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育良等了半天,没等到回应,语气也略显尴尬:
“这事儿很难办?”
祁同伟思索片刻,还是决定坦诚相告:
“如果真要帮他们,番茄这项目其实不太合适。”
“说实话,全国最好的番茄产地就在边疆。”
“但问题也很现实——运输和储存。”
“边疆地方远,交通不便,想把新鲜番茄运出来卖,几乎不可能。”
“这是个基本事实。”
“所以只能加工成番茄酱。”
“目前看,国内市场几千吨就够用了。”
“市场容量有限。”
“真正的大市场还是在国外。”
“要是让他们扩大种植面积,短期来看,番茄酱可能会过剩,但从长远看,这种产品肯定是供不应求。”
“不过……关键还是得投入。”
“必须建起稳定的物流和仓储保鲜体系。”
“还得请专家做技术指导。”
高育良一听“投入”两个字就头疼:
“还要花钱?”
祁同伟叹口气:
“不然呢?”
“不投钱,怎么可能有产出?”
“据我了解,大概四五个番茄能出一斤酱,也就是说,如果产量是五万吨,番茄酱差不多能出四万吨。”
“这么大的产量,只能出口,咱们自己消化不了。”
高育良抱着一丝希望问:
“那……要是投的话,得多少钱?”
祁同伟想了想:
“前期至少一个亿吧。”
啊!
高育良差点吸岔了气。
一个亿?还不如直接要他命!
赵瑞龙好奇地问:
“是每年都要投一个亿,还是总共一个亿?”
祁同伟解释道:
“先期投入一个亿,现在人工便宜,基础设施大致能搞定。”
“后面每年还得拿出一部分维护。”
“不过不会像第一年那么高。”
赵瑞龙一拍手:
“这生意能干!”
高育良脱口而出:
“这可是整整一个亿!”
赵瑞龙一脸不解:
“一个亿怎么了?”
“咱们又不是拿不出来。”
高育良、梁璐、侯亮平、郝文齐齐愣住:
“一个亿你们也拿得出来?”
祁同伟忍不住咳嗽一声:
“大龙,低调点。”
赵瑞龙立刻乖巧地点头:
“对对对,伟哥说得对。”
高育良却不愿就此罢休:
“这里又没有外人,你们干嘛还藏着掖着?”
祁同伟苦笑:
“我们这属于刚富起来的穷人,有点钱就容易显摆,也怕别人惦记。”
赵瑞龙连连附和:
“没错没错,伟哥说的太对了。”
高育良没好气地摆摆手:
“别贫了。”
“你们真打算投这个?”
赵瑞龙看向祁同伟,他点头道:
“投是可以投,但眼下不是最合适的时机。
不过支援边疆也不是不可以,可以换个项目。”
高育良来了兴趣:
“换个什么项目?”
祁同伟一拍大腿:
“中药!”
高育良皱眉:
“你们要搞医药?”
祁同伟心里一动,心想这倒也不是不行。
“老师您知道的,我们围绕的产业核心就是土地。”
“我们从土地里获取产出,再加工成商品,推向市场。”
“偏离这个核心的项目,我们基本不会碰。”
高育良更困惑了:
“那你中中药干嘛?”
祁同伟坦然答道:
“我指的是中药材,一种叫甘草的植物。”
“甘草主要在我国北方种植,种类不少,比如乌拉尔甘草、胀果甘草和光果甘草,这几种在药典里都有记载。”
“甘草的应用非常广泛,不仅能作为药材入药,也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甚至用于饮品中也毫无违和感。”
“这味药材已经有几千年的使用历史,安全性非常高。”
高育良露出疑惑的神情,问道:
“你是打算把甘草当调味料用?”
“我记得粤东那边煲汤时确实有用甘草的习惯。”
祁同伟笑着摆摆手:
“不是不是,我是想从甘草里提取一些成分,用来开发护肤品。”
啊?!
高育良有些惊讶:
“甘草还能用来做护肤品?这事儿靠谱吗?”
祁同伟笑着说:
“老师你也知道,我为了写《明朝》那本书,翻了不少古籍县志。
有一次,就发现了一个古时候的美白配方。”
大家没说话,梁璐忍不住开口问:
“什么方子?”
祁同伟正色回答:
“三白汤。”
“这个方子从明朝就开始用了,一直传到现在。”
梁璐一听来了兴趣:
“有用吗?”
祁同伟摊了摊手:
“从几百年前一直用到现在,你说有没有用?”
梁璐立刻拉住侯亮平的手:
“我要试试看。”
侯亮平笑着回应:
“你已经很美了,没必要再折腾这些了。”
这句话一出口,所有人都看着他,心里都在感叹:侯亮平啊侯亮平,你可真会说话。
梁璐认真地说:
“年纪是我心里的坎儿,这方子既然有效,我就一定要试试。”
侯亮平只好陪着笑说:
“那回头我们找个中医开个方子。”
高育良没理会侯亮平,继续问祁同伟:
“只要是边疆种出来的甘草,你都会收吗?”
祁同伟神情一正:
“不是全部,我只要光果甘草,有多少收多少,越多越好。”
高育良有些惊讶:
“有多少你都要?”
祁同伟坚定地点头:
“没错,光果甘草,有多少我收多少。”
“那边靠近天山,有雪水灌溉,特别适合种甘草。”
“我们还会派专家过去指导种植。”
“为了打消种植户的顾虑,我们甚至愿意签供销合同,提前支付一半定金,让他们安心生产。”
高育良立刻追问:
“那你打算投多少资金?”
祁同伟竖起一根手指:
“这个数怎么样?”
高育良高兴地说:
“一千万?差不多了!”
祁同伟哭笑不得:
“是一亿!”
高育良愣了一下:
“你说多少?”
祁同伟晃了晃手指:
“一个亿,不过要下个月才能到账。”
高育良摆摆手:
“我不是那个意思,之前你说番茄项目,一个亿你都不愿意投,怎么换成这个光果甘草,你就这么果断?”
祁同伟无奈地解释:
“老师,番茄酱这东西,就算咱们华东六省机关单位一起用,一年也就能消化几千吨吧。”
“甘草不一样,不管产多少,我都能消化掉。”
高育良站起来说道:
“行,这趟没白来,那我下个月就给那边正式回复。”
“哎呀,这可是帮了我大忙了!”
祁同伟笑道:
“学生为老师分忧,这是应该的。”
高育良更高兴了,忽然想到一件事:
“你这边准备一下,吕州市准备对你做一次重点采访。”
“国家级的现代化农业示范区这块牌子,吕州势在必得。”
梁璐忍不住捂住嘴,满脸震惊。
侯亮平看了她一眼,心中一震,马上明白这恐怕又是一次大动作。
虽然他已经不再想着和祁同伟争什么了,但看到对方频频出手,心里还是有些不是滋味。
只是这一次,情绪里少了往日的挫败。
祁同伟斟酌着说:
“要不要让易学习同志出面更合适些?”
易学习连忙摆手:
“不不不,这个示范区的概念是你提出来的,功劳可不能算在我头上。”
祁同伟叹了口气:
“可我年纪摆在那儿。”
高育良眼神一凛:
“年纪怕什么?”
“最近西方总喜欢吹捧什么神童,咱们华夏这么大,难道就没有年轻人能挑起大梁?”
“你这个年纪,刚刚好。”
年轻人就该朝气蓬勃,积极进取。
顾虑重重,这该是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人才有的心态。
“就这么决定了!”
祁同伟只能应下,毕竟领导都把面子递过来了,你不接,那不是不识抬举吗?
高育良回过头,对赵瑞龙说:
“大龙,能不能安排辆车送我们回去?”
赵瑞龙笑着回应:
“高叔叔是看上我那辆‘虎头奔’了吧?这车全球可就两辆。”
“行,我让司南开车送你们回去。”
“你那车还是你自己开着回去吧。”
梁璐赶紧说道:
“高教授,也捎我们一程吧。”
赵瑞龙笑了笑:
“我那车空间大,再坐两个人没问题。”
梁璐连声道谢。
梁群峰的交代她早就抛到脑后去了,什么参观二王村?参观个鬼!
就祁同伟这能力,恐怕她爸来了也未必能比得上。
梁老师现在是一分钟都不想在这儿多待了。
于是她拉上侯亮平,告别了祁同伟夫妇,上了车。
侯亮平其实不太愿意这么走,刚来的时候梁璐叫他,他是真不想来,觉得没面子。
可现在心结解开了,又有点舍不得走,怎么说也得看看祁同伟在二王村到底干出了什么成绩。
可梁璐不同意,侯亮平哪敢反对?
只能乖乖离开。
司南问车上众人:
“各位,需要开空调吗?”
高育良直接拍板:
“前排你们自己决定,后排我们几个就开重点。”
司南点头确认,高育良满意地点了点头:
“不错!”
司南又转向郝文:
“那咱们这边呢?”
郝文有些惊讶:
“这车还能分区控制空调?”
司南笑着回答:
“是啊!”
郝文摆摆手:
“那你看着办吧。”
司南笑了笑:
“那都开了吧,顺便问一句,座椅按摩要不要打开?”
梁璐马上说道:
“我们不去按摩店。”
高育良笑道:
“不是去按摩店,是问你们要不要开座椅按摩功能。”
啊?!
梁璐睁大了眼睛:
“什么?座椅还能按摩?”
高育良反问:
“不然你以为我说什么?”
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