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诚在班会上宣布的消息,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激起的波澜远远超出了表演系大一班的范围。“北电表演系大一全班获《情满四合院》实习机会,班主任王劲松或将亲自带队现场教学!”——这样堪称“破天荒”的新闻,以野火燎原之势迅速传遍了整个北京电影学院。
一时间,陈诚和他的同学们成为了全校瞩目的焦点。走在校园里,他们能清晰地感受到来自其他院系、其他年级同学那混合着羡慕、嫉妒乃至一丝不可思议的目光。
“听说了吗?表演系那个陈诚,自己搞了个剧,把全班同学都塞进去了!”
“何止是塞进去!听说王劲松老师都要亲自去现场上课!这待遇,啧啧……”
“妈的,人家这班长当的!我们班长除了收班费还会干啥?”
“早知道当初拼了命也要考进表演系02班啊!”
这样的议论无处不在。陈诚的声望在校园里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不仅仅是因为他国际歌星的光环,更因为他这份“有福同享”的义气和实实在在为同学谋福利的能力。
在这股热潮中,一个皮肤黝黑、长得其貌不扬,但眼神里透着精明和幽默劲儿的高职班学生,熟门熟路地摸到了陈诚的宿舍。这人正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影帝——黄渤。此时的黄渤,虽然还在为自己的前途打拼,但凭借其活络的头脑和仗义的性格,在学校里人缘颇佳,早在大一开学后不久,就因为几次校园活动和陈诚相识,两人脾气相投,关系处得相当不错。
“诚儿!可以啊你小子!”黄渤一进门,就笑着用他那口标志性的、带着胶东味儿的普通话嚷嚷,很自然地拍了拍陈诚的肩膀,“现在可是全学校的风云人物了!哥哥我这心里,又是替你高兴,又他娘的是真羡慕啊!”
陈诚看到他也笑了:“渤哥,你就别臊我了。啥风云人物,就是凑巧弄了个本子。”
黄渤拉过把椅子坐下,凑近了些,脸上带着熟络的调侃和认真的请求:“哎,说正经的。你们那《情满四合院》,哥哥我这形象,演个胡同里的青皮、倒腾票证的二道贩子,或者轧钢厂里偷奸耍滑的老油子,是不是特合适?简直量身定做啊!怎么样,给哥哥留个地儿?不用挑,有句台词能露脸就成!”
看着这位未来的影帝,也是自己如今的好友,陈诚心里觉得十分亲切。他本来就有这个打算,便爽快地点点头:“就等你开口呢渤哥!早就跟刘导提过你了,觉得你身上那股子市井灵气,搁剧里绝对出彩。到时候选角,你直接过来,我都跟那边打好招呼了,肯定有你一个合适的角色!”
“够意思!兄弟!”黄渤用力拍了拍陈诚的胳膊,一脸“我就知道没看错人”的表情,“啥也不说了,回头哥哥请你喝酒!”
搞定了黄渤这边,班级内部的氛围更是热火朝天。有了明确的实践目标和班主任现场教学的预期,所有同学都像上紧了发条,期末复习和专业课准备都拿出了十二分的劲头。
然而,忙碌充实的日子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年底。学期即将结束,校园里开始弥漫起离别的淡淡愁绪和归家的迫切。
期末考试结束后,陈诚做东,组织了表演系02班的“散伙饭”。包厢里开了三桌,气氛热烈无比。同学们纷纷向陈诚敬酒,感谢他这学期带来的种种“惊喜”和实实在在的机会。
陈诚特意坐到了刘亦菲旁边,像个真正的兄长一样叮嘱道:“一菲,放假回家,自己注意身体,好好跟阿姨相处,别什么事都由着自己性子,知道吗?”
刘亦菲乖巧地点点头,心里暖洋洋的,嘴上却带着点小撒娇:“知道啦,哥!你怎么跟我妈一样,啰啰嗦嗦的,管家婆!”话虽这么说,她眼底的笑意却藏不住。
散伙饭结束,大家约定好开学再见。陈诚和同乡的罗晋相约一起回家。两人打车前往首都机场。到了机场,换登机牌时,陈诚直接要了两张商务舱机票。
罗晋一看票价,还是习惯性地倒吸一口凉气,心疼道:“老陈!商务舱?这都快顶我以前一年生活费了!”
陈诚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一边刷卡一边数落:“你大爷的!罗晋,醒醒!看看咱们的账户!这三个月,咱们那‘外快’每个月稳着一百多万进账,加起来都快五百万了! 你还在乎这千把块的机票钱?钱赚来是干嘛的?不就是用来提升生活品质,让自己舒服点的吗?难道你还想抱着那堆数字下崽儿啊?”
罗晋被这么一提醒,才猛地从“穷人思维”里挣脱出来,讪讪地笑了:“妈的,你说得对!这钱来得太快,我这心态还没完全转变过来……坐!必须坐商务舱!也享受享受!”
两人在机场贵宾厅休息了一会儿,然后登机。舒适的商务舱座位,周到的服务,让罗晋真切地感受到,财富带来的体验确实截然不同。
飞机降落在南昌昌北机场。出了到达厅,两人便不得不分道扬镳,各自转乘交通工具回家。互相道了声“过年好,开学见”,陈诚坐上了回家的长途汽车。
几经辗转,当陈诚拖着行李箱,站在自家熟悉的单元门前时,心中涌起一股近乡情怯的暖流。他用钥匙打开门,家里静悄悄的。
“哥?!你回来啦!”弟弟陈赟(yun)惊喜地冲了过来,脸上是毫不掩饰的兴奋和崇拜。
傍晚,父亲陈向生和母亲贺兰英先后回来。父亲身材挺拔,眉宇间带着军人特有的坚毅,是在南疆战场上真刀真枪拼杀过的老兵,转业后在市政法委工作。母亲看到儿子,眼圈微红,拉着他的手不住打量。
晚上,餐桌上摆满了母亲准备的拿手好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气氛温馨。
饭桌上,父母终究还是没忍住心中的巨大疑惑。父亲陈向生放下筷子,关切地问:“诚诚,你跟爸妈说实话,这半年到底怎么回事?怎么突然就去美国发了唱片?还搞得这么大?”
陈诚早已准备好说辞,他放下碗筷,脸上带着年轻人闯荡成功的得意和对父母的坦诚,开始了解释,突出“天赋”和“机遇”,隐去了重生的秘密。
父母虽然仍有疑虑,但看着儿子实实在在的成就,也勉强接受了这个解释。
就在这时,弟弟陈赟忍不住了,满脸崇拜地爆料:“爸,妈!你们知道吗?我哥他一个月就赚了四千多万!四千多万啊!”
父母震惊得无以复加。
陈诚看着家人震惊的表情,弟弟崇拜的目光,心里那点小得意再也掩饰不住,脸上露出了一丝臭屁的笑容:
“四千多万?那是第一个月!爸,妈,这个月分红又到了三千多万!你们以为这就完了?主要是国内盗版太猖獗。国外版权保护严格,这专辑生命力长着呢,后面还有持续的版税收入,那才是细水长流的大头!”
他半真半假地吹嘘着,既安抚了父母,也满足了一下虚荣心。看着家人为他感到骄傲和开心的笑容,陈诚觉得,重生归来,能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感受到这种纯粹的幸福,之前所有的谋划和辛苦,都值了。
窗外是寒冷的冬夜,屋内却温暖如春,充满了欢声笑语。这无疑是陈诚幸福感满满的一天。