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善女”的名声越来越响,药膳坊前的平价粮点每天都挤满了百姓,而镇上的粮铺却门可罗雀,粮商们的脸色一天比一天难看。
这天下午,恒丰粮铺的李老板召集了其他几家粮铺的老板,在自己的粮铺里开会。几个人坐在桌前,脸上都带着怒气。
“这个苏清鸢,真是太过分了!咱们好不容易把粮价抬上去,她倒好,设个平价粮点,坏了咱们的生意!”一个姓王的粮商气愤地说。
“是啊!现在百姓们都去她那里买粮,咱们的粮食都堆在仓库里,卖不出去,再这样下去,咱们都得亏本!”另一个姓赵的粮商附和道。
李老板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咬牙切齿地说:“不能再让她这么下去了!咱们得想个办法,把她的平价粮点搞垮!不然,咱们在青溪镇就没法立足了!”
姓王的粮商眼珠一转,说:“李老板,我有个主意。咱们派几个打手去她的粮点闹事,故意打翻她的粮筐,再散布谣言,说她的粮食来路不明,是发霉的陈粮,吃了会生病。百姓们都怕吃坏肚子,肯定就不敢再买她的粮食了。”
李老板眼前一亮:“这个主意好!就这么办!咱们多派几个人,一定要把事情闹大,让她没法再继续售粮!”
其他粮商也纷纷赞同,很快就商量好了具体的计划。
第二天上午,药膳坊前的粮点依旧挤满了百姓。苏清鸢正忙着给百姓称粮,突然看到几个穿着短打、身材高大的汉子气势汹汹地走了过来。他们手里拿着棍子,脸上带着凶狠的表情,一看就来者不善。
百姓们看到这一幕,都吓得纷纷后退,队伍瞬间乱了起来。
一个领头的汉子走到粮点前,一脚踢翻了装满糙米的粮筐。糙米撒了一地,汉子却毫不在意,还恶狠狠地说:“大家别买她的粮食!这粮食来路不明,说不定是发霉的陈粮,吃了会生病!我看她就是想赚黑心钱,不管咱们百姓的死活!”
其他几个汉子也跟着起哄:“没错!这粮食肯定有问题!大家别上当!”
百姓们听了,都有些犹豫,纷纷看向苏清鸢,想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苏清鸢却很平静,她早就料到粮商们会不甘心,可能会来闹事,所以提前做了准备。她示意伙计们维持好秩序,然后走到领头的汉子面前,冷冷地说:“我的粮食来路光明正大,都是从乡下农户手里收来的,新鲜得很。你说我的粮食是发霉的陈粮,有什么证据?”
领头的汉子愣了一下,随即蛮横地说:“我说是就是!你还想狡辩?我看你就是心里有鬼!”
苏清鸢没有跟他争辩,而是转身对百姓们说:“乡亲们,大家别听他们胡说。我的粮食到底好不好,咱们一试便知。我早就准备好了粮食样本,现在就煮成粥,请大家品尝,好不好?”
百姓们纷纷点头:“好!我们相信苏掌柜!”
苏清鸢让伙计们把提前准备好的粮食样本拿出来,又让人搬来一口小锅,在粮点前生起火,当场煮起粥来。很快,粥香就弥漫开来,百姓们闻到香味,都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粥煮好后,苏清鸢盛了一碗,先尝了一口,然后对百姓们说:“乡亲们,大家都来尝尝,看看这粥好不好喝,粮食新不新鲜。”
百姓们纷纷走上前,每人尝了一口。粥软糯香甜,带着粮食的清香,显然是用新鲜的粮食煮的。
“好喝!这粥真好喝!粮食肯定是新鲜的!”
“是啊!我就知道苏掌柜不会骗我们!这些人就是故意来闹事的!”
“肯定是粮商派来的,他们见苏掌柜的平价粮点抢了他们的生意,就来捣乱!”
百姓们都明白了过来,纷纷指责那几个汉子。
领头的汉子见事情败露,脸色变得很难看,还想狡辩,却被百姓们的骂声淹没了。
苏清鸢看着这一幕,冷冷地对领头的汉子说:“你们故意来闹事,破坏粮点秩序,还散布谣言,损害我的名声。现在证据确凿,你们还有什么话好说?”
领头的汉子还想耍横,却被周围愤怒的百姓围住了,根本动弹不得。
就在这时,几个差役走了过来。原来,苏清鸢早就料到粮商们会来闹事,提前让人去县城向县令禀报了情况,还把粮商们串通抬价的证据一起带了过去。县令听后很是生气,立刻派差役来青溪镇处理此事。
差役们走到领头的汉子面前,拿出锁链,将他们锁了起来。领头的汉子吓得脸色惨白,连忙求饶:“差役大哥,我错了,我再也不敢了,求你们放了我吧!”
差役们却不理会他的求饶,押着他们就往县城方向走。
百姓们看到这一幕,都欢呼起来:“太好了!这些坏人终于被抓起来了!”
“苏掌柜,您真是太聪明了!早就想到了他们会来闹事!”
苏清鸢笑着说:“乡亲们,谢谢大家的支持。只要咱们团结一心,就不怕坏人捣乱。以后,我会继续设平价粮点,直到旱情完全缓解,粮价恢复正常。”
百姓们听了,都热烈地鼓起掌来。
粮商们得知派去的打手被抓了,还听说苏清鸢把他们串通抬价的证据交给了县令,都吓得魂飞魄散。他们知道,县令肯定不会放过他们,要是被追责,不仅粮铺保不住,还可能会坐牢。
李老板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连忙召集其他粮商商量对策。最后,他们决定主动去县城向县令认错,退还之前多收百姓的粮钱,还保证以后不再串通抬价,只求县令能从轻发落。
县令见他们态度诚恳,又主动退还了粮钱,便没有过多追究,只是警告他们以后要遵纪守法,不许再欺压百姓。
粮商们逃过一劫,再也不敢找苏清鸢的麻烦了。他们的粮铺虽然还在营业,但再也不敢随意涨价,生意也渐渐恢复了正常。
苏清鸢的平价粮点依旧每天开放,百姓们每天都来买粮,脸上带着满意的笑容。药膳坊的名声也越来越响,不仅青溪镇的百姓认可她,周边州县的百姓也都知道了青溪镇有个“苏善女”,纷纷前来买药膳、买粮食。
苏清鸢站在粮点前,看着百姓们开心的笑容,心里满是欣慰。她知道,自己做的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她不仅帮助百姓们渡过了难关,还维护了青溪镇的秩序,让粮商们不敢再随意欺压百姓。
她摸了摸怀中的玉佩,在心里默默说:“萧九,你看到了吗?我不仅守住了平价粮点,还惩治了坏人,维护了百姓的利益。我会继续努力,做更多有意义的事,等你回来,我一定把这些故事都讲给你听。”
阳光洒在苏清鸢的身上,也洒在百姓们的脸上,温暖而明亮。她知道,只要她心怀百姓,坚守初心,就一定能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也一定能等到与萧九重逢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