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年庆结束后的第三天,林辰正在办公室审核滨江新区项目的施工进度表,办公桌上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来电显示是一串陌生的省会号码,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接了起来:“您好,这里是辰星科技,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
“林总您好,我是省会城市高新区管委会的周主任。之前在全国智慧城市博览会上,我看到了贵公司的智慧园区解决方案,特别认可你们的技术实力,想跟您聊聊我们高新区的智慧化改造项目。” 电话那头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诚意。
林辰心里一振 —— 省会高新区是全省规模最大的园区,入驻企业超过 200 家,若是能拿下这个项目,不仅能大幅提升公司的行业地位,还能为拓展全省市场打下坚实基础。他立刻调整语气,语气恭敬又专业:“周主任您好!非常感谢您的认可。不知道您方便什么时候详谈?我可以亲自去省会拜访您,带上详细的方案资料。”
“明天上午十点,我在管委会办公室等你。” 周主任爽快地定下时间,还补充道,“我们这个项目预算充足,但对技术要求很高,希望你们能拿出有针对性的方案。”
挂了电话,林辰立刻召集核心团队开会。他把这个消息告诉大家后,会议室里瞬间沸腾起来。赵伟激动地说:“省会高新区的项目!这可是块‘肥肉’,咱们一定要拿下!” 苏婉也立刻说:“我马上帮您订明天最早的高铁票,再准备一套最新的项目案例册,确保您明天能顺利跟周主任对接。”
当天晚上,林辰熬夜修改方案,针对省会高新区的规模和需求,特意增加了 “园区大数据管理平台” 模块 —— 不仅能整合门禁、停车、安防、能耗等数据,还能分析入驻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为管委会提供决策支持。小王也连夜优化智能安防系统的算法,确保能满足大型园区的全覆盖需求。
第二天上午,林辰准时出现在省会高新区管委会的办公室。周主任拿出园区规划图,指着上面密密麻麻的建筑说:“我们园区占地 5 平方公里,有 12 个出入口、8 个停车场、50 栋办公楼,还有 3 个大型生产车间。这次智慧化改造,我们希望能实现‘全域感知、智能管理、高效服务’,预算 800 万,你看看能不能做?”
林辰打开方案册,结合规划图详细讲解:“周主任,针对您的需求,我们设计了‘一平台、五系统’的解决方案。‘一平台’是园区大数据管理平台,能实时监控园区的运行状态;‘五系统’包括智能门禁系统、智能停车系统、智能安防系统、智能能耗系统和企业服务系统。智能门禁系统我们会在 12 个出入口装人脸识别闸机,还能对接园区的访客预约系统;8 个停车场的智能停车系统支持车牌识别、车位引导和无感支付;智能安防系统会装 300 个高清摄像头,覆盖园区所有角落,还能智能识别违规停车、翻越围墙等行为;智能能耗系统能监测生产车间和办公楼的水电使用情况,帮助园区节能降耗;企业服务系统则能为入驻企业提供政策申报、人才招聘等服务,提升园区的服务水平。”
周主任一边听一边点头,翻到方案里的施工周期部分时,忍不住问:“这么大的项目,施工周期需要多久?我们希望能在半年内完成,不影响园区的正常运转。”
“完全没问题!” 林辰立刻回答,“我们会分区域、分阶段施工,先做外围的门禁和安防系统,再做内部的停车和能耗系统,最后部署大数据管理平台。每个阶段都会安排专人跟园区和企业对接,确保施工不影响正常办公和生产。整个项目 5 个月就能完成,比您预期的还快 1 个月。”
周主任还有最后一个顾虑:“我们之前跟其他科技公司合作过,后期维护总是跟不上。你们在省会没有服务点,要是设备出了问题,怎么保证及时维修?”
林辰早就想好对策:“我们计划在省会设立分公司,专门负责这个项目的后期维护,安排 10 名技术人员常驻,其中 5 名负责日常维护,5 名负责紧急故障处理。设备出了问题,我们承诺 1 小时内响应,4 小时内解决,确保园区的正常运转。”
听到这里,周主任彻底放心了:“林总,你们的方案很专业,考虑得也很周全。800 万的预算,我们同意按这个方案来,现在就可以签合同!”
当林辰拿着签好的 800 万合同回到公司时,整个公司都沸腾了。这是辰星科技成立以来最大的一笔订单,标志着公司正式进入大型园区项目市场。林辰立刻召开会议,组建专项团队:“赵伟任项目总负责人,负责施工管理和现场协调;小王任技术总负责人,带领 15 名研发人员优化系统;刘娜负责跟园区对接,收集企业需求;张颖负责项目的成本管控,确保资金合理使用。另外,我已经联系了省内知名的智慧城市专家陈教授,邀请他担任项目顾问,为我们提供技术指导。”
三天后,陈教授应邀来到公司。在项目启动会上,他看着详细的方案,赞赏地说:“你们的方案很有创新性,尤其是园区大数据管理平台,能为管委会提供精准的决策支持,这在省内还是首创。后续在数据安全和系统兼容性方面,我会给你们提供建议,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专项团队也迅速进入工作状态。赵伟带着施工队去省会高新区实地考察,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小王带领研发人员优化大数据管理平台的功能,确保能兼容园区现有的设备;刘娜则频繁往返于公司和省会之间,收集入驻企业的具体需求;张颖建立了项目成本台账,实时监控每一笔支出。
在项目启动后的第一次例会上,林辰看着团队成员忙碌而有序的身影,语气坚定地说:“这个 800 万的项目,对咱们公司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把这个项目做成标杆案例,未来在全省乃至全国的智慧城市市场,我们就能占据一席之地!”
会议室里,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了信心。他们知道,这个 800 万的订单,不仅是辰星科技发展的新里程碑,更是公司迈向全国市场的重要一步。而他们,正亲眼见证并参与着这个伟大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