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心大对天赐的中医辅助调理进行得谨慎而充满耐心。她深知“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尤其是在健康问题上。在自我实践和观察了一段时间后,她认为需要更专业的指导,便诚恳地邀请培训班的老师——那位姓陈的老中医,在周末天赐回家时,为他做一次正式的望闻问切。
陈老师被林心大的好学和对儿子的关爱打动,欣然应允。周末,他来到林心大家中,仔细地为天赐诊了脉,看了舌苔,详细询问了工作、作息和身体感受。
诊察完毕后,陈老师对林心大点了点头,眼中带着赞许:“林大姐,你的判断基本是准确的。天赐确实偏向肝阳上亢,兼有轻微的肝肾阴虚,主要是长期劳心、用脑过度所致。你用的按摩穴位和食疗方子,思路很对,平肝潜阳、滋养肝肾,作为辅助调理非常稳妥。”
听到老师的肯定,林心大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陈老师又补充了一些建议:“可以适当加一点菊花和桑叶泡水,清肝明目效果更好。另外,一定要叮嘱他,子时(晚上11点-1点)前务必睡觉,这是养肝血最重要的时辰。情志方面,你说的对,心态平和是关键。”
这次专业的肯定,不仅让林心大的调理方案更有底气,也让天赐彻底信服了母亲的努力。他更加配合母亲的“健康管理”,甚至主动向同事推荐起母亲教的简单保健操。
随着天赐和念晴的“三年之约”临近尾声,林心大的生活重心也悄然发生了偏移。备考和钻研中医时的那股拼劲,逐渐转化为对婚礼筹备的细致关怀。她不再执着于为儿子“根治”高血压,而是将中医“治未病”和“养生”的理念,融入到了对孩子们日常生活的点滴关怀中。她会根据季节变化,准备不同的养生茶饮让儿子儿媳带走;会提醒他们按时吃饭,不要熬夜;会将一些简单的药膳做法教给念晴。
中医的智慧,不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而是化作了这个家庭里无声的关爱和温暖的守护。
终于,在阳光明媚的春天,天赐和念晴的“三年之约”圆满到期。他们不仅攒够了梦想中婚礼的费用,更是凭借自己的努力,在省城支付了一套不大但温馨的房子的首付。
婚礼的筹备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林心大虽然主要在唐山,但她通过电话,积极参与着每一个细节。从婚礼现场的布置风格,到宴席菜单的选定(她特意建议加了几道寓意吉祥又清淡可口的药膳),再到宾客的名单,她都给出了充满智慧和心意的建议。
婚礼前夜,林心大抚摸着那件为明天准备的、儿媳妇念晴特意为她定制的暗红色中式礼服,百感交集。她想起这一路走来的风风雨雨,想起早逝的石头、身陷囹圄的瓦片、含恨而终的尹父、还有那个早已在记忆中模糊的尹有才……所有的苦难与悲伤,在此刻,仿佛都为了衬托眼前这份来之不易的幸福。
她拿出瓦片那张模糊的照片,轻轻摩挲着,低声说:“瓦片,如果你能看见,你弟弟明天就要成家了……妈希望你……在那边也能好好的。”
泪水滑落,但很快被她擦去。她知道,明天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是属于天赐和念晴的,也是她告别过去、迎接崭新未来的日子。
杏林春暖,不仅指医术的高明,更喻示着生命在爱与智慧的滋养下,焕发出的勃勃生机。 林心大用她晚年的学习和坚守,为这个家带来了健康的理念和温暖的底色。而明天,这个家将迎来最璀璨的绽放。
所有的等待和努力,都将在那场期盼已久的婚礼上,得到最圆满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