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踞河西咽喉,东扼秦陇,西控羌戎。其城郭如卧虎盘踞,南北三里七分,东西二里九步,夯土城墙斑驳处可见贞观年间的葡萄藤化石。城西白亭海如碎银铺地,映着祁连雪峰的冷光;城南天梯山石窟的千佛眼,终年注视着丝绸古道上的驼铃商队。
寅时三刻,朔风卷起锁阳城残垣的沙粒。 羌笛声里混着粟特商队的铜钹响,胡麻油香从东市七十二坊溢出,与吐蕃驿馆前焚烧的牦牛粪烟纠缠成奇异雾霭。回鹘马贩的辫梢银铃叮当,惊起大云寺檐角铁马,锈蚀的\"开元通宝\"纹样在月光下泛着青光。
节度使府衙前的拴马石,尚存吐蕃大将刀劈的裂痕。青砖缝隙里钻出几株河西紫苜蓿,花蕊间凝着二十年前阵亡斥候的守宫砂。西大街酒肆\"醉卧沙场\"的幌子斜插在龟兹乐舞壁画上,胡姬裙摆扫过处,露出底层武德年间的《平蕃策》残碑。
子城西南角的军械库,玄铁陌刀与吐蕃弯刀同悬一梁。刀锋滴落的锈水在地面汇成《西域图志》的等高线,蟋蟀在吐番军箭囊裂口处筑巢,振翅声应和着更夫敲击吐谷浑铜壶的节拍。忽有夜巡骑兵马蹄踏碎水洼,惊散倒映在积水中连珠纹的星斗。
五更天,驼队铜铃惊破南门瓮城的寂静。粟特老商人卸下波斯琉璃盏,盏底粘着于阗美玉的碎屑,在晨光中与凉州城门卒的鱼鳞甲共鸣。炊烟自八百眼坎儿井上升起时,汉家妇用吐蕃语与回鹘牧童讨价还价,案头《金刚经》旁摆着摩尼教日晷仪,晷针投影正指向摩罗迦新筑的烽燧城。
残阳如血,将凉州城头的吐蕃旌旗染成暗紫色。张议潮勒马立于高坡,甲胄上的云纹在暮色中泛着冷光。他望着城头飘起的缕缕炊烟——那烟色发黑,分明是烧了皮革。
\"断粮半月,他们开始煮马鞍了。\"副将仆固俊攥紧缰绳,指节发出脆响。他身后三千玄甲军鸦雀无声,唯有战旗在朔风中猎猎作响。
城头忽然传来骚动。数十名衣衫褴褛的百姓被推上垛口,吐蕃士兵的弯刀架在他们脖颈。摩罗迦猩红大氅在城楼翻卷如血浪,他手中陌刀挑起个布包掷下城墙。布包在半空散开,仆固俊派去的劝降使者头颅滚落尘埃,双目犹睁。
\"告诉张议潮!\"摩罗迦的汉话带着陇西口音,\"凉州城里三万户,皆是本帅肉盾!\"他狂笑着劈断雉堞,碎石迸溅中,百姓哭喊声撕破暮色。
张议潮的掌心在鎏金马鞍上压出凹痕。他想起三日前空空儿带回的密报:粮仓仅剩十日之储。西北风卷着沙粒打在面甲上,发出细碎的铮鸣。
子夜时分,粮仓方向的火光映红了半边天。
仆固俊的陌刀插在土垒前,刀刃已崩出锯齿。三百陌刀手结成鱼鳞阵,铁甲缝隙间不断渗出粘稠的血。吐蕃轻骑的尸体在阵前堆成矮墙,后续的马队仍在冲锋。
\"换槊!\"仆固俊嘶吼着扯断肩甲系带,左肩箭伤翻出白骨。亲兵递上马槊时,他看见阵西有个缺口——二十骑吐蕃重甲正踏着同袍尸体突入。
寒光闪过,领头武士的狼牙棒已到面门。仆固俊拧腰侧步,马槊毒蛇般钻入铁甲缝隙。血浆喷溅的瞬间,他听到身后传来机括声。三十架伏远弩同时咆哮,铁矢穿透三重皮甲,将突袭者钉死在粮车上。
此时城西乱葬岗,空空儿像壁虎般贴在山岩阴影里。他看着一队吐蕃信使潜入坟茔,片刻后出来时,羊皮囊已不见踪影。当信使经过第三座无字碑时,袖箭破空声惊起夜枭,七人喉间同时绽开血花。
密信用吐番文写着:\"大将亲率十万骑,望日过祁连。\"空空儿摸着信尾朱砂印——那是吐蕃王庭的徽记。他轻功点地时,发现最年轻的信使还有气息。少年用最后的力气抓住他衣角:\"将军...屠城...快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