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鱼之姿动沧溟
嫦娥真身相的清冷孤寂,如同在元的道心之上覆盖了一层永不融化的薄冰,让他能更冷静地审视自身,洞察外界。然而,《七十二相·天女变》的精髓在于变化与包容,在于体验与融合万千不同特质的美与力。在初步掌握了“绝唱”与“孤寂”之后,他的目光,自然而然地投向了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极致之美——西施。
那是在历史长河中,以柔弱之躯承载家国重担,以倾世之貌搅动天下风云的女子。她的美,是“沉鱼”之姿,是浣纱溪边的纯净,是吴宫深处的幽怨,更是一种将个人命运与邦国兴衰紧密相连的、令人心折的脆弱与坚韧。
元在星月居静室中,再次沉入观想。识海内,星胎运转,虞姬的血色星轨与嫦娥的月白星轨如同两条交织的彩练,环绕着核心。他收敛起嫦娥相的清冷,将心神沉浸入关于西施的种种传说与意象之中。
他回想起浣纱溪水的清澈,回想起那鱼儿见其容颜而羞惭沉底的传说,那是一种惊心动魄的、近乎自然法则的“美”的体现。
他回想起她肩负使命踏入吴宫时的决然与隐忍,那柔弱外表下蕴含的、足以倾覆王朝的坚韧意志。
他回想起她最终与范蠡泛舟五湖的结局,那或许是她挣扎于命运漩涡后,难得的一丝温情与解脱……
种种感悟,与虞姬的悲壮、嫦娥的孤寂迥然不同,更侧重于“美”本身的力量,以及一种“以柔克刚”、“搅动风云”的宿命感。
元运转《万相归一诀》,引导星月韵,尤其是其中蕴含的、来自万华境风华韵的“美”之法则碎片,开始勾勒。
星胎之上,代表“玲珑”特质的琉璃色道纹率先产生共鸣,智慧之光中融入了对“美”的洞察与运用。渐渐地,在星胎之上,虞姬与嫦娥两道星轨之间,一道新的、泛着水蓝色光晕的相影开始凝聚成形。
那是一位眉眼如江南烟雨般朦胧柔美的女子虚影。她身着浅碧色的曳地长裙,裙摆似有流水潺潺,长发松松挽起,插着一支简单的荆钗,却更衬得脖颈修长,肌肤如玉。她的眼眸似两潭深秋的湖水,清澈见底,却又仿佛蕴藏着无尽的哀愁与故事。周身弥漫着一股空灵柔婉的气质,仿佛只要她轻轻蹙眉,便能令天地为之动容,令山河为之失色。
西施真身相!
此相凝聚的刹那,静室之内仿佛响起了潺潺流水之声,空气中弥漫开一股江南水乡特有的温润气息与淡淡荷香。元周身的气势变得极其柔和,不再带有丝毫锋芒,却有一种无形的、令人不由自主心生怜爱、愿意为之倾尽所有的魅力散发开来。
元睁开双眼,形态已变。
依旧是“阿兰娜”的底子,但所有的棱角都被柔化,眉眼间自带三分轻愁,七分柔婉。眼神纯净如小鹿,却又在深处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坚韧与聪慧。肌肤水润剔透,仿佛能掐出水来。衣着在道韵影响下,化作了那身浅碧如水、裙摆流淌的华美古装,立于室中,不需言语,便是一幅活生生的江南水墨,美得令人窒息。
维持此相,元感受到的能力同样独特而强大:
沉鱼之域: 周身自然形成一道无形的“美”之力场。在此力场中,敌人的敌意会莫名被削弱,心神容易被其绝世姿容所吸引、动摇,甚至产生不忍伤害、愿为其效力的念头。对心智不坚者,效果尤为显着。
浣纱弄影:身法如流水,如浣纱,柔韧而难以捉摸。并非极致的速度,却能在方寸之间以最小的动作规避攻击,步伐曼妙,如同舞蹈,暗合水流不息、以柔克刚的至理。
倾国魅颜:可主动释放自身魅力,一颦一笑,皆蕴含法则之力,能极大程度放大他人心中的爱慕、怜惜、保护欲等正面情感,甚至能在一定程度上扭曲其对现实的判断,于无声无息间瓦解敌方阵营,或为己方争取最大利益。此能力对心志坚定者效果递减,但配合“沉鱼之域”,威力惊人。
元心念微动,并未刻意施展,只是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一丝西施般的轻愁与柔弱。静室内,那用来测试的、毫无生命的玄铁柱,其表面坚硬的金属光泽似乎都柔和了几分,仿佛被这极致的美与愁所感染。
他轻轻迈出一步,身形如弱柳扶风,裙摆摇曳间,已悄无声息地滑出数丈,轨迹优美而不可预测。
“以美为刃,以柔克刚……这便是西施真身的力量么?”元感受着体内那股柔韧如水、却又无孔不入的力量,心中明悟。此相在正面搏杀上或许不及力士相刚猛,不如追月相迅疾,但在特定场合,其所能发挥出的战略价值,甚至远超前者。
他再次引导念力,开始将西施真身相的道韵织入星轨。
“美”之法则,与星辰的冰冷、太阴的清寂、绝唱的悲壮看似迥异,但其本质都是一种强大的“影响力”。星辉可引潮汐,太阴可动心绪,绝唱可撼灵魂,而极致的美,同样可以倾覆江山!
水蓝色的道韵在念力织梭下,化作一道道柔美而坚韧的星轨,融入识海星图,与其他星轨和谐共存,进一步丰富了元的“变化”底蕴,也让他的星胎在容纳万千相性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沉鱼星轨,成!
眉心识海,除了左眼星河、右眼血月、眉心虚月外,更有一道如水波般荡漾的浅蓝光晕悄然浮现。
元散去西施真身,感受着体内愈发圆融磅礴的星月韵,以及那蠢蠢欲动、渴望演化更多真身相的“变化”灵光。
虞姬、嫦娥、西施……绝唱、孤寂、沉鱼……
我的女装大道,已初具雏形。接下来,是该寻找一处地方,好好磨砺一番这些新得的力量了。
元的眼中,闪过一丝期待。一直闭关潜修,终究是纸上谈兵。真正的力量,需要在实战中检验,在风雨中磨砺。
(第三一八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