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风紧。
太上皇赵佶与郓王赵楷终于逃出宫禁,在一队皇城司旧部的护送下,悄然出城。
这支队伍约有二十人,皆是皇城司悍卒,由提举黄成肃亲自率领。
此人身形肥硕,声如洪钟,满脸横肉,走起路来犹如挪山般震地。
他是赵楷一手提拔之人,忠心耿耿,尤善钻营权谋。
马车出城时,赵楷掀开帘子,长吸一口寒气,仿佛从囹圄中脱身,重见天日。
“父皇,我们终于自由了!”
赵佶坐于车内,披着厚裘,双手紧握,虽未言语,眼中却泛起微光。
多日的禁锢压抑,如今得以踏出宫门一步,犹若梦境。
“我儿谋略过人!”
赵佶不吝称赞,他最疼爱的就是这个聪明伶俐的儿子。
“父皇勿忧,一切皆由儿臣安排!”
为了避免被崇祯帝派出的追兵发现,赵楷果断决定,马车不往南,而是调头向北,与朝廷南迁的方向背道而驰。
不得不说,赵楷脑子是真好使,一路上居然轻松躲过了搜查的追兵。
然而,自由的喜悦尚未消散,沿途兵荒马乱,出现大量官军调动、城池戒严。
赵佶面露忧色,对黄成肃低声道:“这些兵马……莫非是来追咱们的?”
黄成肃拱手道:“太上皇放心,这些是刘光世麾下之军,奉命北上阻击金人,皇城司消息灵通,不会弄错。”
赵佶蹙眉,望向窗外:“但若被刘光世部查问,咱们岂不暴露?”
赵楷点头,显出焦躁:“黄提点,你有应对之策否?”
黄成肃嘿然一笑,翻开厚袍,从怀中抽出一面青龙旗。
青旗在风中猎猎作响,绣有金线龙纹,旗面上金龙飞舞,威势十足。
黄成肃得意地挂起龙旗:“有了这面皇室的龙旗,官军见了,必定识得我们的身份,不但不会盘查,反而会主动护送!”
赵楷心头一震,想不到这姓黄的胖子想得竟如此周全。
他望着那旗,心中稍安,但仍不放心,嘱咐道:“小心驶得万年船,万一遇到官军盘查询问,我们的身份难免暴露,不如我们绕路避开刘光世的人马,宁可多走两日,也别惹麻烦。”
黄成肃点头称是,傲然道:“殿下放心!卑职早就准备好了替代路线,避开宋军轻而易举,一切尽在卑职掌握。”
在他的指挥下,马车避开官道,循乡间小径北行,渐渐远离了宋军驻扎的道路。
赵楷心中的不安渐渐淡去,开始畅想未来。
正当一切似乎顺利之时,远远尘土飞扬,一骑快马突至,挡在路中。
来人身着便服,正是被崇祯贬为监察御史的秦桧。
他奉命“外放”巡查,实则暗中寻找太上皇赵佶。
秦桧一眼就看到了那辆在荒僻小路上显得格外突兀的马车,更看到了黄胖提点手中那面随风招展的青龙旗!
青龙旗的意义,他再清楚不过!
这是只有大宋皇室才能用的旗帜!
秦桧心中狂喜,当即舍弃王氏等人,单人独骑,远远地便追了上来。
马车内的赵佶在听到马蹄声后,撩开帘子一看,顿时吓得面色煞白。
他一眼就认出了秦桧!
惊恐地以为,这是崇祯帝派来追捕他们的爪牙!
赵楷远远见秦桧,面色骤变,压低声音:“这人我认得,是赵桓跟前的近臣,怕是奉命前来捉拿咱们。”
他眼神一转,低声示意黄成肃:“莫留活口。”
黄成肃会意,手按刀柄,身后数名亲卫缓缓绕行,准备将秦桧围杀。
不料秦桧忽地飞身下马,疾奔至前,二话不说便双膝跪地,伏身叩首,高呼道:“罪臣秦桧,拜见太上皇!拜见郓王殿下!罪臣愿效犬马之劳,追随太上皇,光复大宋!”
赵佶和赵楷都愣住了。
这秦桧,不是赵桓的“狗”吗?
怎么会……跪了?
赵佶挑眉不语。
赵楷冷声道:“你是赵桓心腹,怎会来投奔太上皇?”
秦桧抬起头来,神色虔诚:“官家南渡,畏敌如鼠,弃北方百万百姓于不顾,臣看在眼里,痛在心中,太上皇若归位,必可中兴大宋,臣愿助一臂之力。”
赵楷狐疑,示意护卫们先收刀,然后沉声问道:“秦桧,你如何能助父皇夺回帝位,中兴大宋?”
秦桧心中狂喜,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
“殿下!如今官家背弃中原,仓皇南逃至江宁!此乃天赐良机!他既已舍弃北方,便已失尽民心!臣有上中下三策,可助太上皇重掌天下!”
秦桧故意卖了个关子,见赵楷急切,便继续道:“上策,便是发动天下舆论,散布谣言,声称当今官家畏惧金人,贪生怕死,仓皇南逃,抛弃北方百万百姓于不顾,不忠不孝,天人共愤!此举必能动摇其刚刚建立的微薄威信!”
“中策呢?”
赵楷听得心动,忍不住催到。
“中策,便是反击官家在朝堂上对我等的污蔑!殿下可以对外宣称,曾和金人签订城下之盟,割地赔款,皆是逆贼赵桓之罪,而非太上皇之过!”
“如此,便能将所有脏水泼向他,洗白太上皇清誉,赢得天下士子之心!”
“至于下策嘛……”秦桧眼中闪烁着冷光:“便是联系北方各路义军和州县豪强,以太上皇名义颁布勤王诏书,许以高官厚禄,再言太上皇尚在北地,誓为天下请命,便可大张声势,鼓动旧臣响应!”
“妙计!妙计!”
赵楷听得心潮澎湃,他拍手叫绝,兴奋不已:“秦桧!你真是个人才!这些计谋,可谓是滴水不漏,字字珠玑!若能成功,何愁大业不成!”
太上皇赵佶也是闻言大喜,当场表态:“你且放心,待朕光复大宋,重登大宝之日,朕必封你为宰相,位列百官之首!”
秦桧闻言大喜过望,他再次叩首:“谢陛下隆恩!臣万死不辞!”
他心里清楚,跟随太上皇,远比继续留在崇祯身边当一条“死狗”要有前途得多。
黄成肃虽不喜此人,然见太上皇和郓王赵楷心悦,亦未多言。
马车继续北行,沿途依旧荒村野岭,唯风声与狼嚎作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