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柠也吃了两只,肥美的虾肉劲道弹牙,辣的过瘾却并未掩盖鲜甜本味。
黄瓜条年糕还有土豆浸满了鲜红浓郁的酱汁,挺括脆爽,一口爆汁,根本停不下来。
“老板~”
一抬头,好家伙,玻璃外趴着数十双眼睛,满含渴望直勾勾盯着那一锅小龙虾,有人直接飘到了半空一脸炙热,这个角度看有点吓人。
“新品小龙虾,有麻辣和蒜蓉两种口味,每人限量三斤。”
人太多,总共就两百斤,吃不到的飘要闹了,还是得限量供应,明天再多买些。
点柠盛了六斤到二楼给冥王和孟婆,一看她们之间的氛围好像有些怪怪的。
“小龙虾好了。”
冥王看到满满一盆红彤彤的小龙虾,唇角弯弯,脸上有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一个接一个吃。
就连黄瓜条都如此美味,好次。
孟婆看着女子哀求的神色叹了口气。
“渡娘,你说的那个人早就不知轮回多少次了,就算找到他又如何,前尘往事尽数化为烟,你也该放下了。”
渡娘眼眶含泪,执拗的望着对方。
“那你呢,孟婆,你守着奈何桥,不也是为了等待一个人吗。”
孟婆一怔,望向窗外流淌的忘川,可是,她要等的人再也不会回来了。
她只是想陪着他,漫长的时间不会如此孤独。
渡娘跪下,对着冥王砰砰磕头,“冥王,求你了,哪怕是让我看他一眼也好。”
“我只想知道,当年,他到底有没有随我而来。”
“我们说好的,上泉碧落下黄泉,黄泉路上再相逢。”
点柠碰碰孟婆,眼神示意怎么回事,后者叹息,又是一个为情所困,被辜负的女子啊。
她早在冥界见过了无数同样的痴男怨女,不愿离去,不愿轮回,痴痴等待着一个永远不会归来的人。
冥王吃的很快,对于剥小龙虾颇有心得,越发熟练,孟婆都吃不过她。
“不是,你给我留点呢,这里面也有我的一份。”
吃完后,冥王擦擦手,眼皮轻掀,空灵的嗓音带着几分阴冷。
“罢了,随吾而来。”
渡娘面色一喜,“多谢冥王。”
点柠神在在举手,“我可以去吗。”
她也想知道渡娘的故事,冥王轻点头,几人越过忘川,来到了三生石前。
“那人姓甚名谁。”
渡娘连忙应答,“董竹安,字修常,婺州人士。”
冥王抬手轻轻一挥,三生石前便出现了此人的前世今生。
“董竹安,婺州董家村人,弘定十二年,得探花郎,招为慧和公主驸马,官拜四品太常少卿,育有三儿一女,享年六十九岁。”
冥王垂眸启唇,“还有看吗,今生他已四十有余,育有一子.......”
“别说了,”渡娘泪眼朦胧,悲痛欲绝,痴痴望着三生石上的景象。
“原来,当年他并未按照约定与我殉情,原来,从始至终遵守约定的只有我一人,原来,他早已娶妻,儿孙满堂......”
孟婆叹了口气,将当年渡娘死后的景象放了出来。
点柠也抬头望去,渡娘当年本是婺州一富商之女,家缠万贯,董竹安是一农家子,自幼饱读诗书,誓要考取功名。
两人相识在一个梅雨天,同在亭中避雨,渡娘被男子的气质所吸引,虽家中贫困,却谈吐不凡,彬彬有礼。
从那以后两人暗生情愫,泛舟湖上,从诗词歌赋聊到吃喝拉撒,咳咳,玉井饭便是荷花满池后董竹安亲手为渡娘做的一次饭。
渡娘表示,她虽然吃过无数山珍海味,这平淡的玉井饭却第一次让她有了家的感觉,更是对男子一发不可收拾。
出钱出力为男子营造读书的好环境,董竹安去京城赶考前答应渡娘中榜后一定回来娶她。
看到这里,点柠明白了,又是一个陈世美的故事。
表面看才子佳人情投意合,实际上就是个靠女人的软饭男。
果然,董竹安虽然人品不行,但学识还是很可以的,得了探花郎,一时间,好不得意。
可惜没钱没人打点,按他自己的话就是怀才不遇。
写信告知渡娘,渡娘又给他寄了不少银两。
靠着这些银两他在京城结交权贵,好不得意,还得了慧和公主的青睐,要招为驸马。
这个时候,渡娘来了,迟迟等不到男子的信,渡娘不放心,赶往京城。
董竹安怕渡娘坏他的事,骗他说公主此人嚣张跋扈万不可得罪,又演了一出苦情戏让渡娘对他死心塌地。
公主或是察觉到什么,董竹安怕了,一不做二不休想弄死渡娘。
一天晚上,两人互诉衷肠,董竹安骗渡娘他们已经被公主盯上,迟早会死,不如殉情。
渡娘感动得哗哗落泪,饮下了那杯毒酒。
“董郎,我在黄泉路等你。”
事后,董竹安趁机霸占了渡娘的家产,迎娶了公主,官场上更是步步高升,活到了六十九岁的高龄。
而渡娘,永远留在了二十二岁。
七百年过去了,依旧在黄泉路痴痴等待。
孟婆和点柠同时哕了一声。
“不要脸。”
“渡娘,那个男人不值得你如此等待,忘了他吧。”
女子神色凄然,目光无神,“七百年的等待,早已成了我的执念,如何忘怀。”
渡娘看着点柠露出一抹笑,“点老板,谢谢你为我做的玉井饭,很好吃,比他做的还要好吃。”
“替我对婷婷说一声,谢谢她愿意和我做朋友,这漫长孤寂的等待唯有她与我交心。”
点柠蹙眉,“渡娘,你......”
她的身体正在慢慢消散,化为点点金光洒落彼岸花丛中,又随风坠入忘川河,
“孟婆,怎么回事,渡娘怎么会这样。”
孟婆苦笑,“她在冥界太久了,靠着一股执念撑到现在,执念没了,自然就消散了。”
“怎么会这样......”
她没有做错任何事,相信爱情,有错吗。
渡娘走了,化为齑粉永远留在了忘川河中,彼岸花似乎更红了,它也在感叹这世间的千古哀愁吗。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