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暖暖遭遇电诈、损失巨款的事件,像一记沉重的警钟,彻底惊醒了秀秀和王雨生。他们意识到,在拼命追求事业扩张的同时,这个家就像一辆高速行驶却有些部件松动的车,看似迅猛,实则潜藏着巨大的风险。尤其是对孩子的教育和陪伴,绝不能再用“忙”作为疏忽的借口。
深夜,在孩子睡熟后,两人进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深入而平静的长谈。
秀秀看着丈夫疲惫而愧疚的脸,率先开口:“雨生,这几年,我们光顾着往前冲,差点把最重要的东西落下了。暖暖这次出事,我们做父母的,责任最大。”
王雨生重重地叹了口气,搓着脸:“是我不好,太惯着她了,也没教她这些……总觉得她还小……”
“不是哪一个人的问题。”秀秀摇摇头,“是我们这个家的节奏出了问题。我在外面冲得太猛,你虽然默默支持,但家里这摊事,尤其是孩子,我们都没顾上细想。”
她顿了顿,提出了思考已久的想法:“我在想,咱们能不能稍微调整一下?以后,外面生意上的事,拓展、应酬、谈判,这些我来主攻。你呢,把更多的精力收回来,放在家里,放在孩子身上。不是说不让你管店,后厨、采购这些你还是总管,但重心挪一挪。多看看孩子,多看看书,学学怎么跟孩子沟通,怎么教他们识别危险。咱们这个家,不能只有我一个人往前跑,你得帮我守好大后方。”
王雨生沉默地听着。若是以前,他或许会觉得“主内”是没本事的表现,但经历了这么多,他明白了“家”的重要性,也看清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让他去跟那些老板们觥筹交错、虚与委蛇,他确实做不来,但守着这个家,照顾好孩子,这是他愿意也能尽力去做好的。
他抬起头,眼神变得坚定:“好。秀秀,我听你的。外面你多操心,家里,和孩子,交给我。”
这是一个重要的家庭决策。从此,两人的分工更加明确,也更加契合彼此的性情。
秀秀真正开始发挥她在外交和商业上的天赋。她更加积极地参加商会活动,谨慎地拓展人脉,学习合同法规,谈判时更加自信从容。因为她知道,家里有王雨生守着,她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地去拼搏。生意依旧红火,分店也顺利开了下去,但她不再像以前那样事必躬亲,而是学会了授权和管理。
王雨生则开始了他的“主内”生涯。他依然负责店里的核心后勤保障,但不再没日没夜地泡在店里。他每天准时接送孩子上下学,研究营养食谱给孩子做饭。最大的变化是,他开始看书了。不再是武侠小说,而是《好爸爸胜过好老师》、《儿童心理学》、《如何与孩子沟通》之类的书籍。他看得慢,有时还需要查字典,但极其认真。
他学着耐心地辅导孩子功课,虽然自己懂得不多,但态度极其端正;他学会了如何严肃而不失温和地跟孩子谈论网络安全、金钱观念和自我保护;他带着儿子女儿一起锻炼身体,教他们打篮球;甚至在秀秀的鼓励下,尝试着参加学校的家长会,虽然还是会紧张,但至少敢开口和老师交流了。
暖暖经过那次教训,也变得懂事了许多,和爸爸的关系反而更加亲密。
日子仿佛进入了一种新的、更加平稳和谐的节奏。秀秀在外挥洒自如,王雨生在内默默耕耘。两人偶尔也会有摩擦,比如王雨生觉得秀秀某些应酬太冒险,秀秀觉得王雨生对孩子有时还是太心软,但他们学会了沟通和商量,而不是冷战和争吵。
那个曾经沉默、自卑、只会用笨拙方式表达爱意的王雨生,在书页和孩子的笑声中,变得越发沉稳和可靠。那个曾经独自扛起一切、疲惫不堪的秀秀,因为有了坚实的后盾,眉宇间多了几分从容和舒展。
他们的日子,没有大富大贵的传奇,却有着细水长流的踏实与温暖。就像那辆经过调整和检修的车,虽然速度可能不如之前那样狂奔疾驰,但每一个零件都紧密咬合,行驶得更加平稳、安心,朝着共同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日子,就在这分工与合作中,一天比一天更加美好,充满了烟火气,也充满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