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凝视着夜空,星象异变令他心绪难平。乾清宫内烛火摇曳,太子病情急转直下,种种迹象昭示着不祥。他负手踱步,目光落在墙角一处隐秘的划痕上。
这道划痕极浅,若非刻意寻找,极易被忽略。康熙眉头微蹙,指尖轻抚过粗糙的墙面。多年宫廷历练让他对异常之处格外敏感,此处定有蹊跷。
唤来贴身侍卫张福,康熙沉声问道:\"此地可有密道?\"张福仔细查看后摇头,神色却透着几分犹疑。康熙心中一动,命人取来图纸对照,果然发现墙体与设计不符。
密道入口处弥漫着潮湿霉味,油灯昏黄的光晕映照出斑驳的墙壁。康熙手持灯笼,缓步向前。喀尔喀公主紧随其后,她的眼眸在昏暗中闪烁着神秘光芒。
突然,前方传来轻微的脚步声。康熙抬手示意众人止步,只见一个小太监慌张地从拐角处窜出,怀里紧紧抱着一个布包。康熙目光一凛:\"站住!\"
小太监浑身颤抖,额头冷汗涔涔而下。他支吾着说不出话,怀中的布包却露出一角金色流光。康熙走近细看,那竟是太子寝宫失窃的古籍残卷。
\"谁派你来的?\"康熙厉声问道。小太监面色惨白,嘴唇哆嗦着想要辩解。就在此时,密道深处传来一阵诡异的响动。似是金属摩擦之声,又夹杂着低沉的呜咽。
康熙挥手示意侍卫上前搜查,自己则继续向前探查。密道越发狭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难以名状的腥气。喀尔喀公主忽然停下脚步,纤细的手指指向石壁上的暗记。
那是几道极浅的划痕,看似随意,却暗含玄机。康熙俯身细看,心头泛起一丝不安。这些标记分明是有人刻意留下,意在引路。究竟是敌是友?
走入石室,眼前豁然开朗。一座巨大的青铜宝箱矗立中央,表面布满青绿色铜锈。康熙伸手触碰,冰凉的触感让他心头一震。喀尔喀公主轻声提醒:\"小心机关。\"
话音未落,宝箱缓缓开启,一道刺目的金光迸射而出。康熙眯起双眼,隐约看见箱内躺着一颗晶莹剔透的珠子。就在众人注视之际,一道黑影从角落闪现。
黑衣人动作迅捷,直奔宝箱而去。康熙反应极快,随手抄起铜灯掷去。黑衣人侧身避过,袖中飞出数枚暗器。侍卫们纷纷拔刀相迎,场面顿时混乱。
喀尔喀公主双掌合十,口中默念咒语。一股柔和的力量在石室内流转,黑衣人的动作明显迟滞。康熙抓住机会,挥剑直刺对方要害。然而,令人震惊的一幕发生了。
黑衣人竟化作一团浓烟,在空中扭曲变形。康熙愣神片刻,随即意识到这是某种障眼法。他迅速环顾四周,发现密道入口处的机关装置已被破坏。
浓烟散去,地上只余下一柄短刃。康熙拾起细看,刃身上刻着陌生的花纹。他的目光落在宝箱中的珠子上,隐隐觉得这两者之间必有关联。
\"皇兄,此物非凡品。\"喀尔喀公主凝视着珠子,语气郑重。康熙点点头,命人将珠子与古籍一同收起。他转身打量石室,开始思索幕后主使的身份。
密道中的水滴声愈发清晰,每一滴都仿佛敲击在心头。康熙回想起小太监惊恐的神情,以及那些刻意留下的标记,心中渐渐有了计较。这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局。
远处传来侍卫的呼喊声,原来是发现了另一条岔路。康熙举步欲行,忽觉脚下一软。低头一看,地面不知何时布满了细密的裂纹。喀尔喀公主急忙拉住他后退。
\"机关未除,不可贸然前行。\"公主低声提醒。康熙点头称是,目光却始终盯着那条岔路。他预感到,更大的秘密正等待着他去揭开。
回到乾清宫已是深夜,康熙独坐案前,翻阅着那本古籍残卷。纸页泛黄,字迹模糊,但依稀可见一些关于星象的记载。他揉了揉太阳穴,思绪纷杂。
太子的病因、密道的由来、黑衣人的身份,这些谜团相互交织,令他难以理清头绪。窗外风声萧瑟,仿佛在诉说着什么古老的秘密。
次日清晨,康熙召见了负责修缮宫殿的老匠人。这位年过七旬的老人颤巍巍地跪在地上,自称曾听祖父提及宫中密道之事。康熙屏退左右,细细询问。
老匠人回忆道,先帝年间确有密道修建,专为紧急时刻使用。但后来不知何故,所有相关记录都被销毁。康熙听到此处,眼中闪过一丝深邃的光芒。
与此同时,喀尔喀公主正在偏殿研究那颗神秘珠子。珠子通体透明,内部似乎有云雾缭绕。每当她注入灵力,珠子都会发出微弱的光芒,像是在回应着什么。
夜幕降临,康熙再次来到密道入口。这次他只带了张福和几名亲信侍卫。月光透过天窗洒落,为阴森的密道增添了一丝柔和的光亮。
沿着昨日未尽的道路前行,康熙发现墙壁上出现了更多奇怪的符号。这些符号与古籍上的记载颇为相似,似乎是某种远古文字。他让随行的学士拓印下来,准备带回研究。
走到尽头,一扇石门挡住了去路。门上雕刻着繁复的花纹,中央镶嵌着一个圆形凹槽。康熙取出那颗珠子,小心翼翼地放入其中。石门发出沉重的轰鸣声,缓缓开启。
门后是一间更为宽敞的石室,四壁镶嵌着夜明珠,散发着幽幽蓝光。正中摆放着一张石桌,上面陈列着数卷完整的古籍。康熙走近细看,发现正是昨日所得残卷的完整版本。
就在他翻阅古籍之时,身后传来细微的响动。康熙警觉转身,却发现是喀尔喀公主。她手中托着一块玉佩,神色凝重:\"皇兄,我发现了一些线索。\"
原来,这块玉佩与珠子出自同一时期,都是上古遗物。更令人震惊的是,玉佩上的纹路与密道中的符号完全吻合。康熙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场阴谋,更牵扯到一段尘封已久的历史。
离开密道时,天已微明。康熙站在乾清宫前,望着东方渐白的天际,心中百感交集。他知道,这只是开始,更大的挑战还在前方等待着他。
御书房内,康熙召集心腹大臣商议对策。他并未提及密道与古籍之事,只是暗示近日要加强宫中戒备。众臣虽觉疑惑,却也不敢多问。
唯有军机大臣注意到皇帝眉宇间的疲惫,轻声劝道:\"陛下保重龙体。\"康熙微微一笑,目光坚定:\"朕自有分寸。\"他深知,这场风波过后,大清必将迎来新的局面。
夜深人静时,康熙独自翻阅着新得的古籍。书中不仅记载了星象之术,还涉及一些失落的机关之学。他隐约感觉到,这些知识或许能帮助他解开眼前的困局。
与此同时,喀尔喀公主也在潜心研究珠子的秘密。她发现,珠子不仅能感应危险,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预知未来。这个发现让她既兴奋又担忧。
经过数日的研究,康熙终于找到了一些关键线索。古籍中提到,那颗珠子名为“天衍”,具有沟通天地之力。而黑衣人所用的障眼法,很可能也是借助类似的法器。
这一发现让康熙更加确信,幕后之人必定与上古遗物有着密切关联。他开始暗中调查宫中可疑之人,同时命人加紧修复受损的机关装置。
就在调查逐步深入之际,太子的病情突然好转。太医们都说是奇迹,但康熙却从中察觉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意味。他决定亲自前往探望,一探究竟。
太子寝宫内药香袅袅,康熙看着爱子安睡的面容,心中五味杂陈。床头放着一本翻开的医书,书页上画着一幅奇特的星图。康熙拿起细看,赫然发现这正是古籍中记载的“七星聚煞”之象。
这一刻,所有的线索似乎都串联在了一起。康熙握紧手中的书卷,眼中闪过一丝决然。他知道,是时候采取行动了。一场关乎大清命运的较量,即将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