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底传来的古老嗡鸣、药圃中星纹瓜等古植的异动、灵犀之壁上石板的自行生辉——这三者几乎同时发生,绝非巧合!一股源自遗迹地基之下、比沙之民更加久远苍茫的气息,如同沉眠的巨兽翻了个身,短暂苏醒,与那记载着“古沙之祭”的石板产生了跨越时空的共鸣!
凌或瞬间将蚀骨荒原那边的异动暂放一旁,全部心神都投入到眼前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中。他意识沉入核心,平衡权柄全力运转,细细感知那地底嗡鸣的源头与性质。叶茯苓也压下心中惊骇,灵慧之根全力展开,感受着古植们传递出的、混合着敬畏、迷茫与一丝微弱呼唤的复杂“情绪”。
嗡鸣持续了约十息,便如同来时一般突兀地沉寂下去。药圃中的古植停止了异动,灵犀之壁上的石板也恢复了平静,仿佛刚才的一切只是幻梦。
但凌或和叶茯苓都知道,那不是幻觉。
“共鸣的源头……在下面,很深。”凌或睁开眼,目光仿佛能穿透脚下的水晶地面,看向那无尽的地层深处,“那里,恐怕埋藏着与这‘古沙之祭’相关的、更加古老的东西。方才的共鸣,或许是受到了蚀骨荒原那边某种特定能量波动的刺激,也或许是……周期性的自然现象。”
他走到灵犀之壁前,将手按在那块已经恢复平静的石板上,试图捕捉残留的波动。同时,他调取了最终星图中关于遗迹地基结构的详细图谱。
“沙之民将城邦建立在此,绝非随意选择。此地,恐怕本就是某个古老时代的圣地或祭坛所在。”凌若指着星图上显示的、遗迹下方那错综复杂、远超普通地层结构的能量脉络,“这些脉络,有一部分与沙之民的体系交融,但还有相当一部分,更加古老、更加原始,一直处于沉寂状态。方才的嗡鸣,就是这些古老脉络被引动的迹象。”
叶茯苓也走了过来,看着星图,若有所思:“那些星纹瓜和其他古植,它们的根系,似乎特别倾向于向这些古老脉络区域生长……它们是在汲取其中的养分,还是……在守护着什么?或者说,它们本身就是那古老时代遗留的‘看守’?”
这个推测让两人心中都是一动。如果这些古植与地底的古老存在息息相关,那么它们的存在,或许就是一把钥匙。
“看来,我们对这片土地的了解,还远远不够。”凌或沉声道,“除了应对蚀骨荒原的威胁,探寻这地底深处的古老秘密,也同样重要。或许,这两者之间,本就存在着某种联系。”
他决定双管齐下。一方面,继续通过三角虚空之眼监控蚀骨荒原,并寻找机会利用侦查蜂进行抵近侦察。另一方面,开始尝试与地底的古老脉络进行极其谨慎的沟通与探索。
这无疑比监控远方更加危险,是在自家地基下“动土”,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不可预知的后果。凌或采取了最保守的方式——不再试图主动刺激,而是通过星纹瓜等古植作为“媒介”与“缓冲”,以其根系为引,将自身一丝极其温和的、不带任何侵略性的平衡意念,缓缓渗透下去,如同微风吹过古井,只求感知,不求深入。
这个过程缓慢而考验耐心。叶茯苓则在一旁辅助,以自身生命礼赞的力量滋养古植,稳定它们作为“媒介”的状态。
与此同时,她并未放下药膳的钻研。地底古老脉络的发现,让她对“药性”有了新的理解。她开始尝试将星纹瓜等古植的特性,与沙漠中其他蕴含特殊地脉能量的矿物、泉水相结合,研制能更有效调和身体与外界能量、甚至轻微增强对古老气息感知力的“地脉养心汤”。
数日尝试,竟真的有所成。她以星纹瓜瓤、微量玉晶米、以及从一处新发现的、带着淡淡硫磺气息的地热泉眼中取来的水,熬制出的汤羹,饮下后不仅浑身暖洋洋的十分舒适,精神也格外清明,对周围环境中那些极其细微的、属于大地的“呼吸”感,变得敏锐了一丝。
这无疑是个意外的惊喜。叶茯苓细心记录下配方,将其命名为“坤元汤”。
而凌或那边,经过数日小心翼翼的意念渗透,也终于捕捉到了一点微弱的反馈。那并非清晰的意识或信息,更像是一段破碎的、充满蛮荒与祭祀意味的“感觉”——呼啸的风沙,燃烧的篝火,围绕祭坛跳动的模糊人影,以及对苍穹星海的无限敬畏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
这感觉一闪而逝,却让凌或更加确定,地底深处,确实埋葬着一个崇拜星辰、举行古老祭祀的文明遗迹。
就在两人各自取得进展,准备进一步探索时,凌或放置在平台上的母符,忽然传来了一阵急促的波动!
不是来自蚀骨荒原的三角虚空之眼,也不是来自投放在外界的子符,而是……来自遗迹内部,一个他们之前从未启用过的、位于遗迹边缘某处废弃储藏室的子符!
那枚子符,是凌或最初练习炼制时留下的失败品之一,功能不全,一直被随意丢弃在那里,几乎被遗忘。
此刻,它却被触发了!而且传递回的,是一段极其短暂、充满惊恐与绝望的扭曲影像——一双在绝对黑暗中骤然睁开的、布满血丝、充满了无法言喻恐惧的眼睛!
影像瞬间消失,母符与那枚废弃子符的连接也彻底断绝。
凌或和叶茯苓的脸色同时一变。
遗迹内部……有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