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主任被苏淮问得有些尴尬。街道办为了解决一部分城镇人口的就业,是办了三个小工厂,一个手套厂,一个火柴厂,一个弹簧厂。其中就数弹簧厂最有科技含量,里面的机械最多。
可惜这三个厂有两个厂都快发不起工资了。原因就只有一个,形成不了规模,计划里分配给他们的份额很少。
只有火柴厂是刚需,老百姓的用量大,供销社就进得多。所以火柴厂是目前街道办工厂里效益最好的,用人最多的,能按时足额发工资。不过每个月也交不到街道上几个钱。因为钱除了火柴厂发工资,还要补贴那两个小厂一部分。
苏淮见王主任不说话,他继续说道:“王姨,我们和街道办的工厂没法比,但有一样我要比他们强上一点点,那就是能按月交钱。我和我兄弟媳妇都没有个正经工作,得全靠自己养活家人,所以咱们街道上能不能别把这个钱定得太高。”
“噢?你觉得每个月交多少合适?”
“王姨,这我哪懂去。您看现在回来的知青越来越多,咱们街道办上的压力是不是越来越大?嗯……这么着吧,按一个职工的标准工资来交,您看怎么样?全当我帮咱们街道上解决了一个就业名额的问题。”
听了苏淮这话,王主任的眼睛一下就亮了。这钱不多不少,也算是合适。相当于自己什么都没有做呢,就能多养活一个人。正好,自己妹妹婆家的小叔子媳妇,还没有工作。如果给她安排一个名头……
王主任想完自己的事,又开始为苏淮考虑起来,“大淮,你说的这个办法,我理论上是同意的。不过还是要回街道上开个小会,大家伙商量一下。我虽然是主任,也不能搞一言堂不是?估计应该问题不大。对了大淮,听你话的意思,你是不是要租门脸?”
“对呀。我们家那么僻的地方,哪能干买卖。我正愁哪有门脸能租,而且价钱还要合适。王姨,这些年我是怎么走过来的,您全看在眼里,都是靠着我的手艺养活一大家子人。现在不养弟弟妹妹了,又多了三个孩子。太累了。我这么点家底子,实在不够大折腾的……”
苏淮先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又念了点自家的苦经。没有别的意思,他听到王主任这么一问,可能他有合适的地方推荐。自己很想要,但不能让对方狮子大开口。
“大淮,自打你爸走了之后,你是挺累的。王姨别的可能帮不上你,但是街道办正好有几间房空着,如果你觉得合适的话,我想着就租给你吧。反正都是沿街的破房子,分给某些人住,人家还嫌弃。”
“呦,那可感情好。我谢谢王姨了。谁还会嫌弃房子不好呀?现在单位能分房子住就满不错了。”
“可不嘛。还不是仗着……算了。大淮,那几间房在东河沿大街,你要是有空的话,明天……不,后天吧。明天我先在街道上讨论一下你这件事,后天我带你去看看房。如果你认为合适的话,我就做主租给你。放心,王姨不会让你吃亏。就按租公房住的价钱来算。”
“呦,那我太谢谢王姨了。我……我都不知道怎么感谢您了。要不……我给您现在就磕一个?”
“滚你的吧。你个熊孩子。那咱们娘俩就这么说定了?”
“哎,说定了。后天我一早去街道找您。”
“好,早上九点吧,我在办公室等你。”
苏淮从王主任家里出来,一身的轻松。拎一份礼物,办成了两件大事儿,很是划算呀。
————
第三天一早,苏淮和张宁一起找到王主任。王主任乐呵呵地亲自带着两个人去看房。
东河沿大街最东,正是未来海城的第一个装饰城所在地。和海城主干道中山路相接。来往人流量很大。
朝南正对着东河沿大街,也正对着海城的穿城大河新河,有四间大房一间小房,几间屋后面还有一个几十平米的院子。院子里野草丛生,院子北边倒是有两棵又高又茂的树。
苏淮没想到街道办能在这么好的地方有空房。他本来还以为在东河沿大街最西头呢。就算是在最西边,他也能接受,因为人流量也不太少。
“大淮,这几间房就是破了点儿,还有些漏雨。你看……”王主任来之前知道房子很破,但她没想到这么破,有几处屋顶都能看到天上的白云了。
“王姨,破是破了点儿。不过我也想给咱街道上做点贡献吧,如果街道上愿意租给我的话,我自己掏钱修一修,绝对不给街道上添麻烦。”
“呦,那可太好了。”王主任一下就乐开了花。街道上一分钱不出,还把公房给修了,这也算个政绩,“大淮,姨不骗你,按公房租的话,每间房每平米一个月是一毛五,这一共是四间半,有个一百平米多那么一点儿,咱们就按一百平米算,应该是……”
“王姨,咱别有零有整的了,我全租下来,一个月就按二十块钱算。不过吧……”苏淮先是打断了王主任的心算,然后又装出来些许的犹豫。
“不过什么?有什么难处尽管说,姨帮你解决。”王主任看着大方的苏淮,很是满意。
“王姨,我就怕我修好了房,回头街道上别的人打起主意来……”
“嘁,有姨在,我看谁敢。不过你说的也是那么回事儿。你说咱们该怎么办?”
“王姨,租房是不是得立合同字据?字据上能不能写明,我的租期至少十年。这样的话,我心里就有些底了。毕竟别人来争,我有合同。走到天边儿去,我也不怕。您说是不是?”
“我还以为多大的事呢,这没问题。一般租房的合同上都没有期限,因为大家分到房子后,都是长年住,没争没抢的。你想加上这一条儿,问题不大,一切都有我做主呢。”
“那咱什么时候立这个合同?”苏淮趁热打铁。
“你要是愿意的话,咱这就回街道办去立合同。这房租你看是月月交,还是怎么交?”
“我一年一交。绝对不让王姨您为难。”
王主任很喜欢苏淮这个痛快劲儿,乐呵呵地带着苏淮、张宁回街道签合同去了。
————
回家的路上,张宁捧着租房合同,怎么看都看不够。
“大哥,看房的时候我都不敢说话。生怕说错了话,得罪王主任。你也太厉害了,三言两语就把房子租了下来。”
对于苏淮,张宁心中突然有一种异样的感觉。她总感觉自己也许和苏淮更适合。
“这有什么。咱们先找人把房子收拾出来。然后咱再规划这个门店怎么摆,怎么开。”
“嗯,我听你的。”张宁说话的语气,很像听话的小媳妇。
也许是上辈子和张宁一起习惯了,苏淮对于张宁这样说话的方式,一点都没感觉奇怪。
“如果你一个人忙不过来的话,我就跟隔壁的陈婶儿商量商量。她小闺女二巧,也十六了,不上学天天在家帮着干活。不如让她到门店里给你打个下手,每个月能挣些钱。”
“那可太好了。大哥,你觉得给二巧一个月多少钱合适?”
“三十吧。不能太少,比学徒工高一点,不够正式工。这样正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