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待所阴暗的房间里,林晚晴将那把零零散散的钱再一次摊开在床上,仔仔细细地重新数了一遍。
十二块三毛五分。
每一个钢镚,每一张毛票,都像是滚烫的烙铁,在她心口烫下了一个名为“希望”的印记。她小心翼翼地将钱捋平,叠好,放进贴身的口袋里。
这踏实的感觉,是前世从未有过的。
但喜悦过后,是更加冷静的思考。今天在市场上的那一幕,她记忆犹新。那个三角眼女人的嫉妒和诋毁,就像一盆冷水,让她清醒地认识到,单枪匹马地做零售,不是长久之计。
首先,不稳定。每天都要跟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为了一两分钱争执,耗费心神。
其次,不安全。她的菜品质太好,价格又高,就像是黑夜里的萤火虫,太惹眼了。今天只是一个眼红的摊贩,明天就可能会引来地痞流氓的觊觎。
最后,效率太低。一担子一担子地卖,又能卖多少?她的空间可以源源不断地出产顶级蔬菜,这种小打小闹的模式,根本无法将空间的价值最大化。
她需要一个稳定、有实力、且识货的大客户!
一个名字瞬间从她脑海中跳了出来——县国营饭店。
那里是整个县城最高档的消费场所,出入的都是有头有脸的干部和家属,他们不缺钱,缺的是真正高品质的食材。如果能把菜卖给他们,不仅能保证稳定的销量和利润,还能借着国营饭店这块金字招牌,为自己的产品镀上一层金。
这个念头一旦产生,便如同野草般疯狂生长。
林晚晴打定主意,不再耽搁。她从筐底剩下的几根品相最好的黄瓜和几个最红的番茄里,精心挑选出两根黄瓜和两个番茄,用干净的布包好,径直朝着县中心走去。
国营饭店是一栋青砖小楼,在周围的平房中显得鹤立鸡群。门口挂着“为人民服务”的牌子,玻璃擦得锃亮。
林晚晴没有从正门进去,而是绕到了饭店的后巷。
一股混合着油烟、饭菜香和泔水味的复杂气味扑面而来。后厨的窗户开着,里面传来锅勺碰撞的叮当声和厨师们的大声吆喝。几个穿着白褂子的年轻学徒正在水池边洗菜,案板上剁肉的声音富有节奏。
林晚晴没有贸然上前,她靠在对面的墙根下,耐心地观察着。
她知道,这种地方规矩大,想谈生意,必须找到能拍板做主的人。找普通的服务员或者学徒,只会被当成打秋风的赶走。
等了约莫半个多钟头,一个身材高大,约莫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从后门走了出来。他穿着一身相对干净的厨师服,头戴一顶高帽,脸上满是油光,神情严肃,正板着脸训斥一个刚把一筐烂菜叶倒进垃圾桶的学徒。
“猪食都比你这精细!让你把好的菜叶子挑出来做腌菜,你当耳旁风?”
那学徒吓得缩着脖子,连声道歉。
林晚晴的眼睛亮了。看这气势,这派头,八成就是后厨的话事人——大厨!
她深吸一口气,等那男人训完话,独自一人走到墙角准备点根烟的空隙,迅速地走了上去。
“师傅,您好。”她的声音清脆,不卑不亢。
男人抬起眼皮,瞥了她一眼,见是个穿着朴素但收拾得干干净净的年轻女人,眉头一皱,不耐烦地挥了挥手:“去去去,这里是后厨重地,没事别瞎逛。”
“师傅,我不是来闲逛的。”林晚晴没有被他的态度吓退,她脸上带着客气的微笑,小心翼翼地打开手里的布包,露出了那两个红得像玛瑙一样的番茄和两根翠绿欲滴的黄瓜,“我是城郊的菜农,家里种了些新品种的菜,想请您给品鉴品鉴。”
男人叫王振华,是国营饭店的厨师长,见过的菜农和供应商不计其数,个个都把自家的东西吹得天花乱坠。他本想直接赶人,但目光落在那布包里的蔬菜上时,却不由得“咦”了一声。
作为一名在灶台前待了二十多年的大厨,他对食材的优劣有着近乎本能的直觉。
眼前的番茄,和他平时见惯的那些歪瓜裂枣完全不同。它个头均匀饱满,颜色是纯正的深红色,没有一丝青黄,表皮光滑得甚至有些反光。而那黄瓜,更是青翠得不像是真的,顶上的黄花还带着露水,仿佛刚从藤上摘下来。
仅仅是这品相,就已经秒杀了饭店采购站送来的所有货色。
王振华的表情严肃起来,他捻灭了手里的烟,伸手拿起一个番茄,放在手里掂了掂,又凑到鼻子下闻了闻。
一股浓郁的、天然的果蔬清香钻入鼻腔。
“你这菜……”他的语气里,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郑重。
“师傅,您尝尝。”林晚晴看出了他眼神的变化,趁热打铁。
王振华也不客气,他直接用大拇指在那番茄上一按一掰,只听“啵”的一声轻响,番茄应声而开,鲜红的汁水瞬间溢了出来,沙瓤的果肉暴露在空气中,香气更浓了。
他掰了一块放进嘴里。
下一秒,王振华的眼睛猛地瞪圆了!
酸!甜!浓郁!
一股极致的番茄原味在舌尖炸开。那滋味醇厚得根本不像是在吃一个生番茄,倒像是经过精心熬煮的番茄酱,但又带着生果的清甜和爽口!
他又拿起一根黄瓜,在衣服上蹭了蹭,“咔嚓”一口咬下。
清脆!甘甜!
那股纯粹的、不带一丝涩味的清香,仿佛能荡涤所有的油腻和烦躁。
王振华彻底震惊了。他用一种看怪物的眼神看着林晚晴:“你……你这菜是怎么种出来的?”
“独家培育的品种,用的也都是农家肥,没别的门道。”林晚晴滴水不漏地回答。
王振华没再追问,他知道这是人家的秘密。他现在脑子里想的全是,如果用这个番茄来做一道“番茄炒蛋”或者“番茄牛腩”,那味道……如果用这黄瓜做一道凉拌拍黄瓜,那爽脆……
这些菜肴的品质,绝对能提升一个档次!甚至能成为饭店的招牌!
他看向林晚晴的眼神彻底变了,从最初的不耐烦,变成了热切。
“小同志,你这菜,怎么卖?有多少?”
林晚晴知道,鱼儿上钩了。
她平静地报出自己的价格:“番茄三毛一斤,黄瓜两毛五。只要您要,每天都能保证供应,而且品质都和您今天看到的一样。”
这个价格,比她早上在市场的零售价还要高!
王振华的眉头立刻拧成了疙瘩:“太贵了!采购站的番茄才一毛,黄瓜八分!你这价格翻了三倍!”
“王师傅,”林晚晴不急不躁,语气却十分坚定,“一分价钱一分货。采购站的货是什么品质,您比我清楚。我的菜,能让您店里的招牌菜变成真正的‘金字招牌’。来您这儿吃饭的客人,在乎的是多花几毛钱,还是在乎能不能吃到别处没有的顶级美味?”
王振华沉默了。
林晚晴的话,字字句句都说到了他的心坎里。国营饭店不愁客源,但想要更进一步,靠的就是特色和口碑。
“你真能保证每天都有?”他还是有些疑虑。
“能。”林晚晴的回答只有一个字,却充满了自信。
王振华盯着她看了半晌,似乎想从她脸上看出心虚的痕迹,但他只看到了平静和坦然。
最终,他一咬牙,下了决心。
“行!不过我得先试试。明天早上八点,你送三十斤番茄,五十斤黄瓜过来。要是品质跟你今天拿来的一样,钱我当场结清!以后,就按这个价,你有多少,我要多少!”
“成交!”林晚晴脸上终于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她知道,自己赌对了!通往财富自由的大门,已经为她敞开了一条金色的缝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