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航展的余波,还未平息。一场更深层次的、足以撼动整个传统军工行业根基的巨大风暴,已然酝酿成型。
继巴黎航展之后,另一场在欧洲举办的、以陆军装备为主的防务展上。
德国的军工巨头,莱茵金属公司,正在为其最新研制的、耗费了数十亿欧元、被寄予厚望的下一代主战坦克——KF51“黑豹”,举办一场盛大而隆重的全球发布会。
巨大的展厅内,聚光灯下,一辆通体覆盖着模块化装甲、外形充满了德意志式冷酷工业美感的“黑豹”坦克,正静静地昂起它那根粗壮的、代表着人类常规火炮技术巅峰的130毫米滑膛炮炮管,散发着令人敬畏的、钢铁般的杀戮气息。
展台之上,莱茵金属公司的总工程师,一位名叫汉斯·穆勒的、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的、典型的德国严谨派专家,正在唾沫横飞地、满脸骄傲地,向台下来自世界各国的媒体记者和潜在客户们,介绍着“黑豹”坦克那无与伦比的、强大的性能。
“……女士们,先生们!请看!我们全新的130毫米滑膛炮,其炮口动能,比目前北约通用的120毫米滑膛炮,提升了超过百分之五十!它可以轻易地,击穿这个星球上,任何一种已知的主战坦克的正面装甲!”
“……我们采用了全新的、革命性的‘顶部攻击防御系统’(tAdS),可以有效地拦截,来自无人机和攻顶导弹的致命威胁!”
“……它的复合装甲,融合了我们最顶尖的陶瓷与合金技术,其防护能力,是上一代‘豹2’坦克的1.7倍!”
穆勒先生的演讲,充满了激情与自信。
在过去,这样一场发布会,毫无疑问,将会获得满堂的喝彩与惊叹。各大媒体的头条,也将会是“德国战车,再次引领陆战革命”之类的溢美之词。
但是今天,台下的气氛,却显得有些诡异。
记者和军方代表们的脸上,虽然也保持着礼貌性的微笑和点头,但他们的眼神中,却都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游离的、心不在焉的意味。
终于,到了记者提问环节。
一个来自全球最权威、也最挑剔的军事杂志《简氏防务周刊》的资深记者,缓缓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他扶了扶自己的眼镜,没有像其他记者那样,去问一些关于价格、交付日期之类的常规问题。
他只是用一种平静的、却又无比尖锐的、如同手术刀般精准的语调,问出了一个,让在场所有人,空气都瞬间凝固的、致命的问题。
“穆勒先生,您好。”
“您刚才,详细地介绍了‘黑豹’坦克那令人印象深刻的复合装甲。那么,我想请问的是……”
记者停顿了一下,似乎是故意,要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将注意力,集中在他的下一个词上。
“……您所介绍的这套,代表着人类化学能装甲最高水平的防御系统,能否,抵御得住,那个,传说中的‘神谕军工’官方网站上,所模糊地宣称的、其未来,可能会对外出售的、那种采用了‘电磁加速’技术的新型炮弹的……正面攻击?”
“以及,如果,答案是‘不能’的话。”
记者的声音,变得更加冰冷,也更加残酷。
“那么,在未来可能发生的战场上,我们这辆昂贵的、全新的‘黑豹’坦克,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那辆同样强大,但最终被时代所淘汰的‘虎式’坦克,又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呢?”
……
死寂。
如同坟墓般的,死寂。
这个问题,像一道来自未来的、冰冷的闪电,瞬间,劈开了这场发布会那虚假的、和谐的伪装,露出了其内里,那无比尴尬、也无比残酷的现实。
台上,那位刚才还意气风发、充满了德意志式骄傲的总工程师穆勒先生,他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了。
他的脸色,以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从涨红,变成了猪肝色,最后,化为一片,毫无血色的惨白。
他张了张嘴,喉结上下滚动,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呃……这个……我们的设计……是基于……”
他支支吾吾,汗水,如同雨点般,从他那光洁的额头上,不断地冒了出来。
他,完全无法,正面回答这个问题。
因为,他知道。
在场的所有顶级专家、记者和各国的军方代表,他们的心里,其实,都早已清楚地,知道那个唯一的、也是最绝望的答案。
那就是——
绝对不能!
在那种,只存在于科幻小说和未来概念中的、依靠电磁力,将一枚小小的、高密度的金属弹丸,加速到数倍,乃至数十倍音速的、纯粹的动能武器面前……
任何,依靠化学能爆炸来产生防御效果的、已知的、所谓的“先进复合装甲”,都和一张脆弱的、可笑的……纸,没有任何区别!
……
这个,充满了戏剧性的、尴尬的场景,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里。
在全世界,所有的新式武器发布会上。
无论是法国达索公司的新型“阵风”战斗机、英国bAE系统公司的新型45型驱逐舰,还是鹰国雷神公司的新型防空导弹,甚至是龙国北方工业公司的新型外贸坦克……
都在反反复复地、无情地、一遍又一遍地,上演着。
渐渐地,一种全新的、诡异的、却又让所有人都不得不默认的“行业规则”,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
媒体和潜在的客户们,在衡量一款新式武器的性能时,不再去关心它,比它的上一代,性能提升了多少。
他们只会,用一种近乎于“灵魂拷问”般的方式,去问那个,让所有传统军火商的cEo们,都闻之色变的“世纪难题”。
——“它的性能,能否,有效地对抗,‘神谕军工’的同类型武器?”
——“它的各项核心技术参数,达到了那个神秘网站上公布的、‘神谕标准’的,百分之几?”
“神谕标准”!
这个名词,没有任何官方的定义,也没有任何权威的背书。
但它,却在短短的几个月之内,以一种近乎野蛮的、不可阻挡的姿态,成为了这个星球上,衡量一切新式武器的、唯一的、至高无上的……黄金标准!
“神谕军工”,这个连实体工厂都找不到在哪里的“幽灵”。
它不仅仅,是在卖武器。
它更是在用自己那超前的、碾压性的、如同神明般的技术,为全世界,为未来数十年的人类战争形态,重新,定义了那高不可攀的、令人绝望的……标准和门槛!
这种,来自行业最顶端的、“话语权”的抢夺。
比单纯的市场份额的抢夺,更加致命,也更能体现其,那如同深渊般,不可测度的恐怖影响力!
……
整个世界的军备竞赛,从过去几十年里,鹰、俄、龙、欧之间,那种虽然激烈,但至少还能看到彼此身影的“你追我赶”模式。
突然之间,画风一变。
变成了一场,所有传统的、强大的玩家们,都在气喘吁吁地、拼尽全力地,去追赶一个,他们看不见、摸不着、但又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其巨大阴影的“幽灵”的、一场极度不公平、也极度不对称的绝望竞赛。
而这个“幽灵”,每一次,在它那个简洁到过分的官方网站上,发布一个,只有一个代号,和一张模糊剪影的、所谓的新品预告时……
都会让全世界,所有国家的国防部长、总参谋长,以及那些不可一世的军火巨头们的cEo们……
彻夜难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