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的烽烟暂熄,西域的战事也因黑风坳大捷而进入相持阶段,帝国终于赢得了一段宝贵的、可以专注于内政建设的喘息时机。杜丰深知,刀兵之威可定一时,文治之功方安长远。他以“尚父”之尊,总揽乾坤,将绝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了梳理内政、深化改革的宏图伟业之中。一系列经过深思熟虑、触及根本的新政,如同润物春雨,悄然改变着帝国的肌理。
首先,是关乎国脉的漕运与盐政。
这一日,杜丰与刘晏并肩立于广通渠畔的望楼之上,脚下是千帆竞发、舳舻千里的壮观景象。无数漕船满载着江南的稻米、江淮的盐包,沿着重新疏浚、设立了新式水闸(运用了杜丰提出的简易原理)的河道,源源不断地驶向关中,驶向长安太仓。
“刘相公,你看,”杜丰指着那繁忙的河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去岁清理漕运积弊,裁撤冗员,设立分段负责、奖惩分明的‘漕运使司’,如今看来,成效斐然。漕粮损耗从以往的三成降至不足半成,抵达时间也缩短了近月。关中粮价平稳,京师人心安定,此乃新政之基。”
刘晏捋须点头,眼中满是钦佩:“全赖尚父力排众议,推行此法。以往漕政,环节冗杂,层层盘剥,耗蠹惊人。如今责权分明,效率倍增。还有这盐政,”他指向远处码头上堆积如山的盐包,“官收、商运、商销之‘榷盐法’全面推行,由‘兴业社’牵头,组建 licensed 盐商行会,统一采购、运输、销售,私盐几乎绝迹,盐税收入比去岁翻了一番还不止!国库为之充盈,边军粮饷、百官俸禄,皆有了着落。”
盐漕二政的革新,如同为帝国注入了强劲的血液与活力,使得中央财政大为好转,应对四方变局的能力显着增强。
---
而在更为广阔的田野乡间,一场静默却更为深刻的变革也在持续推进。
在京兆府(长安周边)的一处皇庄(皇室庄园,可作为改革试点),杜丰与户部、司农寺的官员亲自巡视。田野里,新划分的田亩界限清晰,农人正在官吏的指导下,使用着由将作监推广的改良曲辕犁,效率远比旧式直辕犁为高。
一名老农激动地跪在杜丰面前,双手捧起一把黝黑的泥土:“青天……杜尚父!小老儿种了一辈子地,从没想过这皇庄的地,还能分给我们佃户自己种,只需按这新立的‘两税’缴纳,剩下的全是自己的!这……这真是天大的恩德啊!”
杜丰亲手扶起老农,温言道:“老人家请起。土地,本就是让人耕种的。朝廷新政,就是要让耕者有其田,劳者得其食。只要依法纳粮,安心生产,便是对朝廷最大的贡献。”
这便是杜丰强力推行的“检地括户”与“两税法”在局部地区的试点。通过重新清丈土地,核实户口,将大量被豪强隐匿的田产和人口登记在册,一方面扩大了税基,另一方面也尝试着将部分官田、无主之地授给无地少地的农民承租,实行固定的夏秋两税,取代之前名目繁多、随意性大的租庸调,极大地激发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
当然,这项触及无数既得利益者奶酪的政策,推行起来阻力巨大。但在杜丰的绝对权威和崔佑甫等地方干吏的铁腕执行下,尤其是在刚刚经历过魏博雷霆手段的震慑下,大部分地区的阻力被强行压制下去,新政得以艰难却坚定地铺开。
---
朝堂之上,杜丰也对官僚体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顿。他深知,再好的政策,也需要得力的人去执行。
凌素雪统领的“察事司”,职能进一步扩展,加强了对各级官员政策执行情况、廉洁程度的暗中监察。一份份经过核实的密报,成为杜丰挥向尸位素餐、贪腐无能官员的利剑。
同时,杜丰力主改革考课制度。他与吏部制定了更为详尽的“四善二十七最”考核标准(在唐代原有考课制度上细化),重点考察官员在推行新政、安抚百姓、增加户口、开拓田亩等方面的实绩,而非仅仅看重资历和门第。他还首次提出了“考成法”的雏形,要求各部门、各州县定期汇报重点工作进度,由政事堂核查,逾期或完成不力者,严加追究。
一批年轻有为、精通实务的官员,如曾在魏博善后中表现出色的崔佑甫等人,得到破格提拔,被委以重任。而一些碌碌无为、或是暗中阻挠新政的旧官僚,则被毫不留情地调离要职,或勒令致仕。朝堂风气为之一新,行政效率显着提高。
---
帝国的肌体,正在这场自上而下、由内而外的深刻变革中,焕发出新的生机。
关中平原,因漕运畅通、粮价平稳而更加富庶;河北之地,经历阵痛后,随着清丈田亩、推行两税,社会秩序逐步恢复,流民开始返乡,荒芜的土地被重新开垦;江淮盐场,因专卖制度的完善而产量大增,白花花的盐如同雪花般运往各地,换取着支撑帝国运转的财富;甚至远在岭南、巴蜀,新政的春风也开始吹拂,地方吏治得到整肃,民生有所改善。
尽管边关依旧需要重兵布防,尽管西域的吐蕃、北方的回纥依然虎视眈眈,但帝国的腹地,已然呈现出安史之乱后久违的安定与复苏迹象。市井之间,商旅繁盛,物价平稳;乡野村落,鸡犬相闻,百姓的脸上少了些惶惑,多了些对未来的期盼。
一种被称为“元和中兴”前奏的盛世气象,开始在帝国的天空隐隐浮现。而这一切的推动者与核心,便是那位被尊为“尚父”,日日夜夜在政事堂操劳,运筹帷幄于千里之外,亦能洞察秋毫于案牍之间的杜丰。
他站在大明宫的至高处,俯瞰着这座日益恢弘繁盛的帝都,心中并无自满。他知道,这仅仅是开始,内部改革的深水区尚未完全涉足,外部强敌依然环伺,那蔚蓝的海洋之梦也才刚刚启航。但至少,他已经为这艘曾经千疮百孔的帝国巨轮,更换了更为坚固的龙骨,校准了前行的方向。
中兴之路,道阻且长,然行则将至。杜丰的目光,已然投向了更远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