
“祁同伟招这批人,其实是想培养骨干力量,但到底能留下几个,还得看表现。”
赵瑞龙惊讶道:“能下来实习就已经不错了,你们还挑三拣四?”
张卫东也惊讶:“赵总,你站哪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