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马上去挑人,先说好,我看中的人必须放行,希望邵台长能给我这个方便。”
何雨柱语气坚决,几乎像在下命令。
邵一明倒不介意,只要不影响他的职位和工资,他都能接受。
离开台长办公室后,何雨柱带着何雨水在广播台转了一圈,最终挑选了十一名年轻人,没有一个超过三十岁。
何雨柱的想法很明确:不要老油条,只要干劲足、有想法的年轻人。
三小时后,京城电视台三楼已被重新布置。
一小间办公室改成了台长办公室,里面放了两张办公桌,分别归何雨柱与何雨水使用。
另外两间大办公室,一间改成了会议室,另一间作为员工办公室。
十一名新员工每人分到一张桌子,空间宽敞有余。
一切安排妥当,天已经黑了。
何雨柱给娄晓娥打了电话,说晚上不回去吃饭。
电话那头的娄晓娥抱怨了几句。
最近她在家里既要照顾何晓,又要打扫卫生,本来盼着何雨柱和何雨水回来吃饭,结果两人都有事。
打完电话,何雨柱带着何雨水和十一名新员工一起下馆子,说是第一次团队建设。
这十一名员工中男女各半,何雨柱并不在意性别,他看重的是他们的思维是否灵活、表达是否流畅。
何雨柱的目标是把京城电视台打造成世界知名的电视台,如果员工缺乏创新、头脑僵化,再好的想法也难以落实。
工业券和各种票证发放福利时,从来轮不到他们头上。
更不必提外出吃饭了。
在广播台食堂里,这些年轻人总是被另眼相待。
打饭的师傅一见到他们,手就忍不住发抖,一勺菜能颠上七八回,
半勺菜都抖没了。
如今随何雨柱调到京城电视台,他第一件事就是带这群年轻人下馆子,
吃的是京城烤鸭。
这十一个年轻人,大多生在京城、长在京城,却从没尝过烤鸭的滋味。
原因无他,家里太穷。
京城烤鸭价钱太高,普通人家根本吃不起。
当大家跟着何雨柱、何雨水走进烤鸭店时,个个神情拘谨,
缩着脖子,显得畏畏缩缩。
“大伙儿今天放开吃!”
“管够,别客气!”
“台长我做东。”
“机会难得,要是不吃饱,我可不同意。”
何雨柱特意订了个大包间,一落座就高声招呼大家。
“台长,这儿太贵了吧?”
“要不我们换个小饭馆……”
叶琴望着何雨柱,语气担忧地说道。
叶琴是这十一个人里何雨柱最看好的一个,
她性格开朗,也不怕他这位名声在上的新台长。
其他人连正眼看他都不敢,更别提主动搭话了。
“小叶,这什么话。”
“你还怕把我吃穷了?”
“来,菜单在这,随便点。”
“只要不浪费,点什么都行。”
何雨柱把菜单递给了叶琴。
“是啊叶琴,我哥有钱。”
“别替他省。”
“嘻嘻,你们客气的话,我可先点啦。”
何雨水一点不跟哥哥客气,唰唰点了一大堆,
光烤鸭就要了十只。
何雨柱哈哈大笑,心想,
这妹妹,真是个小馋猫。
不过今天人多,肯定吃得完。
边吃边喝,气氛渐渐热络起来。
几杯白酒下肚,酒精上了头,大家终于不再拘谨。
“台长您不知道,我来台里这么久,连邵台长的面都没见过。”
“天天被我们部门那老同志训。”
“说实话,他能力还不如我呢。”
“普通话不会说,字也写得歪歪扭扭!”
叶琴明显喝高了,脸红扑扑的,对着何雨柱大倒苦水。
这些话憋在心里好久,总算一吐为快。
叶琴一带头,
好嘛,其他十个人也纷纷抱怨起来。
一个个酒劲上头,把邵一明骂得一文不值。
何雨柱不禁琢磨,邵一明平时是怎么管的,竟让这群年轻人怨气这么大。
“好了,大家静静。”
何雨柱起身发言。
众人一见,顿时安静下来,齐刷刷望向他。
“大家的过去,我都清楚了。”
“从今往后,你们就跟着我何雨柱干。”
“凡跟我干的人,你们出去打听打听,没一个不混出头的。”
何雨柱开始给大家画饼。
当然,他画的饼,可比别人的香得多,
很多时候都是实打实的好处。
从轧钢厂杂志社到无线电厂,再到京城广播台,如今是京城电视台,
何雨柱对肯干的员工从来不薄。
就连四合院保安队那帮小子,
跟了他以后,也都人模人样,
说话底气十足。
这不,昨天何雨柱向刘海中提了刘光天和刘光福分家的事,刘海中一声没敢吭,只能点头应下。
何雨柱的面子,他不敢不给。
没一会儿,刘光天和刘光福就搬了出去,也没走远,就在四合院里租了两间单间,一人一间。
从今往后,工资不用上交,全凭各自本事找媳妇。
“好!”
“台长太强了!”
“我们要出头了!”
包厢里一片欢腾。
大家都知道何雨柱的本事——单是他在广播站推出的《百家讲坛》和《说书人·品三国》,就创下收听记录,让京城广播台逆势翻盘。
跟着这样的人物干,比被邵一明冷落强太多了。
“好!好!好!”
何雨柱抬手示意安静,继续说道:
“我们京城电视台今天正式成立,第一件事,就是做一档彩色电视节目,必须一炮打响!
大家有什么想法尽管说,别怕,只要有创意被采纳,一定重奖!”
可话音落下,全场却静了下来。
这些年轻人连广播节目都没独立负责过,更别说电视节目了,见过黑白电视的都屈指可数。
“怎么?一点想法都没有?”
安静了半分钟,何雨柱有点无奈。
就算不懂,好歹也说两句嘛,不然他这个台长多尴尬。
“哥,他们都没见过彩电呢,不如搬台电视来给大家开开眼,说不定就有灵感了。”
何雨水在一旁提醒。
何雨柱一听,有道理。
他转身出去把于师傅叫了进来,顺便把那台特丽珑一代彩电也搬进包厢。
插上电源,屏幕上正播着YEYE的广告。
屋里十一个年轻人全看傻了。
何雨柱和何雨水早已习惯这画质,可其他人惊得下巴都快掉下来。
“这就是彩色电视?”
“人像好真实!”
“我不是在做梦吧?”
类似的话何雨柱听得多了,他一边让他们继续看,一边讲解特丽珑彩电的特点。
大家逐渐对这台电视有了基本认识。
“原来如此,怪不得台长急着做彩色节目,是为了推广特丽珑的技术啊。”
叶琴脑子转得快,一下子明白了。
“没错,”何雨柱点点头,“现在就要你们动脑筋,想个既能展示彩电优势,又让全国人民爱看的节目。”
其实何雨柱心里早有无数点子,但他还是想听听大家的看法。
“台长,要不咱们先做一档讲故事的节目吧?一个人讲,配上彩色插图。”
“这个方案实施起来并不复杂,所需资源也有限。”
叶琴沉思片刻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何雨柱听完却连连摇头。
这类节目就连黑白电视机都能呈现,缺乏新意。
即便采用彩色图片,效果提升也有限。
广播电台同样能够制作类似内容。
“台长,我们可以考虑将《流浪地球》改编成电视剧。”
“现在这部小说的广播剧非常火爆,连我从不听收音机的父亲都知道了。”
另一位年轻同事提议道。
何雨柱露出无奈的苦笑。
“这个创意确实不错。”
“但以目前的技术条件还难以实现。”
“如果制作水准不达标,反而会产生负面效果。”
何雨柱暗想,这个年轻人倒是敢想敢提。
即便在他穿越之前,也仅能拍摄《流浪地球》的部分片段。
要将其完整改编成彩色电视剧,需要巨大的投入和专业的电视制作人才。
“哥,这个不行那个也不行。”
“你究竟有什么好主意?”
何雨水有些不耐烦了,她看出何雨柱在故意卖关子。
“你这急性子还是没变。”
何雨柱轻轻点了点何雨水的额头,转向众人说道:
“我们京城电视台的首档节目,灵感就来自这张餐桌。”
何雨柱神秘地指向桌上的各式菜肴。
“什么意思?”
何雨水和众人都露出困惑的表情。
“除了雨水,可能各位都不清楚。”
“其实我的本职是名厨师。”
“曾经在轧钢厂食堂担任主厨。”
何雨柱面带微笑,缓缓道出原委。
“因此,我打算从最熟悉的领域着手。”
尽管何雨柱解释了这么多,众人仍是一头雾水。
“厨王争霸赛!”
何雨柱终于揭晓答案。
“厨王争霸赛?”
“哥,那是什么?”
何雨水更加困惑了。
在场多数人连电视都没怎么看过,更无法理解这个概念。
“所谓厨王争霸赛,”
“就是邀请全国各地的顶尖厨师齐聚京城,”
“在我们桃李不言饭店举办厨艺比拼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