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又等了一阵,现场再没人离开。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
有人目光坚定,甚至炽热;
也有人还带着犹豫,甚至几分后悔。
何雨柱扫视一圈,一百多人里走了三十多个,
剩下七十余人。
能有这么多人留下,他已经很意外。
“很好,留下来的人,”
“你们将来一定会为今天的决定感到庆幸。”
“现在,我宣布晓雨文化公司旗下科幻世界杂志社的第一项调整——”
“所有在职员工,薪酬一律提升至原先的两倍。”
话音刚落,全场先是一片寂静,
紧接着爆发出热烈的欢呼。
“何老板万岁!”
“真的吗?真的是两倍?”
“留下来真是太好了!”
场面热烈,不少人激动地跳了起来。
门外刚离开的前员工听到动静,纷纷好奇张望,
却不知里面发生了什么。
如果他们知道工资翻倍,
恐怕会懊悔不已。
说到底,实实在在的待遇,
远比空谈理想更有说服力。
“大家冷静一下,”
“我向各位保证,这只是你们辉煌职业生涯的起点。”
何雨柱微微扬起嘴角说道。
众人迅速安静,望向他时眼中充满狂热。
无论何时,跟对人都是至关重要的。
“接下来宣布晓雨文化公司的第二项决定:”
“我们将创办第二本杂志,方向暂定为文艺类。”
何雨柱再次抛出重磅消息。
此时台下已无人质疑他的决策。
脱离轧钢厂体制后,
如今正是天高任鸟飞。
只要《科幻世界·飞》的销量不跌,
何雨柱同时运作多本杂志也毫无压力。
何况《科幻世界·飞》不仅在国内畅销,
在战斗国同样火爆,
甚至已能与《t-m》杂志分庭抗礼。
此外,霓虹国方面也在接洽引进事宜,
合作细节正在逐步推进。
宣布两项决定后,何雨柱又为员工描绘了未来的蓝图,
在他们心中埋下希望的种子。
但他并非只画大饼,
而是切切实实地提升福利。
工资翻倍,
对这些员工而言是过去难以想象的待遇。
以罗永建为例,
他从杂志社主任升任科幻世界杂志社经理,
工资从九十二块三直接翻至一百八十四块六。
一百八十多的月薪在当时可谓顶尖,
连杨厂长也望尘莫及。
何雨柱还计划预留一部分晓雨文化公司的股份,
未来用于奖励表现优异的员工。
未来的发展潜力,与轧钢厂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留在科幻世界杂志社的每个人,都满怀欣喜,期盼着杂志社的改制。
何雨柱鼓励大家继续努力,虽然人手减少,但工作仍要稳步推进。
随后,罗永建带着何雨柱来到主任办公室。
一进屋,罗永建就忍不住抱怨:“何老大,您也太不够意思了。”
“这么重要的事,都没事先跟我透个气。”
何雨柱笑着拍了拍他的肩:“我这不已经通知你了吗?”
“怎么,不想去新公司?”
“那就继续留在轧钢厂好了,我和杨厂长说一声,你还是新杂志社的主任。”
“不、不、不!”罗永建连连摇头,“何老大,我当初是冲着您来的,当然是追随您做事。”
“您放心,不管您做什么决定,我第一个支持!”
他拍着胸脯保证。
何雨柱笑骂:“得了吧你,还不是因为工资翻倍。”
“好了,不扯这些没用的了。”
“今后你就是科幻世界杂志部的罗经理。”
“现在社里缺人,你得去社会上招一批。”
“新杂志社这边,也需要从你这边调些人手。”
“你看着安排,只要待遇给足,不愁没人来。”
何雨柱眼中闪过一道光,笑道:
“实在招不到,可以找你徒弟他们嘛。”
“比如那个陈晶记者,我看能力挺不错。”
罗永建一听,面露难色:
“这可不行。”
“我走的时候已经带走了京城早报的一些人。”
“再去挖人,上面肯定不会放过我。”
“我还是自己招人比较稳妥。”
何雨柱笑了笑,不再勉强,转而问道:
“你觉得新杂志部,谁负责比较合适?”
罗永建不假思索地回答:
“冉总编应该没问题。”
314 文艺青年萌芽
冉总编指的就是冉秋叶。
何雨柱对罗永建的提议很满意,点头道:
“和我想的一样。
你把冉秋叶同志叫来,我单独和她谈谈。”
罗永建立刻应声,转身出门。
走到门外,他才反应过来:“不对,这好像是我的办公室啊……”
但他没多耽搁,还是去办公区找冉秋叶了。
没办法,谁让何雨柱是大老板呢。
何雨柱在罗永建的办公室里随意打量。
罗永布置得不错,迎面就是一整面书柜,里面摆满了《科幻世界·飞》杂志,还有《三体》的单行本。
墙上几乎贴满了《科幻世界·飞》的各种海报。
如今,《科幻世界·飞》每期除了正刊和一本副刊,还会附赠一张大幅海报。
海报内容通常是当期最受欢迎的科幻连载小说的插图。
这自然是何雨柱的主意,借鉴了后来杂志的营销方式。
在他记忆中,杂志行业竞争激烈时,各家都会想方设法吸引读者,赠品就是常见手段之一。
有送帽子、扑克、光盘的,而海报则是最普遍也最实惠的选择。
因此,那时校园宿舍的墙上,常能看到杂志附赠的海报。
何雨柱的这个点子,效果十分显着。
自从推出海报活动以来,科幻世界原版杂志的销量又有了显着提升。
许多原本只买得起青春版的读者,为了集齐科幻世界的海报,纷纷凑钱购买原版杂志,一起分享阅读。
很快,办公室外传来一阵敲门声。
“请进。”
何雨柱清了清嗓子说道。
门被推开,走进来的正是冉秋叶。
“柱哥,你找我?”
冉秋叶没有称呼何雨柱为老板或社长,办公室里只有他们二人,她便少了些拘束。
何雨柱却被这声“柱哥”叫得有些不自在。
“秋叶啊,快请坐。”
他指了指旁边的沙发,冉秋叶也不客气,直接落座,目光灼灼地望向他。
两人一时相对无言,气氛略显尴尬。
“那个...秋叶,你之前的病都好了吗?”
话一出口何雨柱就后悔了——这问题实在多余,她的病还是他亲自用特效药治好的,早就康复了。
“已经全好了。”
冉秋叶感激地望着他:“上次多亏柱哥相助,要不是你,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何雨柱故作镇定:“我们是好朋友,这都是应该的。”
“只是好朋友么......”冉秋叶轻声自语。
何雨柱心头一跳,假装没听见,生硬地转移了话题:“秋叶,刚才会议上我说了要创办新杂志的事。
我想邀请你担任这本新杂志的负责人,你愿意吗?”
冉秋叶没有立即答应,而是反问:“柱哥,能说说新杂志的定位吗?是文艺类杂志吗?”
何雨柱点头确认:“我暂定刊名《萌芽》,是专门面向文艺青年的杂志。
相比科幻世界,它的门槛更低,只要识字就能阅读。
当然,主要受众还是年轻人。”
“萌芽......”冉秋叶反复品味着这个刊名,眼中闪着光,“柱哥,这个名字真好,我特别喜欢。”
何雨柱看着她发亮的眼睛,心里暗忖:“你到底是喜欢这个名字,还是另有所指?”
他轻咳两声,正色道:“萌芽杂志部会和科幻世界分开运营,需要的人手你直接找罗永建调配,不用客气,我已经和他打过招呼了。”
“好的。”
冉秋叶点头应下。
对于新杂志,她心里早已有了不少构思。
何雨柱知道她一定会接受这个任命。
事实上,这本《萌芽》本就是为冉秋叶量身打造的。
虽然这个年代还没有“文艺青年”的概念,但冉秋叶正是这样一个热爱文学、向往美好、喜欢写作的文艺女青年,由她来执掌《萌芽》再合适不过。
“秋叶,对创刊号有什么初步想法吗?”
何雨柱本想给她些建议,不料冉秋叶早已成竹在胸:
“柱哥,我打算以情书专题作为创刊号的主打内容。”
何雨柱一脸诧异。
“怎么想到做这个专题?”
冉秋叶浅浅一笑,语气轻柔。
“现在的文艺青年,都向往美好的爱情。”
“情书专题,应该能打动他们。”
“柱哥,你婚礼上念给晓娥的情书,我到现在还记得。”
她一字一句,将何雨柱当年说给娄晓娥的情话复述出来。
爱你如爱生命。
我曾是个坏小子,而今有了良心,那良心就是你。
诸如此类。
何雨柱怔怔地望着冉秋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