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齐天,瑾瑜是很有好感的。
这个沉默寡言的男人,或许没有叶国华的家世背景,也没有肖春生那般外露的机敏阳光,但他踏实肯干,重情重义,身上自有一股沉稳可靠、甚至略带压迫感的气场。
在云南的时候,偶尔肖春生被别的事情绊住,就会委托齐天帮忙看顾一下瑾瑜。
齐天总是默不作声地应下,然后就像一尊守护神一样,不远不近地跟着。
他往那儿一站,基本就没人敢上来找麻烦,瑾瑜在他的“保护范围”内确实从未出过任何岔子。
瑾瑜和肖春生都记着他的这份情义,每次改善伙食或者做了什么好吃的,总会叫上他一起。
在瑾瑜心里,还有一层更深的考量:原着中,齐天最终成为了肖春生的姐夫,对姐姐肖艳秋极好。
在这个陌生又动荡的年代,能有这样一个知根知底、品性端方又能力不俗的“姐夫”进入肖家,远比找一个不知根底的陌生人要强得多,也更让人放心。
于是,在一次和肖春生单独吃饭的时候,瑾瑜看似无意地叹了口气,语气里带着真切的不舍:“哥,你看,咱们几个这都不下乡了,就剩天哥自己还得回云南那山沟沟里……想想还挺舍不得天哥的。”
这句话,瑾瑜说得轻描淡写,却精准地戳中了肖春生心里同样的念头和那份兄弟义气。
肖春生立刻把这事记在了心里,并且迅速有了盘算。
他想起办理供销社工作时的时候,原本那边确实只提供一个临时工岗位,是他私下又塞了一块之前淘换到的、成色相当不错的玉佩,是从鬼市用少量票据换来的“漏”,那位负责的领导才眉开眼笑地给他转成了正式工。
那么,那个空出来的临时工岗位,或许可以运作一下?
他仔细算了笔账:买个临时工岗位,行情价大概在四百块钱左右。
如果齐天愿意,这钱他可以先垫上。
齐天一个月工资大概28块钱,就算每月还他10块,还能剩下18块自己用,怎么也比在乡下挣工分强得多。
而且留在北京,以齐天的人脉和本事,肯定能有更好的发展。
肖春生是个行动派,想到这里,立刻就去找到齐天,开门见山地说了自己的想法。
齐天听到后,沉默了良久。
他没想到肖春生会为他考虑得这么周到。
离乡背井、前途茫然的滋味并不好受,能留在北京,哪怕只是个临时工,也是天大的好事。
他看了看肖春生真诚的眼睛,重重地点了点头,哑着嗓子说了句:“春生,谢了。这钱,我肯定尽快还你!”
肖春生笑着捶了他肩膀一下:“跟我还客气啥!”
后面具体是如何运作的,瑾瑜没有过多插手打听。
她只知道,没过多久,肖春生和齐天一起去知青办办理相关手续时,一次性办妥了四个人的,贺红玲文工团特招、肖春生供销社招工、齐天供销社临时工,连同她自己的街道接收,都顺利地从下乡知青的名单中转了出来。
当那张盖着红印、同意他们四人留京的证明拿到手时,齐天这个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汉子,眼眶也微微有些发红。
他深深地看了一眼肖春生和瑾瑜,将这份沉甸甸的情义牢牢刻在了心里。
至此,五个年轻人的命运都发生了积极的转折。
而肖家院子里,因为齐天的时常出现,似乎也变得更加热闹和有生气起来。
肖艳秋对这个话不多但干活极其利落、眼神总是很专注的齐天同志,印象也愈发深刻起来。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又是一年夏末秋初。
这一年里,发生了许多事情。
最重要的便是肖延培的病情。
在瑾瑜持续不断、以灵气和按摩手法暗中调理,辅以偶尔掺入饮食中的微量灵泉滋养下,肖父的身体以惊人的速度恢复着。
不仅那些陈年暗伤逐渐痊愈,更重要的是,他头脑越来越清明,那些被病症尘封的记忆碎片开始一点点重新变得清晰。
终于,在今年六月份的一个午后,肖延培坐在院中的枣树下,脑海中那些断裂的线索、模糊的画面骤然贯通,所有关于当年那场特殊任务、那份被误解的坚持、以及背后隐藏的真相,全部清晰地回忆起来!
这位饱经风霜的老人没有片刻犹豫,立刻伏案疾书,将所有的细节、证据链、相关人员都清晰地写进了报告里,并第一时间通过旧日的渠道提交了上去,表示愿意全力配合组织进行任何调查。
经过一个多月周密而高效的复查审核,当年那桩冤案终于得以彻底澄清!
虽然具体的任务细节和涉及的人员仍需保密,但组织上很快下达了正式的结论文件,并为肖延培同志恢复了名誉。
随之而来的,是一本鲜红烫金的“战斗英雄”荣誉证书和一笔象征性的补偿款。
当肖延培用颤抖的双手接过那本沉甸甸的证书时,这位铁骨铮铮的老兵再也抑制不住激动的情绪,浑浊的泪水夺眶而出,顺着饱经风霜的脸颊滑落。
这泪水里,有半生委屈的洗刷,有沉冤得雪的激动,更有对组织最终还他清白的无尽感激。
“爸!”肖艳秋和肖春生也红着眼圈围在父亲身边,一家三口的手紧紧握在一起,所有的艰难困苦在这一刻都显得值得了。
对于肖春生而言,父亲的正名还有一个天大的好处,压在他家庭出身上的那座大山被彻底移开了!
他终于获得了梦寐以求的、清白无瑕的参军政审资格!
喜悦过后,现实的选择摆在面前。
此时已是八月底,距离传说中的高考恢复似乎越来越近,而参军报名也在进行中。
这天晚上,在肖家吃完饭,瑾瑜看着摩拳擦掌、迫不及待想去报名参军的肖春生,又看了看脸上带着欣慰却又有一丝担忧的肖叔叔和艳秋姐,她清了清嗓子,开口了:
“春生哥,肖叔叔,艳秋姐,有件事,我觉得现在可以说了。”瑾瑜的神色认真起来,“我听一些消息很灵通的长辈说,这个月,邓爷爷亲自主持召开了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已经在会上明确提出要恢复高考了!教育部正在抓紧研究具体方案,估计很快就会有正式消息公布!”
这个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让肖家三人都愣住了。
瑾瑜看向肖春生,眼神明亮而充满鼓励:“哥,我知道你做梦都想当兵,现在政审没问题了,你肯定恨不得立刻穿上军装。但是,你想过没有?如果你现在以高中生的身份去参军,是从最基层的普通士兵做起。但如果你再等两个多月,参加高考,以你这一年多一直没放下书本、跟我一起复习的底子,考上军校绝对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