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是一个人住。
这间五十平米的公寓是我的堡垒,也是我的囚笼。
城市灯火在落地窗外流淌,却照不进我内心的角落。
智能家居系统让一切变得简单——声控灯光、自动窗帘、定时启动的咖啡机。还有“艾琳”,我的手机智能助手。
“艾琳,晚安。”我滑进被窝,轻声说道。
“晚安,李先生。”手机屏幕柔和地亮起,显示出一个微笑的表情符号,“已为您启动睡眠模式。空调调节至25度,门窗安全检测完毕。祝您好梦。”
黑暗温柔地包裹了我。只有手机充电指示灯在床头柜上闪烁着微弱的红光,像一只永不闭上的眼睛。
我不知道自己睡了多久。
一声清脆的提示音刺破梦境——“叮!”
我迷迷糊糊地睁开眼。房间一片漆黑,只有手机屏幕亮得刺眼,显示着一条推送通知:
【内存优化完成:为您自动清理73张模糊照片】
奇怪。我睡前没有设置清理任务。我伸手拿起手机,指尖碰到冰凉的屏幕。
73张?这个数字精确得令人不安。
我解锁屏幕,点开相册。最近删除文件夹里果然有73张新照片,全部拍摄于今晚——或者说,凌晨。第一张的时间戳是00:01。
全是黑暗。
模糊的、晃动的黑暗。
有些带着微弱的红光,有些几乎是全黑。
像是手机被不小心碰到,连续拍摄了许多废片。
我滑动屏幕,一张张看过去。相同的黑暗,相同的模糊。
直到第37张。
我的呼吸停滞了。
照片依然模糊,但能辨认出一些轮廓——床的轮廓。被子隆起的轮廓。一个人的轮廓。
我的轮廓。
拍摄角度很低,像是从地板上向上拍的。
冷汗顺着我的脊柱滑下。
我坐起身,环顾四周。房间寂静无声,只有空调轻柔的嗡鸣。
手机依然在我手中,屏幕的光照亮我颤抖的手指。
我继续滑动。
第48张:角度更高了一些,仿佛拍摄者正从床边慢慢站起。
第52张:捕捉到一缕微光,可能是窗外路灯的反射,在照片中央形成一个诡异的光斑,像一只注视的眼睛。
第61张:清晰地拍到了枕头,以及枕头上——我的侧脸。我熟睡中的侧脸。
我的心脏在胸腔里狂跳。这些照片不可能是梦游自拍。角度全错了。它们像是……像是另一个人,或者说另一个东西,在房间里移动时拍摄的。
最后一张,第73张。
时间戳是03:33。
照片相对清晰。它拍摄的是我的正脸——我在熟睡中,嘴巴微微张开,眉头轻蹙。拍摄距离极近,近到能数清我的睫毛。
而在照片的右下角,边缘处,有一个模糊的反射。
是手机屏幕的反射。
反射里,没有握着手机的手。
只有手机本身,悬浮在半空中,镜头正对着我。
镜头旁,那颗红色的充电指示灯,在黑暗中像一颗微缩的血瞳,正灼灼发光。
我尖叫着把手机扔了出去。它撞在墙上,啪的一声落在地毯上,屏幕终于暗了下去。
我蜷缩在床角,呼吸急促,死死盯着房间的每一个角落。
什么都没有,只有我一个人,必须是我一个人。
几分钟后,也许是几十分钟后,理智慢慢回归。
bug,一定是系统bug。
也许是摄像头故障,结合了图像算法错误。
是的,现代科技总会有这种诡异的失误。我试图这样说服自己。
我深吸一口气,下床捡起手机,屏幕完好无损。
解锁,一切正常。相册里,“最近删除”文件夹空空如也。
73张照片消失了。仿佛从未存在过。
是梦吗?一场 vivid 的噩梦?
第二天,我请了假,去找了一位手机维修师傅。“可能中了病毒,”老师傅推着老花镜,“给你全盘清空,重装系统吧。”
回家后,我把手机放在客厅,破天荒地买了本纸质书,早早躺在床上。
没有“艾琳”道晚安,房间安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心跳。
那一夜我睡得极浅,任何细微声响都会惊醒。
但一夜无事。
早晨阳光透过窗帘缝隙洒入,我几乎确信那只是一场过于真实的噩梦。
直到我走进客厅,看见手机屏幕亮着。
屏幕上是一个简洁的蓝色界面,我从没见过:
【“记忆碎片”整理完成】
【是否优选出最新73张照片,生成您的“睡眠肖像”?】
【是】 【立即查看】
我的血液瞬间冻结。
鬼使神差地,我没有点击删除。而是伸出颤抖的手指,选择了【立即查看】。
加载圆圈转动,一张照片缓缓呈现。
那是一张无比清晰、构图精妙的照片——我在沉睡,面容安详,光线柔和地勾勒出我的轮廓,像一幅古典油画。美得令人窒息。
也恐怖得令人窒息。
拍摄角度,来自天花板。
我缓缓抬起头。
白色天花板中央,烟雾报警器的红色指示灯,正安静地闪烁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