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知意到家的时候,天已经彻底黑了。
门前的下人见她回来,都恭恭敬敬喊她“小姐”。
沈知意问了阮氏在哪,知道她娘还没出去,在家,佑儿也已经回来了,便自行带着茯苓她们往内院走去。
去了正院。
下人刚送来晚膳,阮氏和沈佑还没开始吃。
看到她回来,沈佑率先高兴地从椅子上下来,跑过来喊她:“姐!”
沈知意摸了摸他的头。
阮氏看到她回来,也不意外。
她也同样笑着跟沈知意说:“想着你会来,就是没想到你来得这么快,吃过没?”
沈知意摇了摇头。
“还没。”
她牵着沈佑走了过去。
佩兰也已经给她拿来了碗筷。
母女三人先吃晚饭,母女俩都默契地没说起王氏的事。
等吃完晚饭,阮氏让人先送沈佑回去,之后母女俩去院子里散步消食,没带下人。
“娘想去吗?”
沈知意挽着阮氏的胳膊,边走边问。
阮氏知道她问的是什么。
她走得不算快,边走边回答:“我对你大伯母其实已经没什么成见了,说到底她做那些事也是因为你大伯父做得不够好,但你要问我想不想去,我的确也不想去。”
“那个地方,从我离开那天开始,我就不想再回去了。”
“那就不去。”
沈知意毫不犹豫地说道。
“本来就没人规定您一定要去。”沈知意也不想她娘去。
不是因为王氏,而是她实在恶心她那个大伯父。
就像娘说的。
如果不是他这个当丈夫的做得不够好,如果不是他让王氏误会了什么,让她一直对娘耿耿于怀,他们这一大家子其实也不至于走到这一步。
何况她实在不想让娘去面对他们。
即便知道大伯父现在不可能对她娘做什么,但她也恶心。
娘不想去,正好。
“明天我带着佑儿去一趟,上完香就回来。”
阮氏也是这样想的。
朝朝和佑儿毕竟是晚辈,就算跟家里闹得再厉害,外头毕竟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
他们要是连这种时候都不去,难保会传出什么难听的话来。
她握着沈知意的手说:“我刚已经让人去给你弟弟跟私塾的先生请假了。”
事关王氏。
母女俩都不想多聊。
很快话题就转到别的地方去了。
沈知意跟阮氏说了陆平章要过一阵子才回来,她打算在家住一段时间的事。
阮氏听说后自然很高兴。
只是怕侯府的人会不高兴,不由有些担心道:“侯爷不会不高兴吧?”
“不会。”
沈知意笑着打消了她的疑虑:“是侯爷主动让我回家住的,燕姑也知道,主动让我回家来陪您住一段时间呢。”
阮氏听她这样说,便彻底放下心来,高兴起来。
“正好。”
“你房间的被子一直都有晾晒。”
“你弟弟知道这个消息肯定也高兴,待会你去跟他说这个好消息,他这次考试考得不错,先生都夸他了。”
沈知意听说这个,也很高兴:“是吗?那待会我就去看佑儿,好好夸夸他。”
母女俩边说边散步。
七月快进入尾声,夜里也不似先前那般酷暑难熬了。
伴随着夜间的蟋蟀虫鸣,沈知意送阮氏回屋之后,又去了沈佑那边。
-
翌日。
姐弟俩吃完早膳才乘坐马车去了沈府。
不管王氏之前做了什么,但沈鸿仁毕竟没跟她分开,她死的时候就还是沈家的大夫人。
沈府门前挂着缟素经幡。
和沈家关系密切的人今日都来了,但其实来的人也不算多。
当日沈家三房从沈府搬出去,虽然外头的人不清楚他们沈家究竟发生了什么,但从之后一系列的事情来看,也能知道沈家三房跟大房不对付。
加上王氏之后突然重病,来往的人就更少了。
今日来的除了沈鸿仁的同僚好友们,也就只有沈家的族人了。
沈知意姐弟还没到的时候,就已经有不少人在议论他们今日会不会来。
直到外头传来消息,一群刚才议论纷纷的人都不约而同地停下了声音,神色也各异起来。
但毫无疑问。
除了沈鸿仁和长子之外,其余人在知道沈知意来的那一刻,都主动先往外迎去。
只留下沈鸿仁父子俩,神色僵硬地留在原地,迟迟没动身。
过了会,沈子充看了眼身边的父亲,迟疑喊道:“爹,我们……”
沈鸿仁闭眼沉默。
片刻后,还是拂袖开了口:“走吧。”
他便是再不满他这个侄女,也不敢当众让她下不来台。
何况现在信义侯又受了陛下重用。
要叫他知道,只怕他以后在官场上更会吃不了兜着走了。
沈子充自然更加不敢怠慢,父子俩都匆匆出去相迎了。
……
而另一边。
京城,陆平章这边也已经知道王氏去世的事了。
他对王氏去世没什么反应。
本就是只见过几面的人,都称不上认识,何谈熟悉了?
只是在听说沈知意要回家住一段时间时,他才回应了一句:“知道了。”
过了会,他又问了沧海一句:“私塾那边有没有消息?”
沧海知道他问的是什么,点头回他:“小少爷这次考得不错,几门功课都得了甲。”
陆平章要么不承诺。
但凡承诺了的事,就没有不做到的。
他当时便让沧海遣人去关注了沈佑私塾的情况,既是关心他在私塾的情况,也是记挂着他的功课和自己的承诺。
此时听说小孩考得不错,他自然也如约说道:“正好,你喊人跟冯夫人去说一声,让她帮忙去沈府再教个徒弟。”
陆平章原本是打算在京城给沈佑找个更好的老师,从基本功练起。
但沈府如今那个情况,沈三爷还没回来,找个更厉害的师父,还不如先找个方便进出又认识的女师父。
正好沈知意也回家了,就一起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