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防大的课程依旧紧凑,但林风的心绪却有一小部分飘向了“不周山”星环那间编号b-23的私人船坞。
他知道,李奥正在进行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为虎彻完全具现舰体。
七天时间,在枯燥的理论学习和艰苦的体能训练中转瞬即逝。
这日放学后,林风的个人终端收到了李奥简短的讯息:【成了!速来b-23!给你开开眼!】
字里行间都透着一股快要溢出来的得意和兴奋。
林风笑了笑,对身旁的灵芝道:“走吧,去看看李奥吹嘘了那么久的‘大宝贝’。”
“嗯!”灵芝乖巧点头,眼中也充满好奇。她虽然身为维修舰,对舰体结构无比熟悉,但每一次舰娘具现完成,都如同见证一次生命的奇迹,尤其是战斗舰娘的舰体,总能带给她不一样的震撼。
两人再次搭乘穿梭机,前往星环b区。穿过熟悉的通道,b-23船坞的厚重闸门缓缓开启。
眼前的景象,与七日前的空旷杂乱截然不同。
首先涌入感官的是能量残留的嗡鸣,以及一种炽热金属缓缓冷却时散发的特殊气息。船坞内的照明并未全开,聚焦的光束如同舞台追光,打在那占据了几乎整个船坞中央区域的庞然巨物上。
林风不自觉地屏住了呼吸。
一艘巨舰,静静地悬浮在船坞的中央固定力场中。
它全长接近五点八公里,线条流畅而锐利,完美融合了力量感与速度美学。李奥选择的骚包金红涂装在聚光灯下熠熠生辉,红色为主色调,如同燃烧的烈焰,金色的条纹则如同熔岩的脉络,勾勒出舰体凌厉的轮廓和装甲板块的层次感,极具视觉冲击力。
舰首尖锐而突出,两侧是巨大的主传感器阵列,如同猛虎的双眼,闪烁着冰冷的幽光。舰桥塔楼采用多层楔形设计,层层向后递进,显得沉稳而充满权威感。
“怎么样?帅不帅?猛不猛?!”李奥的声音从下方传来。他和虎彻正站在舰首下方的一个观察平台上,朝着林风用力挥手。他脸色有些苍白,眼神却亮得吓人,显然七天不间断的能量输出对他消耗极大,但成功的喜悦压倒了一切。
虎彻依旧站在他身侧,身姿挺拔。她仰头望着属于自己的庞大舰体,那双总是带着些许无奈的琥珀色眼眸中,此刻闪烁着难以言喻的光彩,那是自豪、是安心、是与自身力量完全融合的归属感。
林风和灵芝乘坐小型接驳艇靠近。越是靠近,越是能感受到这艘战列巡洋舰带来的压迫感。舰体表面并非光滑一片,而是布满了各种武器平台、传感器穹顶、通信阵列以及推进器喷口的复杂结构,俨然一座武装到牙齿的移动钢铁要塞。
“确实……厉害。”林风由衷赞叹。这规模和气场,远非他的“灵芝号”维修舰所能比拟,那是纯粹的、为毁灭而生的战争美学。
“哈哈!走,带你们上去逛逛!重点看看我的宝贝主炮!”李奥迫不及待地拉着林风,通过一道牵引光束直接牵引到舰体上层的露天指挥平台。
站在宽阔的平台上,俯瞰舰体延伸至远方,这种感觉与在船坞外远观又是不同。
李奥兴奋地拍着主炮炮管基座护栏,对林风炫耀:“看看!这就是‘虎啸’主炮!一炮下去,保证那些臭虫连渣都剩不下!还有那些轨道炮、导弹井……哈哈哈!以后看谁还敢小看我李奥!”
虎彻的声音在一旁淡淡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骄傲:“指挥官,请注意您的能量输出频率,刚刚具现完成,舰体能量回路还需要进一步调和稳定。”
“知道啦知道啦!”李奥嘿嘿笑着。
林风感受着脚下这艘钢铁巨兽所蕴含的毁灭性力量,心中感慨。
这就是战列巡洋舰,人类联邦的舰队中坚,真正的星空霸主。拥有如此舰体的虎彻,其战斗力将发生质的飞跃。
“恭喜了,李奥,虎彻。”林风真诚地说道,“以后并肩作战,可就靠你们这主力输出扛大梁了。”
“那是自然!”李奥叉腰,意气风发,“以后我罩着你!谁敢动你和灵芝,先问过你爹我的主炮答不答应!”
“嘿嘿,不过你别高兴的太早,我现在马上Lv.10了,到时候,老子直接召唤出一个泰坦舰娘,谁是儿子还得再斟酌斟酌呢!”林风丝毫不担心李奥能一直骑在他头上。
李奥不以为意道:“哼,你要是能召唤出泰坦舰娘,你爹我直接倒立拉粑粑!”
林风:“......”
灵芝则小声对林风说:“指挥官,虎彻姐姐的舰体好强大……不过看起来维护起来也不算很复杂,就是有些能量回路的连接方式好特别……”
本章主菜————
【战列巡洋舰“虎彻”号】
一、主武器系统:
“虎啸”级重型粒子光束主炮塔(x5)
每座炮塔采用单联装结构,直径四十五米的主炮炮管如同蛰伏的巨兽獠牙。炮塔基座直径惊人,旋转机构庞大而精密。
科学基础: 并非简单的激光,而是发射被寂核炁高度赋能与聚焦的重粒子束(混合了质子与更重的离子)。粒子束在真空中近乎无衰减,拥有极其恐怖的贯穿能力和能量沉积效应。
能量来源: 直接由虎彻转化李奥提供的寂核炁,经由舰体内部超导环状储能阵列进行瞬时超载释放。开火瞬间,炮口周围的空气(若在大气层内)会被完全电离,产生炫目的蓝白色环状冲击波。
威力体现: 一门主炮的一次全威力射击,其能量释放每秒相当于2.4亿吨tNt当量,足以瞬间汽化大型小行星,或在地表制造出深达十八公里、直径数百米的熔融玻璃化坑洞。对于无护盾同级舰船,一击即可贯穿其最厚实的装甲带,引发内部灾难性连锁爆炸。
布置方式: 三座位于舰体中轴线(舰首两座采用背负式布局,舰尾一座),两座位于舰体舷侧靠前位置(参考鲨鱼的鱼鳍)。舷侧炮塔拥有近360°射界,与中轴线炮塔配合,可实现惊人的全向火力覆盖和侧舷齐射火力密度。
“獠牙”型电磁轨道炮阵列(x24 座双联装炮塔)
这些副炮分布在上层建筑两侧和舰腹,炮管修长,充满动能武器的力量感。
功能: 弥补主炮射击间隙,用于中近距离反舰、拦截大型高速目标(如敌方炮艇、小型舰)、以及对行星表面进行高精度战术轰炸。
弹丸: 发射的是由寂核炁能量场包裹并强化的超密度金属弹体。
初速: 达到0.1倍光速(约每秒三万公里)。
动能毁灭: 单发弹丸的撞击动能等效于百万吨级核弹爆炸,纯粹依靠物理冲击粉碎目标,或是带有特制的爆炸弹头的弹体。
“蜂巢”多功能垂直发射系统(x200 单元)
舰体前后甲板分布着多个矩形盖板,其下是深不见底的通用垂直发射井。
弹药灵活性: 可混装多种制导武器:
“破舰者”反舰导弹: 寂核炁脉冲推进,智能突防弹头,装备聚变战斗部或纯粹寂核炁能量战斗部。
“撼地者”对地攻击导弹: 配备钻地、空爆、云爆、完全聚变核弹、电磁脉冲等多种弹头,执行战略打击任务。
“卫士”拦截导弹: 用于舰队防空,反制来袭导弹、鱼雷、战机。
再装填: 舰内自动化工厂可利用储备材料和寂核炁,通过纳米机器人快速组装新的导弹,实现持续作战能力。
“针刺”点防御网络
脉冲激光阵列(x48): 分布于舰体各处,用于拦截近距离的导弹、鱼雷、小型无人机,发射高速高能脉冲激光束,实现精准点杀。
近防速射电磁炮(x12): 作为最后一道防线,以每分钟数万发的射速泼洒出金属弹幕,摧毁任何漏网之鱼或过于靠近的敌对单位。
二、装甲与防护:
“壁垒”寂核炁纳米复合装甲: 平均厚度8米,关键区域(如能源核心、舰桥)加强至20米。
采用多层结构:最外层为骚包的金红色反射涂层,偏转能量武器;
中间层为自修复纳米金属与能量吸收矩阵;
内层是寂核炁稳定力场发生器,用于抵消穿透装甲后的剩余冲击波,防止结构崩坏。
结构布局: 采用分区冗余设计,重要系统均有多重备份和物理隔离,即使部分舰体被毁也能保持战斗力和航行能力。
三、护盾系统:
“山峦”寂核炁偏转吸收护盾(多层叠加):
第一层(偏转场): 优先偏转动能弹丸和能量光束的轨迹。
第二层(吸收层): 将未能偏转的能量高效吸收并转化,临时储存用于补充武器能量或制造弹药(一定程度降低后勤压力)。
第三层(结构稳定场): 进一步强化舰体结构,抵抗内部爆炸和应力破坏。
护盾强度: 可短暂承受3-5发同级战列巡洋舰主炮的直射齐射。护盾恢复速度极快,在寂核炁充足支持下,每秒可恢复总量10% 的护盾容量。但若在极短时间内承受过量打击(如10秒内超过5发主力炮直击),护盾会过载崩溃,需30秒进行紧急重启。
四、推进与机动:
“疾风”寂核炁脉冲推进矩阵: 提供常规航行动力,即使在战斗机动中也能保持0.01倍光速的高速度。
“跃迁”超空间引擎: 用于星系内的长、短距离跃迁,是战略机动的保证。
机动性: 作为战列巡洋舰,它完美平衡了火力和速度。巡航速度可达0.2倍光速,在进行紧急规避或追击时,引擎过载状态下甚至能短暂飙升至0.4倍光速,远超同体型战舰。
(之前有想过在灵芝舰体具现时进行一些装甲、护盾、点防御与引擎的描述,但是一想,感觉少了点什么,所以就放在了这章——本书里第一次出现,具现出舰体的主力舰舰娘这里)
(灵芝号上也有类似的点防御系统。而武器强度,护盾、装甲强度,引擎性能,大部分舰娘初始强度都是差不多的,后续可以根据各自舰娘与指挥官喜好,自行强化、改装、改造)
(当然,主角的外挂改造不同,主角的外挂在后面会逐渐发力,诸位只需珍惜当下的弱鸡主角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