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歌万仙来朝,人道气运与截教仙光交织,将那座人族王城映照得如同洪荒的新中心。这股骤然改变天地格局的力量,如同投入静湖的巨石,涟漪以朝歌为核心,向着洪荒天地的每一个角落急速扩散,引动了八方云动。
昆仑山,玉虚宫。
此地与碧游宫的万仙来朝截然不同。宫阙巍峨,隐于云雾之间,透着亘古不变的清冷与秩序。元始天尊高坐九龙沉香辇,面容古井无波,唯有眼底深处一丝冰冷彻骨的寒意,让下方肃立的广成子、赤精子、玉鼎真人等十二金仙,乃至燃灯道人,都感到元神战栗。
“殷星,逆天而行,以人道乱天道纲常。”元始天尊的声音不高,却如同凛冽寒风刮过玉虚宫的每一个角落,带着不容置疑的定性与审判意味,“通天师弟,不明天数,不辨是非,聚拢群魔,助纣为虐。”
他目光扫过下方门人,每一个字都重若千钧:“封神之事,乃天道所定,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今有狂徒逆天,吾阐教执掌天道法统,岂能坐视。”
“广成子。”
“弟子在。”广成子立刻出列躬身。
“命你总领阐教诸事,调度门人,炼制法宝,演练大阵。凡吾阐教门下,皆需备战。”
“赤精子、玉鼎……”
“弟子在。”
“你二人携吾符诏,前往麒麟崖、凤凰岭,晓谕上古遗族,莫要自误。”
“惧留孙、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
被点名的四人出列。
“你等前往西岐,助子牙稳固根基,以待天时。”
一道道命令发出,条理清晰,目标明确。整个玉虚宫的气氛瞬间绷紧,肃杀之气弥漫。阐教这架遵循“天命”的精密机器,开始全力运转。元始天尊最后补充了一句,声音低沉却蕴含无尽威严:“通告洪荒,殷星与截教,已入魔道。”
西方,极乐世界。
八宝功德池畔,金光万道,瑞气千条。接引道人面带悲苦,准提道人则嘴角含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东方内乱,三清失和,此乃天数使然。”准提道人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种奇异的诱惑力,“元始道友顺天应人,通天道友性情刚烈,那殷星更是异数中的异数。他们斗得越狠,我西方大兴之机便越近。”
接引道人低眉垂目,声音低沉:“众生皆苦,东方杀劫起,正需我西方妙法渡之。合该我教东传,广纳有缘。”
两人相视一眼,无需多言,默契自成。准提道人手掌轻抬,指尖一点琉璃佛光闪现,化作无数细微不可察的流光,悄无声息地没入虚空,向着东方而去。那是传递向早已潜伏在东方的某些棋子,或是与西方有缘的“有识之士”的讯息。同时,极乐世界深处,原本沉寂的某些佛国净土,开始有金刚、罗汉、菩萨的身影隐现,暗中调集力量,等待那“东传”的最佳时机。
幽冥血海,无边无际的污秽与死寂之中。
血浪翻涌,一座由白骨与怨魂堆积而成的庞大宫殿内,冥河老祖端坐于业火红莲之上。他四亿八千万血神子分身同时感应到了洪荒大陆上那剧烈的气运变化。
“打起来了,嘿嘿,打得好!”冥河老祖发出夜枭般刺耳的笑声,猩红的眼眸中闪烁着贪婪与狡诈,“元始老儿看不起老祖,通天小子也自视甚高,还有那不知天高地厚的人族小子……这潭水越浑,老祖我才好摸鱼。”
他心念一动,血海之中立刻掀起万丈波涛,无数狰狞的身影在血浪中沉浮,那是阿修罗族的战士,男的丑陋凶悍,女的妖艳致命。
“波旬,欲色天,大梵天,”冥河老祖点名,“派几支小的阿修罗队,去殷商边境那几个血气旺盛的部落‘打打秋风’,小心点,别撞上硬茬子,试试他们的反应。”
“谨遵老祖法旨!”三道强横的气息从血海深处回应。很快,几股血腥的暗流,悄无声息地离开了血海,向着人族与妖族、巫族残留势力交错的边境地带渗透而去。
北冥之海,妖师宫。
这座古老的宫殿悬浮在漆黑冰冷的北冥海眼之上,宫门紧闭,万古死寂。宫内深处,鲲鹏老祖化身为一黑袍道人,静坐于蒲团之上,周身气息与整个北冥海融为一体,仿佛亘古存在的冰山。
外界的天翻地覆,似乎并未影响到这里分毫。然而,他那双仿佛能吞噬一切光线的眼眸深处,有细微的波澜起伏。
“殷星……人道……截教……阐教……西方……”他低声自语,每一个词都带着岁月的重量,“龙族也牵扯其中,凤凰、麒麟态度不明……嘿嘿,这盘棋,倒是比龙汉初劫时还有趣。”
他没有任何动作,既未响应元始天尊的符诏,也未对朝歌的盛况表示任何兴趣。他只是静静地观望着,如同一个最有耐心的猎手,或者说,一个等待最终局面的棋手。妖师宫依旧紧闭,北冥海依旧死寂,但这份沉默本身,就是一种令人捉摸不定的态度。
就在洪荒各方势力或因利益、或因理念、或因算计而纷纷动作之时——
西岐。
一座新筑的高台矗立在城外,高台之上,旌旗招展,虽不及朝歌万仙来朝的磅礴,却自有一股凛然肃杀之气。姜子牙,这位手持元始天尊所赐打神鞭(仿品,真品需待时机)的白发老道,身着道袍,面容肃穆,一步步登上高台。
他面向昆仑山方向,焚香祷告,声音传遍四野:
“今有商王受,昏庸无道,宠信妖邪,更兼殷星悖逆,勾结左道,祸乱洪荒,罔顾天命!吾姜尚,奉元始天尊法旨,承天道意志,于此拜将,代天伐纣,廓清寰宇!”
话音落下,他手中打神鞭(仿品)指向苍穹。
冥冥之中,一股庞大而晦涩的天道意志似乎被引动。原本晴朗的天空,西岐上空竟有玄黄色的功德之气隐隐汇聚,虽然稀薄,却带着一种“正统”与“大势”的意味,清晰地压过了朝歌那鼎盛却显得“杂乱”的人道与仙道气运。
天道气运,在这一刻,明显开始向西岐倾斜。
“伐纣!伐纣!伐纣!”
台下,西岐甲士齐声高呼,声浪震天。姬发立于军前,目光坚定。阐教众仙的身影,在云端若隐若现。
代天伐纣的大旗,终于被正式竖起。封神杀劫,进入了以人间王朝争霸为舞台,洪荒仙神纷纷下场搏杀的全新阶段。
朝歌城内的殷星,几乎在姜子牙拜将的同一时间,心有所感,抬头望向西岐方向。他体内的人道气运传来一阵细微却清晰的滞涩感,仿佛遇到了一层无形的壁垒。
风暴,已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