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残联大楼的玻璃门隔绝了初秋的暴雨,也隔绝了张野最后的希望。
他怀里紧紧抱着装有十双3d打印护膝的纸箱,箱子边缘已经被雨水浸得发软,如同他此刻的心情。
“你们没有二类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按照规定,不能进行公开销售或变相销售。”办公室里,那位戴着金边眼镜的工作人员头也不抬,语气平淡得像在宣读天气预报。
张野的嘴唇有些发干,他把箱子往前递了递,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同志,您看,这不一样。我们这不是买卖,这是……这是救命。这些护膝是为那些家庭困难的脑瘫患儿定制的,他们等不起了,多耽误一天,孩子的腿就多一分变形的风险。”
工作人员终于抬起眼,目光在那些造型奇特但充满科技感的护膝上停留了一秒,随即又恢复了公事公办的漠然。
“你的心情我理解,但规定就是规定。”他推了推眼镜,一字一顿地说道:“合规,才是对所有人最大的善意。”
“最大的善意?”张野重复着这几个字,只觉得一股冷气从脚底直冲天灵盖。
他想争辩,想咆哮,想把那些孩子穿着不合身的矫形器磨破皮肤的照片拍在对方面前,但最终,他只是沉默地后退一步,抱着那箱沉甸甸的希望,转身走出了这栋冰冷的建筑。
雨下得更大了,豆大的雨点砸在地上,溅起一片迷蒙的水雾。
张野无处可去,只能狼狈地蹲在大楼外的台阶上,任由雨水打湿他的后背。
他掏出手机,屏幕上滑过水珠,解锁了好几次才成功。
就在这时,一条推送弹了出来,来自那个熟悉的“404信号站”。
内容依旧是那句没头没尾的废话:“今天商场的电梯,比康复训练机还冷。”
张野盯着那行字,苦涩地笑了。冰冷的又何止是电梯。
几乎是同一时间,在城市另一端的破旧仓库里,赵子轩猛地一拍桌子,把桌上的泡面桶震得晃了三晃。
他双眼放光,仿佛被那句莫名其妙的话点燃了引线。
“电梯……商场……我懂了!”他抓起手机,在小群里吼道:“我们不申请了,我们去‘入侵’!”
不等其他人反应,赵子轩已经进入了疯狂的工作状态。
他把自己关进由纸箱和隔音棉搭成的简易工作室,像一头困兽在狭小的空间里高速运转。
他调出所有素材:患儿母亲在昏暗灯光下,布满老茧的手颤抖着为孩子编织毛线护具的特写;一个孩子第一次穿上张野他们打印的护具,从只能在地上爬行到踉跄地站起来,走出人生第一步的珍贵影像;最后,他把朋友刚偷拍到的,张野在雨中抱着纸箱被拒之门外,孤独蹲在台阶上的背影剪了进去。
视频没有一句旁白,只有一首压抑又充满力量的背景音乐。
剪辑的节奏越来越快,情绪层层递进,最后画面定格,浮现出一行大字:《你买的不只是护膝,是一次站立的机会》。
视频的末尾,是一张活动预告海报:“本周六下午3点,万达中庭,我们不卖,只展示。”
视频被迅速投放到十几个本地生活资讯号上,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开始激起微小的涟漪。
“搞定!”赵子轩发完视频,整个人瘫在椅子上,但群里的讨论才刚刚开始。
林枫的消息几乎是秒回:“计划不错,但怎么把东西运过去?怎么把人聚起来?”他没等回答,直接拨通了一个电话。
“喂,老吴?我是林枫。这周六下午,能不能帮我调十辆带车厢的快递三轮车?对,空车就行,我们要拉一批‘特殊’的货……放心,不是什么违禁品,是爱心。”
挂了电话,他又找到正在大学当辅导员的王老师。
“王老师,拜托你个事,能不能请你的学生帮个忙?我们周六有个活动,需要一些手写的卡片,不多,几百张。”他把想好的文案发了过去,“就一句话:‘我替孩子谢谢你’。”
另一边,陈默的代码敲得飞快,屏幕上字符瀑布般滚落。
他正在为这个“入侵计划”搭建技术后台。
一个功能简洁的“扫码预购”小程序在他手中迅速成型。
用户在现场被活动打动,可以直接扫码预订护膝,资金会先进入一个第三方托管账户,等孩子拿到定制好的护膝确认收货后,钱款才会解冻,支付给材料供应商。
他特意在预购页面的最下方,用红色加粗字体标注了一行提示:“本项目为非盈利性质,所有成本公开透明,随时可查。”
周六下午两点半,万达广场中庭。
这里是整个商场人流量最大的地方。
张野和几位患儿的家长在角落里默默地铺开几张巨大的地垫,将带来的护膝样品和一面贴满孩子们照片的“照片墙”摆放整齐。
家长们有些局促不安,张野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这和在实验室里埋头攻克技术难题完全是两码事。
活动开始的头十分钟,几乎无人驻足。
行色匆匆的人们偶尔投来好奇的一瞥,但很快就被旁边美妆柜台的促销活动吸引了过去。
尴尬和沉默在小小的地垫上空蔓延,一位年轻的妈妈甚至开始小声啜泣。
就在这时,赵子轩安排的几个“托儿”——其实就是他们自己的大学同学——装作路人围了上来。
“哎,这是什么啊?3d打印的?给小孩子用的?”一个男生大声问道。
另一个女生则对着照片墙“惊呼”:“天哪,这些孩子好可怜……这个护具是帮助他们走路的吗?”
一唱一和间,终于有真正的路人停下了脚步。
一个抱着孩子的父亲走上前,拿起一个护膝样品仔细端详,听完张野有些笨拙但无比真诚的讲解后,他二话不说掏出手机:“怎么买?我给我儿子买一个,他虽然用不上,但我支持你们。”
“先生,我们现场不卖,您可以扫码预购,相当于为一个有需要的孩子捐赠。”陈默立刻上前引导。
“行!”父亲爽快地扫了码,甚至在付款时多加了三百块。
“密码是孩子的生日,就当是替他积德了。”
这一单仿佛推倒了多米诺骨牌。
越来越多的人围了过来,听着家长们用带着哽咽的声音讲述自己孩子的故事。
有人默默扫码下单,有人则直接从钱包里掏出现金塞到张野手里:“小伙子,不用找了!多买一双,送给更需要的孩子!”
眼看人群越聚越多,商场的两名保安终于赶了过来,板着脸要驱散他们:“干什么的?这里不准搞推销活动!赶紧收起来!”
林枫立刻迎了上去,不卑不亢地递上一份文件,上面盖着鲜红的公章。
“同志,我们不是推销。我们是市青年孵化园的扶持项目,今天是在这里做一个关于‘科技助残’的社会实验,已经跟上面报备过了。”
保安将信将疑地接过文件,那上面的公章和项目编号看起来确实唬人。
就在他犹豫的瞬间,异变陡生——中庭上方那块足有三层楼高的巨型LEd广告屏,原本循环播放着奢侈品广告的画面突然一黑,随即,赵子轩剪辑的那段“无声快闪”预告片,以一种无可阻挡的姿态,占据了所有人的视野。
整个商场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
颤抖的母亲的手,踉跄学步的孩子,雨中孤独的背影……一幕幕画面配合着雄浑的音乐,狠狠地撞击着在场每一个人的心脏。
当《你买的不只是护膝,是一次站立的机会》这行字出现时,人群中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保安也看呆了,拿着那份文件,一时间竟忘了自己该做什么。
当晚十一点,仓库里灯火通明。
地上的纸箱堆积如山,里面全是今天收到的现金和写满祝福的便签。
陈默的电脑上,后台预售额最终定格在了一个惊人的数字——三万两千七百元。
这笔钱,足够为至少五名患儿定制最高规格的矫形器了。
张野蹲在地上,一张张地清点着那些带着温度的订单,他的手指因为激动而微微发抖。
林枫递过来一杯热气腾腾的茶:“明天起,我们去注册个个体户,就叫‘404手作社’,怎么样?”
张野接过茶杯,摇了摇头,目光却前所未有的坚定:“不。从今天起,我们叫‘等不起联盟’。”
他话音刚落,手机又一次亮起,还是那个“404信号站”的推送,内容却变了:“今天,有人为陌生人哭了。”
张野看着那行字,会心一笑,第一次点击了“收到”按钮,并在备注里认真地写下:“来自商场的暖风,谢谢。”
同一时刻,在万达广场的监控室里,即将下班的值班员调出了下午的录像。
他将那段意外出现在大屏幕上的视频单独截取出来,犹豫片刻,没有删除,而是悄悄地点击了保存。
在弹出的命名框里,他敲下了一行字:“原来善良也有声音。”
处理完这一切,张野抬头看向林枫,眼神里是化不开的凝重与期许。
他从厚厚一沓资料里抽出第一份患儿的档案,递了过去。
“第一个孩子……在青岭村,那是咱们名单里最远的一个。明天一早,你一个人去,有问题吗?”
林枫接过档案,只看了一眼封面上那个孩子的笑脸,便用力地点了点头,声音沉稳而有力:“放心,路再远,也比孩子多等一天要近。天亮就出发,保证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