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苏淮相问,陈钢得意地一笑。
“傻了吧。不管怎么说,哥哥我也比你早进厂两年,哥们认识的人可比你多了去了。”
“嘁,不讲拉倒。”
“说正经的,我二姨儿一回到我们家,又琢磨那把椅子了,她越看越喜欢。就让我晚上叫你家里吃饭去。”
“不去。按说长辈赐不敢辞。但我手里接的活太多了,一天都不敢耽误。这样吧,等我把二姨要的家具都打好了之后,咱们好好聚上一聚。我请客。”
“得,有你这句话我回去就好交待了。其实我二姨儿心细,就怕你不用心。你是什么人我还不清楚嘛。”陈钢给了苏淮一个我信你的眼神。
不过这眼神在苏淮看来,很有点像抛媚眼,他感觉自己有点恶心。
————
自从见过王书记之后,苏淮总担心有什么事情发生。他的担心却总也没有出现。渐渐地苏淮也就安心过着自己忙碌而又充实的小日子。
转眼海城下起了入冬的第一场雪,虽然不大,但地上也有了薄薄的一层。
这天苏淮回到家里,他正要换衣裳去干私活,却被张蕊叫住了。
“媳妇,什么事儿?”
“我问你,咱们在西北硝了那么多皮子,我也见你寄了回来。我找了一整天,怎么一张皮子都没找着?”
“嗨,你瞧瞧我这个记性,给忘了个干净。你等着,我这就去拿。”苏淮装作突然想起来的样子。
其实他还真忘了,他一直把那些皮子都收存在空间里。
苏淮出门直奔自家的地窖。这口地窖住于苏家东南角。它可不简单,还是苏淮的爷爷活着的时候,因为战乱,花了大价格做的。
地窖顶离地足足五尺有余,全是整齐的大青石砌成。就是地窖的顶,也是整块尺半厚的青石板。面积可不小,共分为四个小间,每一间有个八九平方的样子。
以前里面天天备着清水和干粮。现在太平日久,现在里面除了放一些杂物,最外面一间就是苏家冬储的地方。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北方地窖。
苏淮跑下地窖,很快搬出来一个大包袱。然后拿进自己的屋里。
“小蕊,地窖最里边的那间里,还有一大包袱,我就只拿上来这一个。”
“我说我怎么找不着呢,我就没想起来去地窖下看看。”
“家里天天人来人往,我真怕人看见了眼热。尤其是白云生送你的狐白裘,这哪能让别人看见,你说是不是。你准备做什么?用不完的还放回地窖里。”
“都下雪了,我看着小洛他们天天冻得缩头缩脑的,就想着给他们仨一个做个皮坎肩儿,给咱妈一个皮袄。妈年纪大了,穿上皮袄才能暖和。”
听到妻子暖心的话,苏淮不由地捧起她的小脸,很认真地亲了一口。
“你可真是我的贤妻。你也别一个人做了,我把咱妈叫过来,你们娘俩一起做吧。兴许明天小洛他们仨就能先穿上了。”
“嗯。”张蕊已经低头开始翻着皮子了,只是用鼻子应了一声。
孙氏被苏淮叫进他们的屋,看到满床都是上好的皮子,不由地一愣神儿。
“好家伙,这么多皮子,你们从哪儿弄来的?”
“妈,这都是我插队时候打猎搞来的。肉吃了,皮子就都留了下来。这还不是全部呢,有一部分我送给了一起的知青同学。小蕊说天冷了,要给您做件皮袄,给小洛他们一人做件坎肩儿。”
“……”孙氏尽管很想拒绝,但她没有张嘴。
她的拒绝是本能,因为在她心里认为,这是老大家的东西,自己不应该要。可现在老大领家过日子,他把东西拿出来给大家,好像也很应该。作为长辈,更不能拒绝儿女的孝心。
“妈,让小淇他们去做饭吧,你和小蕊一起缝。这样快一些。明天那仨上学的时候,就能穿上了。天越来越冷,可不能冻着他们。”
“哎,妈这就拿尺子去。”
————
工棚里,苏淮正仔细打磨着一个桌面。这时孙氏端着一杯热水来到儿子身边。
“大淮,喝点水暖暖身子再干。”孙氏把水杯递到儿子的面前。
看着儿子捧着水杯暖手,孙氏小声地对儿子说道:“大淮,你的皮子可真不少。你看是不是……”
说到这里,孙氏停住了她的话语,好像有点不好意思。
“妈,你想说什么就说呀,别让我自己猜好不好。”苏淮看到母亲在自己面前有些懦弱,跟当年在父亲面前一样,不由地心里有点酸。他只能柔声相问。
“妈是想,你大爷他们这两年对咱家可没少照顾,你是不是也给他们几家送几张皮子过去。你大爷也上了岁数,哪怕有个皮的坎肩儿,他这冬天也好过一些。”
“妈,明天我就给大爷、大姑、三叔送些过去。”
“别忘了你小叔。他前前后后也为咱家操了不少的心。”
“……哎,我也给小叔送几张兔皮过去。”苏淮自己明白,小叔的恶名没显,自己的长辈们,还是把他当成那个最疼爱的小弟。为了不让母亲为难,苏淮自然一口应了下来。
“那个……”孙氏又犹豫了。
“妈,咱家的皮子够。再说了,我在西北还存了一些,回头去封信,让我同学帮着寄过来。您是想说我大舅也上了岁数了吧。您放心,礼拜天我休息,就骑着车子去我大舅家。”
“不用,不用专门跑一趟。这来回几十上百里路呢,天寒地冻的。哪天你大舅他们过来,你给他就好。”孙氏听了儿子的话,心里热乎乎的。
“那可不行。娘亲舅大,再说了,自打我回来,还没有去看望过我舅呢。这个礼拜天我还是去一趟的好。”
“哎,你当家。”孙氏接过来空水杯,满意地回了屋。
————
第二天一早,趁着还没有上班,苏淮驮着个大包袱,赶紧出了门。一家家送着毛皮。
最后他来到了苏明得的家。正见着一家人喜气洋洋吃着早饭。
尽管被自己的这个大侄子坑了一些钱,但都没有撕破脸儿,苏明得自然要挤出笑脸来招呼一下苏淮。
“大淮来了。早饭吃了么?这让你婶子给你盛粥去。”
“叔先不忙。我就是特意送点东西过来的。”蹭饭要有个蹭饭的态度,先送些本该送的东西,这样才好意思多吃多喝。
“哦?”
“我在西北插队,饿得要死,只能上山自己找吃的。不过也好,这一来二去就攒下来一点皮子。婶子,你看这兔皮怎么样?我给你们送几张,做件坎肩什么的挺好。要是做成手套,估计一家人都能有。虽说不多,也是侄儿的一点心意。”
“呦,这可怎么好。大淮快坐,婶子给你盛饭去。”一看到上好的灰兔皮,杜氏的眼睛都亮了,刚才还是冷脸儿,现在热乎得很。
“大淮,这皮子可真不错,油光水滑的。”苏明得摸着兔皮,颇有些懂行。
“刚才给三叔他们家送的时候,特意把这几张放在底下给你们留的。他们那都是过了冬的皮子,你们这可是初冬刚换完毛的皮子。不一样,小叔,您懂,我说的对吧。”苏淮谝显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