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颜真测”首期直播结束的第二天一早,苏清颜刚到公司,就被运营张姐急匆匆拉进了会议室。桌上放着一份盖着红色公章的律师函,落款处赫然写着“花漾美妆品牌方”,几个黑色宋体字格外刺眼——“关于立即删除不实测评内容并公开道歉的函”。
“这是今早快递过来的,品牌方说你在直播里‘恶意抹黑产品’,要求你24小时内删除直播回放和相关社交平台内容,公开向他们道歉,否则就要起诉你侵犯名誉权。”张姐眉头紧锁,语气带着担忧,“他们还放话,说要联合业内二十多家美妆品牌,一起抵制你,让你以后接不到任何美妆推广。”
苏清颜拿起律师函,快速浏览了一遍。函件里反复强调她的测评“不符合事实”,却对产品成分、实际使用效果等核心问题避而不谈,只字不提消费者的差评反馈,字里行间都透着“霸权施压”的意味。
她放下律师函,反而冷静了下来:“他们越是这样,越说明心里有鬼。我们的测评全程基于事实,有视频为证,还有那么多消费者的真实评价可以佐证,就算真的闹到法庭,我们也占理。”
话虽如此,张姐还是有些担心:“可品牌方背后有资本支持,真要是联合其他品牌抵制你,以后美妆赛道的资源可能会受影响。要不我们先和他们沟通一下,看看能不能私下解决?”
“没必要。”苏清颜语气坚定,“如果我们现在妥协,不仅会让‘清颜真测’的公信力崩塌,还会让更多品牌觉得‘可以靠威胁掩盖产品问题’,最终受害的还是消费者。这件事,我们必须正面回应。”
当天下午,苏清颜在社交平台发布了一则长文,标题直接点明“关于‘花漾丝绒唇釉’测评的说明——用事实说话,不向霸权低头”。长文中,她附上了测评时的全程无剪辑视频、产品成分检测报告,以及从电商平台截取的上百条消费者真实差评截图,逐条回应了品牌方律师函中的“不实指控”。
“我始终认为,美妆测评的核心是‘真实’,是帮消费者避开陷阱,而不是为品牌方‘背书’。‘花漾丝绒唇釉’的拔干、沾杯、色差问题,不仅有我的实测为证,更有无数消费者的反馈可以印证。如果品牌方认为我的测评有误,欢迎拿出科学依据反驳,而不是用‘律师函’和‘行业抵制’施压。”
长文发出后,瞬间在网上引发轩然大波。粉丝们第一时间站出来支持苏清颜,#苏清颜拒绝品牌威胁# #支持清颜真测# 的话题很快冲上热搜。
“颜姐太刚了!明明是品牌方产品有问题,还好意思发律师函?”
“已经去电商平台看了,差评真的一大堆,颜姐根本没抹黑!”
“支持真实测评!要是连说实话都要被威胁,以后谁还敢帮消费者避坑?”
更让人意外的是,不少普通消费者也自发加入了声援队伍。有网友整理了“花漾美妆”过往的产品问题,发现该品牌之前就因“虚假宣传”被消费者投诉过,只是当时没掀起水花;还有从事美妆行业的从业者匿名爆料,称“花漾美妆”经常靠“威逼利诱”让主播发“好评测评”,苏清颜是第一个敢公开说真话的主播。
就连几家主流媒体也注意到了此事,纷纷发文评论:“美妆测评不该成为‘流量骗局’,主播坚守真实底线值得肯定”“品牌方与其用律师函压制不同声音,不如踏踏实实改进产品质量”。
舆论的发酵让“花漾美妆”始料未及。原本想靠威胁让苏清颜妥协,没想到反而把自己推上了风口浪尖。电商平台上,“花漾丝绒唇釉”的销量断崖式下跌,退货率飙升,不少合作主播也开始悄悄下架相关推广内容,生怕被牵连。
几天后,“花漾美妆”突然发布了一则“致歉声明”,虽然没直接向苏清颜道歉,却隐晦地承认“产品在持久度和肤感上存在不足,将进行配方优化”,同时撤回了律师函,再也不提“行业抵制”的事。
这场“测评风波”不仅没能打垮苏清颜,反而让她的“清颜真测”系列彻底火了。第二期测评直播的观看人数突破了十五万,不少粉丝留言“颜姐推荐的才敢买”“以后买美妆产品,先等颜姐测评”。甚至有一些注重品质的小众美妆品牌主动联系苏清颜,希望能参与她的测评,“不怕被挑刺,就怕产品没人知道”。
苏清颜的粉丝数也随之涨到了三十万,其中“理性美妆党”占比大幅提升,她“真实、敢说”的人设深入人心,在美妆赛道的差异化优势越来越明显。
这天晚上,苏清颜结束直播后,习惯性地打开微信,看到“衍”发来的消息:“坚持真实,难能可贵。”
看着这八个字,苏清颜心里涌上一股暖流。她回复道:“只是做了该做的事,没想到能得到这么多人的支持。”
“你值得。”对方的回复依旧简洁,却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
苏清颜放下手机,望向窗外。夜色中的城市灯火璀璨,她知道,这场与品牌方的博弈,只是她在美妆赛道上的一次小考验。未来,还会有更多挑战等着她,但只要坚守“真实”的初心,就一定能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而她不知道的是,此刻,陆时衍正坐在办公室里,看着她直播的回放片段,嘴角带着一丝欣赏的笑意——他果然没看错,这个女孩身上的韧劲,远比他想象的更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