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招待所一号楼,巡察组驻地会议室。
长条会议桌一端,赵国华端坐主位,面无表情,眼神锐利如鹰隼。李欢坐在他左侧,目光平静,其他几名巡察组成员分坐两侧,气氛肃然。
林鑫坐在会议桌另一端,脊背挺直如松。他面前放着一份薄薄的汇报材料,目光平静地迎向对面投来的审视视线。
“林鑫同志,”赵国华声音不高,带着公式化的威严,“开始吧。重点汇报县道二级公路改造项目的进展情况,特别是资金拨付和使用情况。”
“好的,赵组长,李副组长,各位巡察组领导。”
林鑫微微颔首,声音沉稳清晰,没有丝毫波澜。他翻开面前的汇报材料,目光扫过纸面,语速平稳:
“项目立项批复于今年x月x日,由县发改局正式下达……”
“项目招标工作于x月x日完成,中标单位为金河建筑公司……”
“施工图设计审查已于x月x日通过……”
“土地征迁摸底工作正在进行中……”
“目前项目处于前期准备阶段……”
他条理清晰,语速适中,将项目从立项到当前状态的关键节点一一陈述,如同在复述一份标准的工作流程说明书。
赵国华面无表情地听着,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和一丝不耐烦。
李欢则微微低着头,目光落在笔记本上,手中的笔偶尔记录几个关键词,看不出喜怒。
林鑫的汇报接近尾声。
“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
“项目启动资金,至今尚未到账。”
“金河公司多次催促,表示资金不到位,无法组织机械和人员进场。”
“我已多次向县财政局沟通协调,但目前,仍未解决。”
“这是目前制约项目推进的最大瓶颈。”
“汇报完毕。”
项目启动资金,至今尚未到账!
这短短十二个字,就是林鑫要反馈的!
李欢放下手中的笔,抬起头,目光平静地看向林鑫,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
“林鑫同志,你确定,项目启动资金,至今没有支付给金河公司?”
她刻意强调了“至今”两个字。
林鑫迎上李欢的目光,眼神坦荡,没有丝毫闪躲:
“是的,李副组长。我确定。”
“作为项目负责人,资金是否到账,直接影响工程能否启动。”
“目前,金河公司尚未收到任何款项。”
“城建办这边,也未收到任何关于资金已拨付的正式通知或凭证。”
他语气平稳,字字清晰,如同在陈述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
“好。情况我们了解了。”
李欢点点头,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了几笔,随即合上本子,目光转向脸色铁青、几乎要爆发的赵国华:
“赵组长,林鑫同志的汇报很清楚。项目资金问题,是核心关键。我们需要进一步核实。”
赵国华胸膛剧烈起伏了几下,强行压下几乎要喷薄而出的怒火,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字:
“好!”
他猛地站起身,动作带着一种近乎粗暴的僵硬:
“今天的汇报就到这里!”
“林鑫同志,你可以回去了!”
他甚至没有再看林鑫一眼,仿佛多看一眼都会让他失控!
“是。各位领导辛苦了。”
林鑫平静地站起身,微微欠身。
他拿起桌上的汇报材料,转身,步伐沉稳地走出了会议室。
……
乐平镇政府大院。林鑫刚回到办公楼,就看到王振国背着手,挺着将军肚,慢悠悠地从办公楼里踱了出来。
他脸上居然还挂着一丝笑容?
“哟!林镇长!回来啦?”,王振国远远地就热情地打招呼,声音洪亮,带着一种刻意营造的关切。
“巡察组那边,汇报还顺利吧?辛苦辛苦!”
他几步迎上来,目光在林鑫脸上扫视着。
林鑫停下车,摘下头盔,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恭敬笑容道:
“谢谢王镇长关心。汇报完了,还算顺利。”,他语气平淡,听不出任何情绪。
“顺利就好!顺利就好!”,王振国脸上的笑容更深了些,甚至带着点“慈祥”的意味。
他拍了拍林鑫的肩膀,动作亲昵得有些虚假,“大岗村那边,石桥情况怎么样?没出什么问题吧?老百姓出行安全可是头等大事啊!”
“暂时没发现新问题,加强了巡查。”,林鑫简短回答,目光平静地看着王振国那张堆满笑容的脸。
心底那丝疑惑却悄然滋生,王振国这副样子,太反常了!
巡察组点名要自己汇报,他应该如临大敌才对!怎么会如此轻松?
难道上面的大佬交锋已经结束?
达成了某种交易?选择了“大事化小”?
还是他们真的没干那件事?可如果没干,何必费尽心机把自己支开?
“那就好!那就好!”
王振国似乎没注意到林鑫眼底的探究,依旧笑呵呵地说:
“你刚回来,也累了,先回办公室休息休息,工作上的事,不急!巡察组这边,后面应该没什么事了,你安心工作就行!”
他挥挥手,一副“一切尽在掌握”的姿态。
“好的,王镇长。”
林鑫点点头,不再多言。
回到办公室,林鑫给自己泡了一壶浓茶。他靠在椅背上,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王振国在笑,他想到什么高兴的事?
巡察组那边,赵国华那副要吃人的表情。
上面,到底达成了什么利益交换?
一个个疑问如同乱麻般在脑海中纠缠。他发现自己虽然重生,但身处基层,不在权力核心,对于高层那些无声的博弈和交易,依旧如同雾里看花。
这种无力感,让他感到一丝烦躁。
头痛,算了。
既然接触不到核心,就不想了。
他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翻腾的思绪。目光落在电脑屏幕上。
今天是巡察组在北江的最后一天。
风暴或许才刚刚开始。
而自己需要为下一阶段布局了。
他点开邮箱,看到了楚洛汐发来的那份关于全县农业基础数据的邮件附件。
他笑了笑,这份数据,只能做个引子吧。他新建了一个文档,手指在键盘上敲下标题:
《关于我国新农村发展的思考和探索》
他没有写建议,那不是一个副科级干部该操心,也轮不到他操心。他选择了另一种方式:思考和探索。
他结合前世的记忆和当下的观察,以平实而略带前瞻性的笔触,勾勒出2000-2006年这个关键时期中国农村改革的脉络:
废除农业税,切断了沉重的历史负担链条。
连续聚焦“三农”的一号文件,构建起“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体系。
“新农村建设”战略的提出,标志着城乡统筹发展进入新阶段。
他肯定了这些举措为后续惠农政策(如新农保、乡村振兴)奠定的坚实基础,也客观地点出城乡二元结构尚未根本扭转。
农业基础依然脆弱、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等深层次矛盾,暗示未来改革攻坚的艰巨性。
洋洋洒洒一万多字,不激进,不越位,却字字珠玑,饱含着一个基层干部对国家“三农”问题的深刻观察和拳拳之心。
他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没有问题,点击发送。
接着,他又点开另一个文件夹。里面是《大国崛起》葡萄牙篇和西班牙篇的书稿,他打包压缩,附上一封简短的邮件,发送给了省城人民社的陈主编。
做完这一切,他处理了几份积压的日常文件。窗外,天色渐暗。镇政府大院里的喧嚣渐渐平息。
林鑫站起身,走到窗边。他望着窗外沉沉的暮色,嘴角缓缓向上弯起一个冰冷的弧度。
暴风雨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