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境魔患初定,功德加身的殷星尚未返回朝歌,一道缭绕着清冽仙气、隐隐有剑鸣之音的玉简便破空而来,悬停于他面前。玉简之上,通天教主的印记散发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神识扫过,内容简明扼要:为应对天地杀劫,整合散落力量,截教将于金鳌岛召开“万仙大会”,广邀洪荒有志散修齐聚,共商存续之道。特邀殷商摄政王殷星与会。
“万仙大会?”殷星指尖摩挲着玉简,感受着其中蕴含的磅礴剑意与隐隐躁动的劫气。通天教主此举,意图明显。封神榜高悬,杀劫临头,截教号称万仙来朝,门徒遍布洪荒,却也因此良莠不齐,易成众矢之的。借此大会整合力量,清理门墙,震慑宵小,确是必要之举。邀请他参加,既是看重他如今的身份与实力,亦是对他之前警示“熵”之威胁的一种回应,或许还存了进一步观察、乃至有限度合作的心思。
“殿下,此会恐是龙潭虎穴。”石矶娘娘面露忧色,“截教门人庞杂,难免有心怀叵测之辈。且此番大会,声势浩大,必然引来各方瞩目,西方教、阐教岂会坐视?”
“正因为是龙潭虎穴,才更要去。”殷星目光深远,“大劫之下,无人可独善其身。闭门造车,无异于坐以待毙。唯有知己知彼,方能寻得一线生机。更何况……”他顿了顿,“教主于我有赐阵之恩,此番邀请,亦是善意。”
他下令幽影斥候继续清扫北境残余魔气,并严密监控边境动向。自己则带着石矶娘娘,简单休整后,便动身前往东海金鳌岛。
越是接近金鳌岛,天地间的灵气便越是活跃,甚至隐隐带着锋锐之意。海面上空,各色遁光如同百川归海,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有驾驭仙鹤的得道全真,有乘坐狰狞妖兽的海外散修,有周身宝光缭绕的积年老怪,亦有形貌奇特、气息各异的水族精怪。一时间,仙气、妖气、灵气混杂,蔚为壮观,真可谓“万仙来朝”之盛况。
金鳌岛外围,已有截教弟子负责接引。多宝道人、金灵圣母、无当圣母、龟灵圣母等内门精英弟子皆现身维持秩序,一个个气息渊深,目光如电,彰显着截教的深厚底蕴。见到殷星,多宝道人等知晓其与教主有缘,且近期名声鹊起,均客气地将其引至岛上核心区域。
大会会场设于碧游宫前的巨大广场之上。云海翻腾,仙岛悬浮,一座座白玉莲台按照玄奥阵势排列,足以容纳数万修士。此刻已是人头攒动,喧声鼎沸。诸多散修三五成群,或交流道法,或交换宝物,或议论时局,气氛热烈而复杂。
殷星被引至前排一处较为显眼的莲台落座,石矶娘娘静立其后。他的到来,立刻吸引了无数道目光。有好奇,有审视,有敬畏,也有不加掩饰的敌意——尤其来自一些明显亲近阐教或对殷商抱有恶感的修士。
殷星泰然自若,闭目养神,实则神识如同水银泻地,悄然感知着周遭的一切。他感受到无数或强或弱的气息交织,听到种种关于封神榜、关于殷商西岐、关于域外威胁的议论。在这纷杂的信息流中,他敏锐地捕捉到几丝不协调的“杂音”。
那是一种看似平和、实则内里蕴含强烈度化与同化意愿的特殊气息,与周遭截教门人率性自然、散修们各自为政的气场格格不入。这气息隐藏极深,混杂在万千修士之中,若非殷星功德金轮对这类气息有着本能的排斥与警觉,几乎难以察觉。
西方教的人,果然混进来了。而且不止一人,他们分散在不同角落,看似与其他散修无异,却在暗中观察,窃窃私语,甚至试图与一些心志不坚或有所求的散修接触,传播着“西方极乐”、“脱离苦海”的教义。
就在这时,高台之上仙乐齐鸣,祥瑞万千。通天教主的身影无声无息地出现在最高处的云床之上,圣威弥漫,整个广场瞬间安静下来。万仙俯首,恭迎圣人。
通天教主目光扫过下方万千修士,声音平淡却蕴含无上威严,直接响彻在每个生灵的神魂深处:“天地杀劫已起,封神榜立,凡我修行之辈,皆在劫中。今日召集群仙,非为炫耀,实为共渡难关。我截教秉持有教无类之旨,愿为洪荒散修提供一庇护之所,亦望诸位能明辨是非,同心协力,共抗大劫……”
圣人开讲,阐述劫数,点拨大道,一时间地涌金莲,天降甘霖,异象纷呈。众修士如痴如醉,皆感获益匪浅。
然而,殷星却注意到,在那几位西方教细作的方向,虽也作聆听状,但其周身那隐晦的度化之力非但没有收敛,反而趁众修沉浸大道感悟、心神放松之际,如同无形的触手,更加活跃地蔓延开来,悄无声息地影响着附近修士的心智。
一场盛会,表面祥和,暗地里却是波涛汹涌。西方教的渗透无孔不入,这场万仙大会,恐怕难以平静收场。殷星心中冷笑,不动声色地将那几名细作的气息牢牢锁定。
大会仍在继续,而暗中的较量,已然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