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回归“紫荆城”
米凡拖着灌了铅般的双腿,每一步都像是在对抗无形的重力。
他的指尖触碰到休息室合金门的瞬间,冰冷的触感顺着神经直抵大脑,让他混沌的意识有了片刻清醒。
门缓缓向两侧滑开,门内的景象与门外冰冷的金属走廊形成了鲜明的割裂——这里是他耗费三个月心血打造的“紫荆城”,一个漂浮在宇宙尘埃中的地球文明缩影。
梨花木制成的八仙桌泛着温润的光泽,木质纹理在舱内柔和的灯光下清晰可见,仿佛还带着地球森林的气息。
桌面上摆放着一套仿明代的青花瓷茶具,瓷身的缠枝莲纹细腻流畅,青花发色浓艳明快,茶盏里还残留着半杯昨天未喝完的碧螺春,茶叶在水中舒展的痕迹仍清晰可辨。
红色的绒面地毯从门口一直铺到床边,地毯的绒毛浓密柔软,踩上去悄无声息,像是踩在云端的绵软,能瞬间隔绝金属地板的凉意。
墙上挂着一幅长达三米的《富春山居图》复刻版,画卷采用了帝国最新的纳米成像技术,水墨晕染间,江南的青山绿水栩栩如生,连山间云雾的流动都显得格外真实。
角落里的青铜香炉正缓缓吐出一缕檀香,香炉表面雕刻着精致的饕餮纹,那熟悉的香气缠绕鼻尖,带着安抚人心的力量,让他紧绷了三天的神经终于有了一丝松懈。
一进门,他就看到舒美丽正弯腰整理桌上的文件,她的动作轻柔而利落,每一份文件都被码放得整整齐齐。
她穿着一身浅灰色的后勤制服,制服的剪裁贴合身形,既显专业又不失优雅,长发挽成利落的发髻,发尾别着一枚银色的紫荆花发夹——那是米凡去年在猎户座星云补给站给她买的礼物,当时补给站的老板说这是用来自地球的陨铁打造,意义非凡。
舒美丽不仅是“远航者号”的后勤负责人,更是米凡的专属生活助理。
从日常饮食的营养搭配,她会根据米凡的身体数据调整每日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到星际航行的日程安排,她总能提前规划好每一个会议的时间和地点,处理得井井有条,是米凡在这茫茫宇宙中最信任的人。
米凡抬手揉了揉突突直跳的太阳穴,指尖能清晰感受到血管的跳动,眼底的红血丝像蛛网般蔓延,覆盖了原本清澈的眼眸,声音沙哑得像是被砂纸打磨过:“美丽,我要睡24个小时,这段时间不管发生什么事,都不要任何人打扰。”
他顿了顿,喉咙上下滚动了一下,似乎在积蓄说出下一句话的力气,语气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另外,你现在用脉卡给宇宙科学院所有成员发一条紧急指令——从即刻起,自然科学院的人,谁都不能踏入社会科学院的辖区半步,两个科学院的内部通讯频道也要暂时切断隔离。”
话音落下,米凡再也支撑不住,双腿一软,膝盖发出轻微的声响,几乎是踉跄着扑向床铺。
他的手掌刚触碰到丝绒被面,那柔软的触感让他紧绷的身体瞬间放松,身体便不受控制地倒了下去,沉重的身躯让床垫发出一声轻微的下陷声。
丝绒被迅速裹住他的身体,像是被温暖的浪潮包裹,带着阳光晒过的淡淡气息,他甚至来不及调整一个舒服的姿势,只含糊地咕哝了一句“别让人来”,均匀的鼾声就已经在房间里响起。
那鼾声带着压抑许久的疲惫,时而轻缓时而粗重,每一声都在诉说着连续72小时高强度会议和数据解析的煎熬——那些闪烁的全息屏幕、密密麻麻的参数报表、各科学院院士争执的声音,早已耗尽了他所有的精力,连思考的力气都所剩无几。
2. 疑惑的执行者
舒美丽拿着文件的手猛地一顿,指尖的纸张滑落了一角,她下意识地伸手接住,脸上的表情瞬间凝固,原本柔和的眼神变得疑惑起来。
她转过身,看着床上睡得深沉的米凡,眉头拧成了一个深深的川字,额头上的细纹都因此变得明显。
“米舰长,这到底是为什么?”她下意识地压低声音,生怕吵醒对方,语气里满是不解,声音轻得像一阵风。
在她的印象里,自然科学院和社会科学院就像是“远航者号”的左右臂,缺一不可,少了任何一个,飞船的航行都会陷入困境。
自然科学院研发的曲率引擎为飞船提供动力,他们日夜钻研,不断优化引擎性能,让飞船能在复杂的宇宙环境中稳定航行,社会科学院则通过解析星际文明的行为模式,制定出最安全的航行路线,避免飞船误入危险的文明区域。
就在上周,两个科学院还联合推出了“星际文明接触预案”,光是模拟推演就进行了不下二十次,每次推演都邀请了各部门的负责人观摩,米凡当时还站在全息推演屏幕前,笑着夸他们是“帝国最锋利的矛和最坚固的盾”,语气里满是赞赏。
怎么才过了几天,就要突然隔离?这个转变来得太过突然,让她完全摸不着头脑。
舒美丽走到桌前,手指在脉卡的全息屏幕上悬停着,迟迟没有落下,指尖的温度似乎都要被冰冷的屏幕吸走。
脉卡的外壳是淡蓝色的,表面刻着帝国的国徽——一朵绽放的紫荆花,花瓣的纹路清晰立体,这是帝国公民身份的象征,更是权力传递的媒介,每一次使用都代表着重要的指令传达。
她想起三天前米凡进入会议室时的样子,那时他还精神饱满,穿着笔挺的舰长制服,手里拿着一叠厚厚的数据报告,步伐稳健,眼神明亮,和现在判若两人。
可会议结束后,他出来时脸色苍白得吓人,嘴唇没有一丝血色,甚至连最喜欢喝的碧螺春都没碰一口,只是默默地把报告夹在腋下,径直走向休息室,连多余的话都没说。
难道是会议上发生了什么事?还是说,社会科学院的研究发现了什么危险的秘密?无数个疑问在舒美丽的脑海里盘旋,像一团理不清的乱麻,越想越觉得困惑。
但她知道,米凡从来不会下达无意义的命令。
作为帝国最年轻的舰长,他25岁就从帝国星际学院毕业,凭借出色的指挥能力和决策力,一步步坐上舰长的位置,他肩上扛着整艘飞船三千多名船员的生命,每一个决定都经过了深思熟虑,绝不会凭一时冲动行事。
最终,舒美丽深吸一口气,胸腔随着气流的涌入微微起伏,她闭上眼睛缓了两秒,再睁开时眼底的犹豫已被坚定取代,她知道自己必须执行命令。
手指在脉卡的全息屏幕上快速滑动,指尖划过冰冷的光屏,留下一道道转瞬即逝的淡蓝色轨迹,每一个动作都带着沉稳。
“紧急指令:自然科学院与社会科学院实施临时隔离,禁止人员互通及通讯往来,恢复时间另行通知。——米凡舰长”一行银灰色的字体在半空中的全息屏幕上清晰浮现,每个字符都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字体的大小和颜色都符合帝国指令的标准格式。
她的拇指悬在发送键上方顿了半秒,仿佛按下这颗圆形按键需要耗尽全身力气,脑海里又闪过米凡疲惫的脸庞,最终还是狠下心按了下去。
按键触发的瞬间,一道细微的红光从脉卡顶端亮起,紧接着,飞船各个角落的脉卡——无论是科学院院士办公桌上的高级终端,还是船员口袋里的便携设备,都同时闪烁起醒目的红光,那红光像水波般在飞船内部蔓延开来,打破了原本的平静,也让每个看到指令的人都陷入了疑惑与震惊之中。
3. 猜测与专注
发送完指令,舒美丽将脉卡放回口袋,脉卡的温度还残留在指尖,她目光再次投向床上的米凡,眼神里带着担忧。
他的眉头在睡梦中依然紧锁着,额头上的皱纹很深,似乎连在潜意识里都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偶尔还会发出轻微的呓语,只是声音太小,根本听不清内容。
她开始猜测隔离指令背后的原因,脚步无意识地在房间里来回走动,鞋底与地毯摩擦发出轻微的声响。
会不会是两个科学院之间出现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比如在资源分配上产生了分歧,最近飞船的能源供应有些紧张,自然科学院需要更多的能源用于引擎测试,而社会科学院则需要资源购买星际文明数据,或者是某个研究项目的主导权之争?
可她平时并没有察觉到任何异常,两个科学院的院长见面时还总是有说有笑,上周在飞船的月度晚宴上,他们还一起讨论过地球的传统文化,气氛十分融洽。
又或者,是社会科学院的某些研究成果太过激进,米凡担心会影响自然科学院的研发方向?
毕竟社会科学院里有不少学者主张主动接触未知文明,他们认为只有通过交流才能获取更多的生存资源,而自然科学院则更倾向于保守研发,确保飞船的安全,避免因接触未知文明而引发危险,双方在理念上确实存在一些差异。
舒美丽走到窗边,看着窗外深邃的宇宙,玻璃上倒映出她的身影。
无数颗星星像钻石般镶嵌在黑色的天鹅绒上,每一颗星星都散发着独特的光芒,有的明亮,有的暗淡,远处的星云散发着淡淡的紫色光芒,像一片漂浮在宇宙中的轻纱,美丽却又充满了未知的危险,谁也不知道星云背后隐藏着什么。
“远航者号”已经在宇宙中航行快十年了,他们的目标是寻找适合人类居住的新家园,可这一路上遇到的危险远比想象中要多,有狂暴的宇宙射线,有布满陨石的危险区域,还有一些充满敌意的低级文明,每一次都让他们心惊胆战。
她摇了摇头,试图将这些纷乱的猜测甩出脑海,长发随着动作轻轻晃动,发尾的紫荆花发夹闪烁着微光。
现在不是纠结原因的时候,米凡把后勤和生活都交给她打理,这份信任她不能辜负,她就必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确保米凡能有一个安静的休息环境,也确保飞船后勤工作正常运转。
她用力摇了摇头,乌黑的发髻随着动作微微晃动,发尾的紫荆花发夹折射出细碎的光,像是在试图将那些盘旋的疑问连同发丝一起甩落,眼神也变得坚定起来。
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制服袖口的纹路,那是帝国后勤制服特有的标识,心里反复告诫自己:现在不是纠结原因的时候。
米凡将整艘飞船的后勤保障和他的生活起居都交托给她,这份信任重如千钧,她必须收起杂念,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能因为自己的疑惑而影响工作效率。
舒美丽深吸一口气,转身拿起桌上散落的文件,指尖触碰到纸张的瞬间,能感受到上面残留的细微温度——那是米凡反复翻阅留下的痕迹,纸张边缘都有些微微卷起。
她将文件按科学院分类,自然科学院的引擎测试数据报告封面印着银色齿轮标识,齿轮的纹路清晰,代表着科技与动力,社会科学院的文明分析报告则是蓝色书本图案,象征着知识与探索,分类时动作缓慢而认真,生怕遗漏任何一页。
这些报告里夹杂着米凡手写的批注,有的是潦草的问号,标注在一些异常的数据旁,有的是圈点出的关键数据,用红色的笔做了标记,她小心翼翼地将文件叠放整齐,轻轻推入抽屉,关门时动作轻得像一片羽毛拂过,生怕惊扰了床上的人。
整理完文件,她走到角落里的青铜香炉边,香炉里的檀香已经快燃尽,只剩下一点点火星。
香炉表面雕刻着繁复的云纹,云纹相互缠绕,寓意着吉祥如意,摸上去带着微凉的金属质感,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
她从旁边的檀香盒里捏出一小撮淡黄色的檀香末,檀香末细腻柔软,散发着淡淡的清香,缓缓撒进香炉的镂空炉膛里,火星微微一闪,一缕更浓郁的檀香便袅袅升起,烟雾在空中缓缓散开,形成朦胧的纱幕。
在那片氤氲中,她仿佛清晰地看到了地球的模样——那是她只在历史课本的全息影像里见过的故乡:奔腾的黄河裹挟着泥沙,在广袤的平原上蜿蜒流淌,河水汹涌澎湃,像是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巍峨的长城像一条巨龙,盘踞在连绵的群山之巅,城墙历经岁月的洗礼,却依然坚固;春风拂过江南,漫山遍野的紫荆花肆意绽放,粉紫色的花海将天地都染成温柔的色调,空气中似乎都飘着花香与泥土的芬芳,让人无比向往。
“米舰长,你放心,我一定会守好这里的。”舒美丽对着床铺的方向轻声说道,声音不大,却带着磐石般的坚定,眼神里充满了决心。
她抬手将鬓边的碎发别到耳后,指尖划过脸颊,眼底闪烁着明亮的光,那光芒里有对未来的期许,也有对职责的坚守。
虽然不知道这道隔离指令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危机,也不知道接下来会面临什么未知的挑战,但她心里清楚,只要和米凡并肩而立,只要船上的所有人都拧成一股绳,团结一心,他们就一定能冲破宇宙中的重重迷雾,在这片茫茫星海间找到属于人类的新家园,找到那份失落已久的温暖与希望。
然后,她走到香炉边,又添了一些檀香,确保香气能持续弥漫在房间里,让米凡能在熟悉的气味中睡得更安稳。
袅袅升起的烟雾中,她又一次想起了地球的模样,那是她和所有船员心中的执念——那是她只在历史课本上见过的故乡,有奔腾的黄河,河水滋养着两岸的土地;有巍峨的长城,见证着岁月的变迁;还有漫山遍野的紫荆花,象征着团结与希望。
“米舰长,你放心,我一定会守好这里的。”舒美丽再次轻声说道,声音里带着坚定的信念,这一次,她不仅是在对米凡承诺,也是在对自己承诺。
她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宇宙的未知总是让人恐惧,但她知道,只要和米凡一起,和船上的所有伙伴一起,他们就能克服所有的困难,在这茫茫宇宙中找到属于他们的希望,让人类文明在新的家园里继续延续。
4. 指令引发的震动(自然科学院)
自然科学院的引擎研发室里,刺耳的金属碰撞声突然停了下来。
李默院士放下手中的扳手,布满油污的手在工作服上随意擦了擦,目光投向手腕上突然亮起红光的脉卡,眉头瞬间皱起。
他身边的助手小张也同时收到了指令,全息屏幕上的文字让他瞪大了眼睛,手里的零件“啪嗒”一声掉在地上:“院士,这……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要隔离社会科学院?”
李默没有立刻回答,他点开脉卡上的指令反复查看,银灰色的字体在全息屏幕上格外醒目,每一个字都像一块石头砸在他的心上。
作为自然科学院的院长,他和社会科学院的王博院长合作多年,从“远航者号”启航之初,两个科学院就紧密配合,从未出现过需要隔离的情况。
“难道是社会科学院那边出了什么问题?”李默喃喃自语,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旁边的引擎外壳,发出清脆的声响。
他想起昨天和王博的通话,当时王博还在兴奋地跟他说,社会科学院发现了一个疑似存在智慧文明的星系,正在整理数据准备提交给米凡舰长,语气里满是期待,怎么看都不像是有问题的样子。
研发室里的其他研究员也都收到了指令,原本忙碌的场景瞬间变得安静,大家围在一起议论纷纷,脸上满是疑惑和不安。
“会不会是我们的引擎测试影响到了他们的研究?”一名年轻的研究员小声猜测,眼神里带着担忧,他上周在进行引擎超频测试时,确实产生了一些轻微的能量波动,当时还担心会干扰到其他部门。
“不可能,我们的测试都是经过报备的,能量波动也在安全范围内,根本不会影响到社会科学院的数据解析。”另一名资深研究员立刻反驳,语气坚定,他对自己团队的技术很有信心,绝不会出现这种低级失误。
李默抬手示意大家安静,研发室里瞬间恢复了平静,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
“大家先冷静,米舰长下达这个指令肯定有他的原因,”李默的声音沉稳有力,试图安抚大家的情绪,“我们现在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工作,继续推进引擎优化项目,不要因为这个指令而影响进度。”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研发室里的每一个人,继续说道:“另外,从现在开始,任何人都不要试图联系社会科学院,也不要靠近他们的辖区,严格遵守指令要求,有任何情况及时向我汇报。”
虽然嘴上这么说,但李默的心里却充满了疑虑,他走到研发室的窗边,看着远处社会科学院的方向,那里的灯光依然明亮,却仿佛隔着一层无形的屏障,让他觉得无比遥远。
他拿出脉卡,犹豫了很久,还是没有拨通王博的电话,他知道现在联系不符合指令要求,只会徒增麻烦,但心里的疑问却越来越强烈,像一团火在燃烧,让他坐立难安。
5. 指令引发的震动(社会科学院)
社会科学院的文明分析室里,王博院长正对着全息屏幕上的星系数据发呆。
屏幕上的星系模型闪烁着蓝色的光芒,无数条数据链在模型周围环绕,这是他们最近发现的“omega星系”,初步分析显示,这个星系里可能存在着高于人类文明的智慧生物,这一发现让整个社会科学院都陷入了兴奋之中。
突然,手腕上的脉卡亮起了刺眼的红光,打断了他的思绪。
王博点开指令,当看到“自然科学院与社会科学院实施临时隔离”的字样时,他手里的咖啡杯差点掉在地上,褐色的咖啡溅出几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