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城市中心的“四季香”茶楼,临窗的卡座隔绝了街道的喧嚣。
周六上午的阳光透过洁净的玻璃,给深色木桌镀上了一层浅金。周晓玲推开玻璃门进来时,一眼就看见了坐在那里的林鑫。
他穿着质感良好的休闲装,简洁的浅蓝色衬衫,手腕上连块表都没戴。
坐姿挺直却并不刻意,手里捧着一本……嗯?
县公路桥梁养护技术规范?
周晓玲走近了才看清那本大部头砖头书的封皮,再看林鑫认真翻阅的样子,脚步不由得顿了一下。
“林大作家!”周晓玲拉开椅子坐下,把鼓鼓囊囊的公文包往旁边一放,声音清脆中带着惊叹。
“您这是在……跨行进修?”
她指了指那本《规范》,眼睛弯成了月牙。
林鑫笑着合上书,放到一旁:“工作需要,临时抱佛脚。周编辑,请坐,喝点什么?”
“老样子,碧螺春!”,周晓玲对服务员招呼一声,转头就直奔主题,眼睛亮得像发现了新大陆。
“说正事!林鑫,你这速度……简直!”。她夸张地伸出两根手指。
“半个多月!二十多万字!还是在论坛里一章章更出来的!你知道吗?编辑部几个追你帖子的编辑都傻眼了!这更新频率,这质量,简直是……”
她想找个词形容,最后还是放弃了,只是用力点了点桌面,“牛!”
林鑫给她面前的杯子倒上刚泡好的碧螺春,淡淡的茶香氤氲开来。
“周编辑过奖了。手熟罢了,心在故事里,自然快些。”
“这可不仅是手熟!是天赋加努力!”,周晓玲端起茶杯,眼睛里的欣赏几乎要溢出来。
“历史被你写得跟追探案小说一样引人入胜!节奏、语言、人物,绝了!我这半个月工作动力都翻倍了,就盼着刷新你的帖子!”
她语气热切,接着又说:“今天带来个好消息!第一册《洪武大帝》的封面设计初稿出来了!我们美术组做了三套方案,你先看看喜欢哪个!”
她打开公文包,拿出几张彩打的样稿铺在桌面上,画面大气中带着一股明史独有的厚重与肃杀。
林鑫的目光依次扫过三张风格不同但都极具张力的封面草图,并未流连太久:
“周编辑,你们是出版界的行家,审美和市场把握最专业。封面用什么方案,你定,我没有异议。”
他的语气平静而肯定,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信任。
“啊?”,周晓玲反倒有些意外。
“真就全交给我了?你……就不怕我选个丑的?然后坑你一把!”
嘻嘻!
她半开玩笑半试探地问,心底却涌起一股被高度信任的暖流。这在习惯了作者锱铢必较的出版圈,实在罕见。
林鑫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淡金色的茶汤映着他笃定的目光:“怕?不存在的!第一。”
他放下茶杯,直视周晓玲。
“我对《明朝》本身有信心。只要它顺顺利利地印出来,堂堂正正地摆在书店里,它的魅力自然会吸引该吸引的人。
故事在那里,力量就在那里。其次,”
他嘴角微弯,露出一丝极淡却无比真诚的笑意。
“我既然选择了江河社,选择了周晓玲编辑作为这本书的‘接生婆’,那我的信任就是全部的。疑人不用。
专业的事,托付给专业的人。”
‘接生婆’这词让周晓玲噗嗤一笑,心中却像被投入一颗巨石,翻涌起难以言喻的激荡。这种全然的托付感,沉甸甸的,压得人有些喘不过气,却又像冬日暖阳般熨帖珍贵。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波澜,拿出文件夹里的另一份文件,神色恢复了一贯的精干:
“明白了!林大才子这份信任,我周晓玲一定扛住了,不负所托!那我们来谈谈接下来的‘专业事’!”
她翻开文件:“首印量,我们的市场部和销售部结合论坛的热度评估和同类型历史畅销书的经验,建议首印定在五万册。
这在我们社科类图书里,已经是相当大胆的数字了。你觉得如何?”
林鑫点点头:“可以。大胆点好。”
林鑫本来想提醒,让他们多印一些,省得以后加班加点印。
但是话到嘴边,硬是没有说出来。毕竟她不是自己,自己是开了天眼!
“宣传方面!常规的新书发布会、作者签售会肯定要做!签售第一站就定在河城!你有家乡的加成!”
周晓玲语速加快,手指点着方案书,“线上是也不能错过!你那个天涯的热帖就是最大的宣传池!我们准备在新书上市前一周,在论坛做联合宣传:线下签售预告置顶,前一百名现场购书读者送签名版书扉页!”
“没问题。”林鑫干脆地回答。
这种市场推广,交给出版社,定然不会错。毕竟他们是专业的!
周晓玲满意地笑了:“好!那这事就这么推进!签售日期等你最终确定回话,我们好协调场地!”
她从包里翻出那张最终选定的封面设计效果图(也是她最倾向的一款)递给林鑫:“封面暂定这个风格!至于稿费。”
她拿出合同稿,“你上次说的分成模式我们都认可了!合同也按你的意见重新拟了,版税比例这块是……”
接下来的十几分钟,茶香袅袅中,两人就合同细节中的几个关键点,进行了简洁而高效的协商与敲定。
林鑫始终态度明确,既坚持核心利益点,在非核心处又展现出相当的灵活性,让周晓玲在谈判中也感到顺畅,心里对这位年轻作者的印象更添了几分沉稳与务实。
茶过三巡,事情也谈得七七八八。周晓玲收拾好文件,看着对面年纪轻轻却气度沉稳的林鑫,心中那点好奇终究还是没压住:
“林鑫,有个事。”,她眨眨眼。
“采访提纲里有个问题我挺想提前知道——工作这么忙,你怎么还能写出这么精彩又接地气、而且字字都像是抠过史料的历史书?”
林鑫拿起茶杯,看着杯中的浅碧茶汤,氤氲的热气模糊了他的眼神。
他没有立刻回答。
周晓玲以为他不想说,忙笑道:“我就是好奇,随口一问!”
林鑫放下茶杯,手指在杯壁上无意识地摩挲了一下,声音平静如水,却带着某种难以形容的重量:
“或许……是因为见过太多冠冕堂皇的规矩之下的暗流,和写在纸上却从未落到地上的承诺吧。”
他抬眼,眸中没有任何波澜,只有一片深沉的静。
“历史如此。”
“现实,又何尝不是?”
周晓玲脸上的笑容微微一凝,端着茶杯的手也顿住了。
阳光透过窗棂,在那双年轻却沉静得过分的眼睛里,投下深浅不一的暗影。
窗外的河城喧嚣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