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在景仁宫当众提出的“重用”被林潇潇巧妙推拒后,后宫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平静。但林潇潇明白,这平静不过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假象。皇后绝不会因为她的一次拒绝而放弃打压,相反,她的拒绝可能更激起了皇后的忌惮——一个懂得进退、不贪权位的对手,往往更难对付。
寿宴风波虽险,却也给林潇潇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太后的信任与维护,皇帝隐约的偏袒,以及她自己在危机中展现出的沉稳与能力,都让她在六宫中的分量悄然加重。碎玉轩不再仅仅是皇帝偶尔眷顾的宠妃居所,更隐隐成为后宫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核心。
是夜,林潇潇摒退左右,只留一盏孤灯,对着窗外清冷的月光,静静沉思。
她回想起自己初入宫时的战战兢兢,获得圣宠时的如履薄冰,应对华妃打压时的步步为营,直至如今与皇后正面抗衡……这一路走来,何其艰难。她依靠的,除了穿越者先知先觉的一点优势外,更多的是谨小慎微、洞察人心,以及最重要的一点——太后的扶持。
没有太后,她在华妃的第一次发难中就可能倒下;没有太后,此次寿宴风波她早已万劫不复。
太后,是她目前最坚固的保护伞。
但,保护伞能护她一时,能护她一世吗?太后年事已高,虽精神矍铄,终究有油尽灯枯之日。且太后维护她,固然有几分真心喜爱,但更多的,恐怕是看中她的能力与心性,将其视为制衡皇后、维持后宫安稳的一枚棋子。
帝王之心,深不可测。玄凌如今对她有欣赏,有信任,甚至有一丝不同寻常的情愫,但这份情愫在江山社稷、前朝平衡面前,能有多重?今日他能因需要而维护她,他日未必不会因更大的利益而舍弃她。年世兰就是前车之鉴。
依靠别人,终究是空中楼阁。
想要真正在这吃人的后宫里立足,活得长久,活得安稳,必须建立属于自己的、稳固的根基。
什么是根基?
圣宠?虚无缥缈,今日浓,明日淡。
子嗣?固然重要,但怀胎十月,变数太多,且有了子嗣,反而可能成为更明显的靶子。
权力?协理宫务之权看似风光,实则依附于皇帝和皇后的赋予,说收回便可收回。
林潇潇的目光渐渐变得清晰而坚定。她需要的根基,是人心,是势力,是即便离开圣宠与权位,依然能让她安然存在的网络。
首先,是经营好与太后的关系。这不仅是寻求保护,更是借势。太后的认可,是她目前最大的政治资本。她需要更用心地侍奉太后,不仅是陪伴解闷,更要能为其分忧,展现自己的价值,让这层关系更加牢固。
其次,是巩固与甄嬛、安陵容等人的同盟。甄嬛聪慧,安陵容有其特长,三人抱团,力量总强于一人独行。尤其是甄嬛,其家世背景和自身智慧,都是极强的助力。需以诚相待,利益捆绑,形成稳固的小团体。
再次,是继续在底层宫人中树立“仁德”形象,培养属于自己的眼线和人手。小允子这次就发挥了关键作用。她需要更多像小允子这样,因受她恩惠或认可她为人,而愿意为她效力的底层力量。这看似微小,关键时刻或许能收到奇效。
最后,也是最难的,便是如何在协理宫务中,既做出成绩,又不至于过分触动旧利益集团,引来反噬。太后教导的“平衡之道”,需时刻谨记。她可以提出利于后宫长远发展的改革,但推行方式必须柔和,善于团结可以团结的力量,分化对手。
想通了这些,林潇潇心中豁然开朗,之前的迷茫与疲惫一扫而空。前路依然艰险,但她已然找到了方向。她不再仅仅是被动应对危机,而是要主动布局,为自己打造一个坚实的立足之地。
她铺开纸张,提笔蘸墨,开始梳理目前协理的宫务,寻找可以着手改革而又不易引起太大反弹的切入点。同时,她也开始留意,有哪些看似不起眼,却位置关键、或怀才不遇的宫人,可以慢慢收为己用。
碎玉轩的灯火,再次亮至深夜。但这一次,灯光映照下的,是一张沉静而充满谋略的面容。林潇潇知道,属于她的后宫生存之路,从这一刻起,才真正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