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药,还能咋治?拿手抓啊?”徐兰没好气。
“物理除虫嘛。”二蛋拍了拍那油桶,“温度到了,啥虫都活不了。咱给它来个‘高温物理’,一锅端!”
他让雷大炮帮忙,把油桶开口扩大,底下加固,做成个简易的大蒸箱。又找来根铁管接在炉子上,导蒸汽进去。最关键的是,二蛋不知从哪弄来个旧的工业温度计,小心地安装在蒸箱侧面。
“温度是关键!”二蛋指着温度计对来帮忙的街坊解释,“得有60度,保持十分钟以上,虫卵都能给它烫死喽!但温度太高了,衣裳被褥就该烤坏了。”
接着,他又用铁丝弯了许多鱼钩形状的架子,挂在蒸箱顶上。“衣裳不能乱塞,得挂起来,蒸汽才能透进去,还能防皱巴。”
一个土法上马的“蒸汽灭菌柜”就这么成了。二蛋把它支在院门口通风处,拉上根绳子算隔离区。
“各位街坊!除虱子,靠这个!把要处理的衣裳被褥用床单包好拿来,排队灭菌!记住啊,一次别太多,保证效果!自家孩子看好了,别靠近,烫着!”
消息一出,抱着试试看心态的人立马排起了队。
第一家是前院老李家,把他家小子那身都快挠成麻布的衣裳塞了进去。二蛋看着温度计,小心控制着火候。十分钟后,打开盖子,热气腾腾。拎出衣裳一看,虱子果然没动静了,抖落下来不少小黑点。
“真管用!”老李媳妇惊喜道,“这下能睡个安稳觉了!”
一家传一家,97号院门口的蒸汽柜就没停过火。二蛋又搞了个登记本,谁家什么时候来的,用了多久,记清楚,公平有序。
光治不防不行。二蛋又让小玲帮忙,画了几张宣传画,贴在院墙上,讲怎么保持个人卫生,怎么预防。小燕更绝,带着她那几个小伙伴,编了段快板,在胡同里咿咿呀呀地唱:
“竹板这么一打,听我说端详~”
“可恶的小虱子,害人真不轻~”
“咬得娃娃哭,夜里睡不宁~”
“莫要慌来莫要怕,二蛋有妙招~”
“高温蒸汽哗啦啦,害虫变成渣渣渣!”
“勤换衣裳勤洗澡,虱子不敢把门上~”
“大家齐心讲卫生,干干净净身体棒!”
童声清脆,节奏明快,很快孩子们都跟着学,比大人说教管用多了。
眼看97号院这边搞得热火朝天,虱情得到控制,95号院那边却乱了套。易中海也想学,可没二蛋那手艺,弄个破桶瞎蒸,不是温度不够就是差点把衣裳点了。
贾家更是闹出了大笑话。贾东旭不知从哪淘换来小半瓶不知真假的敌敌畏,贾张氏如获至宝,舍不得用,听说浓度高效果好,居然倒了小半瓶在她那快擀毡的头发上,说是要彻底闷死虱子!
结果没到半小时,她就头晕眼花,恶心呕吐,倒在院里直抽抽。吓得秦淮茹哇哇大哭,棒梗跑出来大喊救命。
正好二蛋过去给他们院送蒸好的被褥(街道安排互助),一看贾张氏那样子,再一闻那冲鼻的农药味,当时就明白了。
“胡闹!这是能往头上抹的东西吗?不要命了!”二蛋也顾不上别的,赶紧让人找肥皂水来给她冲洗,又叫人赶紧去推板车送医院。
一阵鸡飞狗跳,贾张氏被拉走了。95号院弥漫着一股农药味和尴尬的气氛。
易中海脸色铁青,看着忙活完的二蛋,张了张嘴,没说出话。
二蛋看着这一团糟,叹了口气,对周围看热闹的95号院众人说:“看见没?化学这东西,不懂不能瞎用!那是能要命的!除个虱子,安全第一,物理法子虽然麻烦点,它不伤人呐!”
他指了指那边还在冒气的蒸汽柜:“要用,排队去。按规矩来。”
说完,摇摇头走了。身后传来95号院众人的窃窃私语和对贾家的数落。
经过这么一遭,再没人敢瞎用农药了。97号院的蒸汽柜前排的队伍更长了些,连95号院的人也老老实实过来登记排队。
小燕的快板声飘荡在胡同里:“高温蒸汽哗啦啦,害虫变成渣渣渣…”
二蛋看着渐渐恢复秩序的胡同,擦了把额头的汗。这“高温物理”灭的何止是虱子,怕是连一些人脑子里那些不讲科学、蛮干胡来的“虫子”,也顺便烫了一烫。
技术课堂办了几期,街坊邻居们手里多了点本事,心里就活泛了,家里有点啥小毛病,总想自己动手试试。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缺家伙事儿啊。总不能为了拧个螺丝,专门跑去借八级工雷师傅那把宝贝扳手吧?
这天,前院张婶家炒菜,盐罐子掉地上,磕掉个碴儿,漏盐。张婶心疼盐,拿着罐子想找个家伙磨一磨,起码不漏就行。可家里连把锉刀都没有。她先是想到二蛋,可走到97号院门口,又犹豫了:“这点小事也麻烦人家二蛋,是不是太不值当了?”
正嘀咕呢,碰上同样出来遛弯的吴老师。吴老师一听,推了推眼镜:“是啊,我家那收音机后盖螺丝松了,想紧一下,都找不着个合适的螺丝刀。总不能为这去买一套吧?”
这话像根小柴火,丢进了二蛋心里那堆早就冒烟的念头里。他正瞅着自家工具房里那些越攒越多、有些重复闲置的工具发愁呢。
晚饭时候,二蛋敲了敲碗边:“爹,妈,跟你们商量个事儿。咱家那些多余的扳手、锤子、螺丝刀,放着也是落灰,我想把它们挂出来,借给街坊用用,你们看咋样?”
徐兰一愣:“借工具?这…万一使坏了,或者不还了咋办?”
雷大炮也皱眉头:“我那套扳手可是好钢口!借出去给人使豁了口子,我心疼!”
“所以得有规矩。”二蛋早就想好了,“咱不收钱,收押金。也不要钱,就要鸡蛋壳!”
“鸡蛋壳?”小燕眼睛亮了,“二哥,你要鸡蛋壳干啥?孵小鸡啊?”
“吃你的饭!”二蛋乐了,“鸡蛋壳家家都有,不值钱,但攒够五个完整的也不容易。拿来当押金,表明个态度。用完工具,完好无损地还回来,鸡蛋壳原样拿走。要是工具使坏了,或者不还了,押金就扣下。”
小玲哼了一声:“谁稀罕你那几个破鸡蛋壳?”
“哎,话不能这么说。”二蛋摇头,“这不是稀罕不稀罕的事,是个仪式,是个凭证。表明借东西的诚意和爱护的心。”
他顿了顿,又说:“光借工具还不行。每借一次工具,借的人得贡献一条维修心得,写下来,贴墙上。比如张婶用锉刀磨了盐罐,她就得写‘磨陶瓷边角,要轻要慢,蘸水不飞灰’。吴老师紧了收音机螺丝,就得写‘精密螺丝防滑丝,力度适中别用蛮力’。这叫知识共享,工具流动,经验也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