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高余党的终极反扑虽如一场狂风骤雨般猛烈,但在秦风与林悦的携手应对下,终究被彻底平息。咸阳宫前的广场上,赵高余党被处以车裂之刑的惨烈场景虽已渐渐消散,可那事件带来的震撼却如余波般在秦朝上下久久回荡。
经过这场风波,秦朝的朝堂愈发稳固,秦风在朝臣和百姓心中的威望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林悦,这位来自现代的幼师,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勇气和创新精神,在秦朝的工程领域以及这场危机化解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她的名字也如璀璨星辰般在秦朝的天空中闪耀。
这一日,阳光明媚,洒在咸阳宫那金碧辉煌的宫殿之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胡亥身着华丽的龙袍,头戴冕旒,端坐在龙椅之上,脸上洋溢着难得的愉悦与欣慰。朝堂之下,文武百官整齐排列,气氛庄严肃穆。
秦风迈着稳健的步伐,走上前去,恭敬地行礼道:“陛下,此次能够成功识破赵高余党阴谋,将其一网打尽,多亏了林悦的机智果敢与卓越才能。她在工程创新方面为秦朝立下赫赫战功,在应对危机时又展现出非凡的智慧,实乃我秦朝之栋梁。”
胡亥微微点头,目光投向林悦,眼中满是赞赏之色。林悦身着华丽的服饰,虽略显拘谨,但眼神中却透露出坚定与自信。她莲步轻移,款步上前,盈盈下拜,轻声道:“陛下,能为秦朝效力,是臣妾之荣幸。臣妾不过尽了自己所能,不敢当此夸赞。”
胡亥哈哈一笑,说道:“林悦,你莫要谦虚。你在长城修筑中提出的创新方法,大大提高了工程效率,节省了人力物力;在阿房宫的设计建造中,融入诸多新颖理念,让宫殿愈发宏伟壮丽、独具匠心。更不用说此次在赵高余党投毒事件中,你凭借现代医学知识,迅速解毒,拯救了众多朝臣与百姓的性命。如此功绩,朕定当重重赏赐。”
说罢,胡亥沉思片刻,目光变得庄重而严肃,缓缓说道:“朕今日封林悦为‘工程圣手’,赐其‘持剑上朝’之特权。‘工程圣手’,寓意你在工程领域有着超凡的技艺与智慧,如同圣手般能化腐朽为神奇;‘持剑上朝’,则彰显朕对你的信任与器重,赋予你一定的威严与权力,以便你更好地为秦朝效力。”
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哗然,众臣皆露出惊讶之色。“持剑上朝”,这可是极高的殊荣,在秦朝历史上,鲜有人能获此待遇。林悦也有些受宠若惊,她连忙再次下拜,说道:“陛下,如此厚爱,臣妾实在担当不起。臣妾只愿能为秦朝的繁荣富强尽一份绵薄之力,不敢奢求如此重赏。”
胡亥摆了摆手,说道:“林悦,你莫要推辞。这是你应得的。朕希望你能以此为动力,继续为秦朝的工程事业以及国家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与力量。”
林悦见胡亥心意已决,心中感动不已,她郑重地说道:“臣妾领旨谢恩。陛下放心,臣妾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所托。”
然而,林悦心中却还有一件心事,那便是秦朝的殉葬制度。在现代,她深知生命的宝贵与尊严,而秦朝的殉葬制度却让无数无辜的生命在帝王驾崩后随之消逝,这让她痛心不已。如今,她得到了胡亥如此高的认可与赏赐,觉得这是一个提出废除殉葬制的绝佳时机。
林悦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再次上前一步,说道:“陛下,臣妾还有一事相求。”
胡亥微微皱眉,说道:“林悦,你有何事,但说无妨。”
林悦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胡亥,说道:“陛下,臣妾恳请陛下废除秦朝的殉葬制度。”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寂静,众臣皆面露惊色,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殉葬制度在秦朝由来已久,是秦朝宗法制度的一部分,被视为维护皇室尊严与权威的一种方式。如今林悦竟公然提出废除,这无疑是在挑战传统,触动了许多人的利益与观念。
胡亥的脸色也变得阴沉起来,他沉默良久,目光中透露出复杂的情绪。殉葬制度,于他而言,既是一种传统的延续,也是皇室威严的象征。废除它,并非易事,需要极大的勇气与决心。
林悦见胡亥沉默不语,心中虽有些紧张,但并未退缩。她继续说道:“陛下,生命是至高无上的,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生命。殉葬制度让无数无辜的生命在帝王驾崩后白白牺牲,这是对生命的极大不尊重。而且,这些殉葬之人,大多是有家人、有情感的鲜活生命,他们的离去会给无数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与灾难。”
说到这里,林悦的眼中闪烁着泪光,她想起了在现代所倡导的人权与生命平等观念,声音微微颤抖却更加坚定:“陛下,秦朝如今正在不断发展壮大,需要的是团结与进步,而不是这种残酷的制度来束缚人们的心灵。废除殉葬制度,不仅能体现陛下的仁德与宽容,还能赢得天下百姓的拥护与爱戴,对秦朝的长治久安有着深远的意义。”
朝堂之上,一些大臣开始附和林悦的观点,他们认为林悦所言有理,殉葬制度确实过于残酷,与秦朝倡导的法治与进步理念有所背离。然而,也有一部分保守派大臣坚决反对,他们认为殉葬制度是秦朝的传统,不可轻易废除,否则会破坏皇室的尊严与权威,引发天下大乱。
双方争论不休,朝堂之上气氛愈发紧张。胡亥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他深知林悦所言有一定道理,废除殉葬制度或许真的能为秦朝带来新的气象。但同时,他也担心废除传统制度会引发朝堂动荡,遭到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
林悦看着胡亥犹豫不决的样子,心中焦急万分。她知道,这是一个改变秦朝历史的关键时刻,如果错过,不知还要等多久才能再次有机会废除这残酷的制度。于是,她再次跪地,恳切地说道:“陛下,臣妾知道废除殉葬制度并非易事,但为了秦朝的未来,为了天下百姓的福祉,还请陛下三思。臣妾愿以自己的性命担保,废除殉葬制度后,秦朝只会更加繁荣稳定,不会出现任何动荡。”
秦风也走上前去,跪在林悦身旁,说道:“陛下,林悦所言极是。殉葬制度确实已经不适应秦朝的发展需求。如今秦朝在陛下的英明领导下,正朝着繁荣富强的方向迈进。废除殉葬制度,正是陛下展现仁德与智慧的大好时机,能让天下人看到陛下的胸怀与远见。”
胡亥看着眼前跪地的林悦和秦风,心中深受触动。他想起林悦在秦朝所做出的种种贡献,想起她为了秦朝的发展不惜冒险与赵高余党斗争,想起她提出的诸多创新理念让秦朝的工程事业蒸蒸日上。如今,她为了废除残酷的殉葬制度,不惜以性命担保,这份勇气与决心让胡亥为之动容。
胡亥缓缓站起身来,目光扫视着朝堂之上的众臣,声音洪亮而坚定地说道:“众爱卿,林悦所言有理。殉葬制度虽为秦朝传统,但如今时代在变,秦朝也在不断发展进步。我们不能再让这残酷的制度继续延续下去,让无数无辜的生命白白牺牲。”
说到这里,胡亥停顿片刻,深吸一口气,然后郑重地颁旨道:“自今日起,秦室以陶俑代活人殉葬。此后,凡秦朝帝王驾崩,皆以陶俑陪葬,不得再以活人殉葬。违者,严惩不贷。”
此旨一出,朝堂之上先是一片寂静,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众臣纷纷跪地,高呼:“陛下圣明!陛下仁德!”林悦和秦风也激动不已,他们相视一笑,眼中满是欣慰与喜悦。
林悦再次叩首,感激地说道:“陛下,臣妾替天下百姓感谢陛下的仁德与宽容。陛下此举,必将载入史册,流芳千古。”
胡亥走下龙椅,亲自扶起林悦,说道:“林悦,这一切都是你的功劳。若不是你提出废除殉葬制度,朕或许还未能意识到这制度的残酷与不合理。你为秦朝做出了如此巨大的贡献,朕理应满足你的请求。”
从那以后,秦朝的殉葬制度正式废除,以陶俑代活人殉葬成为新的传统。林悦的这一提议,不仅拯救了无数无辜的生命,也为秦朝的历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林悦,这位来自现代的幼师,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勇气和善良,在秦朝的舞台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她与秦风的爱情也在这一次次的考验中愈发深厚,他们携手并肩,继续为秦朝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着。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秦朝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一个充满希望与活力的时代。
随着时间的推移,林悦“工程圣手”的名号越传越远,她的创新理念和方法在秦朝的各个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秦朝的长城愈发坚固雄伟,成为了抵御外敌的坚固屏障;阿房宫也在工匠们的精心雕琢下,成为了世界上最宏伟壮丽的宫殿之一,吸引着无数人前来瞻仰。
而林悦“持剑上朝”的身影,也成为了秦朝朝堂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世人证明了一个女子在古代社会同样可以拥有卓越的才能和强大的影响力。她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打破了传统的束缚,为秦朝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林悦的影响下,秦朝的社会风气也逐渐发生了变化。人们开始更加尊重生命,重视人才,倡导创新与进步。秦朝的文化、科技、艺术等领域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呈现出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
多年后,当后人回顾秦朝的历史时,林悦的名字无疑会成为一个闪耀的符号,她的事迹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了追求真理、正义和进步而不懈奋斗。而她与秦风那段跨越时空的爱情故事,也将成为人们口中传颂的佳话,永远流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