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特蒙德的春天,空气中依然带着一丝凉意,但训练场上的草皮已焕发出勃勃生机。
2011\/12赛季的德甲联赛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
多特蒙德作为卫冕冠军,与拜仁慕尼黑的争冠大战趋于白热化。
每一分都至关重要,每一场比赛都不容有失。
这种紧绷的氛围,也弥漫在每一堂训练课中。
李昊的心态沉淀了下来。
他不再纠结于一线队的短暂闪光,而是全身心投入到U19的比赛和训练中。
他在青年欧冠和地区联赛中的表现愈发稳定和成熟,不再是那个只依靠本能和天赋的“独狼”,而是真正成为了球队攻防转换的节拍器和不可或缺的领袖。
他的德语进步神速,已经能够流畅地进行日常交流,甚至能听懂大部分战术会议上复杂的术语。
他与U19队友们的关系也真正融洽起来,场上默契,场下也能开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
这种扎实的进步和沉稳的心态,没有逃过于尔根-诺伊曼和一线队教练组的眼睛。
一天下午,一线队训练结束后,克洛普没有立刻离开场地。
他双手插在口袋里,棒球帽檐压得很低,目光投向了相邻的U19训练场。
里肯正在指挥一场高强度的队内对抗赛。
克洛普默默地看了十分钟。
他的目光始终跟随着那个身披红色背心(替补一方)、在中场不知疲倦奔跑、不断大声呼喊、指挥队友跑位的黑发少年。
一次,本方后卫大脚解围,球飞向中场。
李昊判断落点,迅速卡住身位,用身体扛住对方防守球员,稳稳地将球卸下。
他没有急于向前,而是冷静地观察,用一脚贴地的斜传找到了突然前插的边后卫,瞬间打开了局面。
另一次,对手发动快速反击,李昊从中场线开始回追,一路狂奔三十米,最终在禁区弧顶完成了一次干净利落的滑铲破坏。
克洛普的嘴角微微动了一下。
这时,诺伊曼不知何时站到了他的身边。
“他最近…稳定多了。”
诺伊曼开口说道,语气平静,“不再只想着模仿格策或者罗伊斯。他开始懂得如何利用自己的特点去影响比赛。”
克洛普没有转头,依旧看着场内:
“他的防守积极性一直很好。但现在,他开始用脑子踢球了。里肯把他调教得不错。”
“不仅仅是里肯的功劳。”
诺伊曼说,“他自己想通了。有时候,挫折比顺境更能让人成长。”
克洛普点了点头,沉默片刻,忽然问道:
“他的合同,到什么情况了?”
诺伊曼似乎早有准备:
“还是青训学徒合同,今年夏天到期。根据国际足联规定,他年满17周岁后可以签署职业合同。”
克洛普摸了摸胡子拉碴的下巴,目光深邃:
“我们不能等到夏天。拜仁、沙尔克…甚至英格兰那边,嗅觉都很灵敏。一次助攻,足够让很多人睡不着觉了。”
诺伊曼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我明白了。我会和佐尔克先生沟通。”
几天后,德甲第30轮,多特蒙德主场对阵科隆。
比赛进行到第85分钟,多特蒙德已经3:0领先,胜局已定。
威斯特法伦南看台的歌声震耳欲聋。
第四官员举起了换人牌。
23号下,49号上。
23号是香川真司。49号,是李昊。
看台上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和好奇的议论声。
不少球迷还记得几周前德国杯上那个助攻莱万的龙国小子。
李昊深吸一口气,踏上了伊杜纳信号公园球场的草皮。
这一次,他没有第一次登场时的紧张和僵硬。
他快速跑向右路的位置,投入到比赛中。
时间所剩无几,但他的每一次跑动、每一次逼抢都依旧全力以赴。
他甚至完成了一次成功的前场反抢,为球队赢得了一个界外球。
虽然没能再次创造进球,但他的表现沉稳、积极,没有出现任何失误。
赛后,克洛普在新闻发布会上被问及这次换人。
“香川有些疲劳,我们需要保持前场的活力。李在训练中一直很努力,他配得上这几分钟。他正在学习如何成为一名真正的职业球员。”
克洛普的回答官方而简洁,但“配得上”这个词,已经透露了很多信息。
真正的高潮在一周后。
德国杯半决赛,多特蒙德对阵门兴格拉德巴赫。这是一场硬仗。
比赛异常激烈,直到第75分钟,多特蒙德才由莱万头球破门,1:0领先。
为了加强防守,保持中场活力,克洛普在第80分钟做出换人调整。
李昊换下了体能下降的格策。
这一次,不再是垃圾时间。球队需要他贡献能量。
登场时,格策与他击掌,简短地说:
“压迫他们,李!别给他们喘息的机会!”
李昊重重地点了点头。
他上场后,就像一枚投入对方半场的“深水炸弹”,用疯狂的跑动和凶狠的逼抢,极大地干扰了门兴试图反扑的组织节奏。
第88分钟,正是他在中场的积极反抢,导致对方后卫仓促回传门将力量过小!
莱万如同鬼魅般杀出,抢在门将之前断下皮球,推射空门得手!
2:0!锁定胜局!
虽然进球记在莱万名下,但这次机会,很大程度上源于李昊上场后带来的压迫力所造成的机会。
进球后的莱万,再次指向了李昊的方向。
赛后,混合采访区,莱万被记者团团围住。
“罗伯特,谈谈那个锁定胜局的进球吧?”
莱万笑了笑:“进球很轻松。但那个球…来自于全队的压迫。特别是李上场后,他的奔跑给我们前场注入了新的能量。他是个斗士。”
李昊再次被龙国记者拦住。
“李昊,连续进入大名单并获得出场机会,感觉如何?听说俱乐部正在准备你的职业合同?”
李昊这次的表现沉稳了许多,他用有所进步的德语夹杂着英语回答:
“我很高兴能帮助球队。每一分钟出场时间都很珍贵。我会继续努力,等待教练的安排。至于合同…我的经纪人和俱乐部在沟通,我相信俱乐部。”
他的回答,得体而谨慎。
赛季的最后一场联赛,多特蒙德主场5:2大胜弗赖堡,成功卫冕德甲冠军!
伊杜纳信号公园球场变成了黄色的狂欢海洋。
李昊虽然没有进入这场比赛的大名单,但他和U19的队友们一起,站在看台上,见证了球队的辉煌时刻。
当队长凯尔举起沙拉盘的那一刻,全场沸腾。
李昊看着那些在场上疯狂庆祝的一线队老大哥们,看着激动得跳起舞来的克洛普,心中充满了羡慕和渴望。
总有一天,我要成为那其中一员。 他默默地想。
赛季结束后第二天,李昊被叫到了主席办公室。
俱乐部主席瓦茨克、体育总监佐尔克、青训主管里肯以及主帅克洛普都在场。
桌上,放着一份合同。
佐尔克开门见山:
“李,你在过去一个赛季的进步,我们都看到了。俱乐部欣赏你的天赋,更欣赏你的态度和努力。”
克洛普接过话,目光锐利地看着他:
“你证明了你愿意为球队付出一切,你在学习,在成长。多特蒙德需要这样的球员。我们愿意在你身上投资未来。”
瓦茨克微笑着将合同推过来:
“这是一份为期三年的职业合同。从你年满17周岁那天起正式生效。我们希望你能在多特蒙德继续你的旅程。”
李昊拿起合同,条款优厚,远超青训合约,清晰地表明了俱乐部将他视为未来计划的一部分。
他没有犹豫,拿起笔,在需要签名的地方,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Li hao。
签完字,抬起头,他看到克洛普对他露出了一个罕见的、带着鼓励的笑容。
“好好休息,李。下个赛季,准备好迎接更大的挑战。”
走出办公室,阳光洒在多特蒙德俱乐部的徽章上,熠熠生辉。
李昊知道,这份合同,不是对他过去那个助攻的奖励,而是对他整个赛季、尤其是后半段心态沉淀、扎实进步的最好肯定。
这是他16岁赛季的终点,却是一段全新征程的起点。
夏天的转会窗口即将开启,风云变幻。
但他已经在这个欧洲顶级的舞台上,为自己赢得了第一块坚实的立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