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阳光洒满青溪镇,苏老实家的田地里,绿油油的谷子长势喜人,沉甸甸的谷穗压弯了秸秆,风一吹,掀起层层绿浪,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希望。苏老实站在田埂上,看着眼前的景象,脸上满是笑容——这是他种庄稼以来,长势最好的一茬谷子,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苏清鸢。
春耕的时候,苏清鸢不仅教他用“轮作制”种地,还偷偷用空间里的灵泉水灌溉田地。灵泉水不仅能促进庄稼生长,还能提高抗病虫害能力,所以他家的谷子比别人家的长得更壮实、更旺盛。看着即将成熟的谷子,苏老实心里满是感激,他决定挑一担新晒的谷子,送到药膳坊,感谢苏清鸢的帮助。
这天清晨,苏老实早早起床,把自家新收获的谷子挑选出最好的一部分,用袋子装好,挑着担子,朝着药膳坊走去。一路上,遇到熟人,大家都笑着问他:“苏老实,挑这么多谷子去哪儿啊?”
苏老实笑着回答:“去给清鸢送谷子,她教我种地,还帮我家过上了好日子,这点谷子算不了什么。”
大家听了,都纷纷称赞苏清鸢善良,也羡慕苏老实有这么好的侄女。
很快,苏老实就来到了药膳坊。此时,苏清鸢正在院子里指导伙计们晾晒药材,看到苏老实挑着担子走来,连忙迎上去:“大伯,您怎么来了?还挑这么多东西。”
苏老实放下担子,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笑着说:“清鸢,这是地里收的新谷,刚晒好的,你尝尝鲜。你别嫌少,这是大伯的一点心意。若不是你,我们一家还不知道在饿肚子呢,这份恩情,大伯记一辈子。”
苏清鸢看着袋子里金黄饱满的谷子,心里暖暖的。她知道,这谷子虽然不多,但却是大伯的一片心意,包含着他对自己的感激之情。她连忙接过袋子,说道:“大伯,您太客气了,这些谷子我收下了。其实我也没做什么,主要还是您和大壮肯努力,才能把地种得这么好。”
“话可不能这么说。”苏老实认真地说,“要是没有你教我轮作,没有你给的那些好法子,我家的地也不会有这么好的收成。以前是我糊涂,总觉得你一个小姑娘没什么本事,还常常跟你置气,现在想想,真是太不应该了。你放心,以后你要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尽管跟大伯说,大伯一定尽力帮你。”
苏清鸢听了,心里很是感动。她知道,大伯以前之所以对自己有意见,主要是因为穷怕了,担心自己会拖累他们。现在,大伯一家过上了安稳日子,也终于理解了自己的苦心。她笑着说:“大伯,过去的事就别说了,咱们都是一家人,互相帮助是应该的。以后您要是在种地上遇到什么问题,随时来找我,我一定帮您想办法。”
这时,苏大壮也从外面回来了,看到苏清鸢和父亲在说话,连忙走过来:“姑姑,我爹给你送谷子来了?这谷子可是我们家最好的,您一定要好好尝尝。”
苏清鸢笑着摸了摸苏大壮的头:“好,姑姑一定好好尝尝。大壮,你最近在药膳坊帮忙,做得怎么样?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苏大壮挺直腰板,说道:“姑姑,我做得很好,李师傅还夸我学得快呢。我现在已经会洗碗、扫地、搬东西了,以后我还要跟着李师傅学做药膳,帮您打理药膳坊。”
苏清鸢听了,很是欣慰:“好,有志气!只要你肯努力,将来一定能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
苏老实看着苏清鸢和苏大壮融洽的样子,心里满是欢喜。他知道,曾经的矛盾已经在彼此的努力下化解,他们一家人终于能够和睦相处了。他笑着说:“清鸢,时间不早了,我和大壮还要回去下地,就不打扰你了。你要是想吃谷子,随时跟大伯说,大伯再给你送过来。”
苏清鸢连忙挽留:“大伯,您不再坐会儿,喝杯茶再走吗?”
“不了,地里还有很多活要干呢。”苏老实摆摆手,和苏大壮一起离开了药膳坊。
看着苏老实父子远去的背影,苏清鸢心里满是感慨。她知道,大伯一家的转变,不仅是因为生活条件的改善,更是因为彼此之间的理解和包容。她相信,只要大家继续保持这份和睦和努力,他们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而这份来之不易的亲情,也将成为她前行路上最温暖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