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锐的震动声在死寂的寝室里炸开,林枫的手机屏幕上,校学生会那条关于“创业孵化基地报名截止”的官方提醒,像一封冰冷的战书。
赵子轩从床上探出头,眉头拧成一个疙瘩:“孵化基地?那不是给那些整天泡图书馆的学霸和学生会干部们镀金的地方吗?咱们才刚把食堂闹了个天翻地覆,转头就要西装革履地去搞创业?”他一脸的难以置信,仿佛听到了什么天方夜谭。
“此言差矣!”张野猛地一拍桌子,从上铺翻身坐起,眼神里闪烁着武侠小说主角般的光芒,“创业,乃是当代江湖的开宗立派!我404既已扬名立万,自当建一山门,广纳门徒!我,张野,愿为我派镇守山门,万死不辞!”
寝室的空气因他这番豪言壮语而凝固了三秒。
“说人话。”陈默推了推反光的眼镜,手指在键盘上化作一道残影,屏幕上迅速跳出孵化基地的申报网页。
他冷静的声音像一盆冷水浇了下来:“孵化基地总共十个名额,目前已经有七个项目组完成申报。我查了公开信息,其中三个项目组的指导老师名单里,有校级领导的名字。”
林枫的目光落在屏幕上那几行加粗的推荐人姓名上,心头微微一沉。
他们在食堂那场仗,赢在出其不意,赢在抓住了学生们积压已久的情绪。
那是一场看得见刀光剑影的明战。
可现在,他们面对的是一张无形的网,由人脉、资历和规则编织而成。
真正的资源游戏,根本不会给你公平对决的机会。
当晚,404寝室的灯彻夜未熄。
一张白板被立在寝室中央,上面写满了潦草的字迹。
四人围坐,气氛严肃得像是在筹划一场秘密行动。
“我们必须认清现实,”林枫首先开口,用记号笔在白板上画了一个圈,“美食节的胜利,本质上是我们用口碑撬动了后勤处的利益。学生满意度直接关系到他们的业绩考核,所以他们愿意妥协。但创业孵化基地不一样。”他顿了顿,笔尖重重一点,“这里看的不是你有多受欢迎,而是你的‘可持续盈利模式’、你的‘商业计划书’、你的‘团队资质’。这些,我们一样都没有。”
赵子轩挠了挠头,自暴自弃地摊开手:“那怎么办?我们写个《论如何用情话炒菜,打造百亿估值餐饮帝国》的计划书?”
“我有一计,”张野表情严肃,摩拳擦掌,“我们直接在申报大厅门口摆个擂台,谁打得过我,名额就归谁。这叫物理筛选,效率最高。”
“现有申报的项目里,‘校园代取快递’和‘智能自习室预约小程序’都已经有了成熟的运营数据和技术闭环。”陈默的声音再次将天马行空的想象拉回地面,“他们的逻辑很清晰,就是解决一个明确的刚需。如果我们拿不出具备绝对差异化优势的东西,连初筛的门槛都摸不到。”
寝室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只有电脑风扇的嗡嗡声。
林枫盯着白板上那几个竞品的名字,眼神在“刚需”和“闭环”两个词上反复流转。
突然,他抬起头,目光如炬:“既然如此,我们就不跟他们拼‘正规’。”
他猛地转身,在白板上写下四个大字——“反向创业”。
“他们做的是解决‘普遍需求’,我们要做的是专治‘疑难杂症’。他们是正规军,我们就是游击队。”林枫的声音里透着一股近乎疯狂的兴奋,“我们不创造产品,我们本身就是产品!我们把‘卧龙凤雏’这个Ip,打造成一个专门处理校园生活里各种小麻烦的服务集合体!”
他越说越快,思路如决堤的洪水:“子轩,你不是最会花言巧语吗?你来负责‘情感急救站’,帮人代写检查、情书,甚至提供分手劝退服务!张野,你的一身力气别浪费在打架上,成立‘物理护卫队’,帮人搬家扛行李,保护晚归的女生,顺便挡挡酒局上的醉汉!陈默,你的技术就是我们的核心武器,开发一个‘生活漏洞扫描器’App,自动提醒用户什么时候该查成绩、什么时候交电费、哪门选修课最好抢!而我,”他指了指自己,“就是‘危机调解官’,专接所有他们解决不了的奇葩求助。”
赵子轩、张野和陈默都听傻了,他们面面相觑,脸上是震惊,是疑惑,但更多的是一种被点燃的激动。
“等等……这不就是我们每天都在干的破事吗?!”赵子轩一拍大腿,恍然大悟。
“没错!”林枫重重点头,眼神亮得惊人,“我们不是在创业,我们是在把‘快被奇葩室友气死’的无数个日夜,打包成一个可以出售的解决方案!”
申报截止前两小时。
陈默动用了点非常规手段,在不触碰核心数据的前提下,查看了所有申报项目的公开字段摘要。
结果不出所料,满篇都是“专业背景”、“导师推荐”、“营收预测”这些光鲜亮丽的词汇,却没有一个项目,真正提到过“用户的真实痛点”。
“就是这个!”林枫仿佛看到了黑暗中的一道裂缝。
他一把抢过键盘,删掉了他们之前草拟的、模仿标准格式的商业计划书,然后新建了一个文档。
他的手指在键盘上飞舞,一个全新的标题跃然纸上:《基于非正常人类行为观察的校园生存服务系统》。
内容更是离经叛道。
计划书里没有一行关于市场规模的预测,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来自404寝室的真实案例。
张野失足摔进花坛的糗事,被他包装成“校园夜间照明盲区与安全预警模型”;赵子轩在联谊会上社死的尴尬瞬间,被总结为“当代大学生社交情感危机干预实证分析”;陈默因为超额用电导致寝室跳闸,则被转化为“宿舍安全用电风险评估与智能规避算法”。
每一个看似荒诞不经的案例,都精准地指向了一个被忽视的、真实的校园生活痛点。
在计划书的最后一页,林枫没有附上财务报表,而是贴上了一张美食节那天,“卧龙凤雏麻辣火锅”摊位前排起长龙、最终宣告售罄的照片。
照片下方,只有一行小字:
“我们解决的,从来不是问题本身,而是问题背后那个焦头烂额、只想好好吃顿饭、睡个好觉的人。”
“提交”按钮被按下的那一刻,寝室里的四个人像被抽走了所有力气,齐齐瘫倒在各自的床上。
“妈的,”张野喃喃自语,声音里带着一丝疲惫的沙哑,“这次,咱们好像不是为了自己有饭吃,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不用为吃饭这点破事发愁。”
赵子轩突然笑出了声,笑声在安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突兀:“你们说,学生会那帮人看到这份计划书,会不会当场把我们拉进黑名单?”
林枫望着天花板上那块熟悉的水渍印记,嘴角也勾起一抹弧度,轻声说:“他们可以否决一个看起来不靠谱的项目,但他们拦不住一群不正常的人,想正儿八经地做点事。”
话音刚落,他的手机屏幕再次亮起。
一条系统通知赫然弹出——“尊敬的林枫同学,您提交的‘基于非正常人类行为观察的校园生存服务系统’创业项目,已通过初步筛选,进入初审公示名单。”
“过了!”赵子轩第一个跳了起来,寝室里瞬间爆发出压抑已久的欢呼。
可还没等他们高兴超过十秒,林枫的邮箱自动刷新,一封刚刚收到的新邮件弹了出来。
邮件没有标题,只有一个附件,发件人是匿名。
他点开附件,一张手机截图赫然在目,截图的背景是后勤处的内部工作微信群。
群里,一个熟悉的头像——孙老板,发了一段话:“这帮小子太不安分了,以为赢了一次就能无法无天。这次的创业项目评审,得让他们知道,在学校里,什么才叫真正的规则。”
窗外,404寝室的灯依旧明亮。
但这一次,那光芒穿透了深夜的黑暗,照出的不再是几个年轻人的混乱与嬉闹,而是一股被彻底激怒后,蓄势待发的锋芒。
几天后,创业路演评审的当天。
报告厅里空无一人,只有中央空调的冷风在悄然流动。
林枫提前了半个小时抵达,他没有坐在为项目方准备的等候区,而是独自一人,缓步走到了评委席前。
一排烫金的名牌已经摆放整齐,上面印着校领导、教授以及企业代表的名字。
他的目光从那些熟悉或陌生的姓氏上一一扫过,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他没有看自己早已烂熟于心的演讲稿,也没有检查U盘里的ppt。
他的视线,最终落在了评委席最末端那个尚未摆放名牌的空位上。
那个位置,按照惯例,是留给后勤处或学生工作处的列席代表的。
林枫静静地站着,像一尊蓄势待发的雕像。
他知道,今天真正的挑战,不在于如何说服台上的评委,而在于如何应对那个甚至不会出现在评委名单上的人,所布下的、看不见的棋局。
孙老板的“规则”,绝不会只是一句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